零售金融效能提升术:实战技巧与案例解析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前言
以效能提升驱动零售金融转型与变革
在过去八年间,陆家嘴财富管理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各大商业银行总行、分行以及全国邮政22个省份160多个地市进行了深度合作,深度参与并见证了各大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领域内的变革实践。作为第三方独立的咨询机构,我们总是期望能够依据不同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领域内的战略规划,提供全面有效的综合解决方案。而事实是,一套全面、系统且行之有效的方案在未被实施和验证之前,总是难以推行的,在实践过程中,通常是只有某一部分的解决方案能够落地。然而,部分方案的落地并不能构建完整的零售业务经营体系,从而不能真正达成战略目标。通俗地讲,这就像治病一样,我们期望能够提供的是治愈的方案,而非治疗的方法。
我们花了十个月的时间,梳理中心过去八年所服务的客户和相关案例,期望能够从中总结、提炼出零售银行转型的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并将这些撰写成书,让各家银行的高层管理者在制定零售业务战略和推动战略落地时,能够有所参照;让每一位一线从业者在开展具体经营工作时,能够有方法可循。而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梳理过去八年我们所运作的咨询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零售银行转型确实有许多共性的地方,我们将此进行提炼,形成了一套既符合当下现实情况又有一定前瞻性的“零售银行效能提升方法论”。八年沉淀,来自金融机构,终归回馈给金融机构。
一、转型是商业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
我们发现,自2005年开始,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加剧,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中国零售银行业的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急速的改变,并呈现出一系列新常态:行业增速整体放缓,资产收益率持续低下,监管新规层出不穷,客户金融消费行为和预期显著改变,产品日益演变成为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信息科技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创新运用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为更好地应对和适应新常态的变化,打造持久的竞争优势,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起差异化的业务模式,培养关键基础能力。基于这样的背景,商业银行纷纷启动零售业务转型战略,如建设银行的“蓝色风暴”、招商银行的“因您而变”、农业银行的“3510”战略等,无一不是基于零售业务去发力,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寻找能够提供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同时能够平衡对公业务、信贷业务以及同业业务的波动性和风险。
而在面对宏观环境的变化时,零售银行转型是商业银行在发展与顺应新常态环境中变革的特定产物,各家金融机构都想要在发展过程中寻找一条差异化经营之路,从最初自下而上的网点转型到现在自上而下的总行架构重组、产品创新、渠道创新、营销创新,无一不是为了零售转型。而在中心过去八年持续服务的邮政系统客户中,更是如此。邮政代理金融作为零售金融的缩影,是邮政集团改革过程中的特定产物,是国家的政策红利,代理金融业务也成为“吃饭”业务,发展的好坏能够衡量一个分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提升零售金融效能、找到正确的转型方向,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转型是商业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是企业应对自身内部变化和外在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不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其核心目的都是期望通过转型,建立起持久的竞争优势。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总行的战略,在层层推进到分行、支行网点的落地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战略理解不到位、制度建设推进缓慢、落地路径不清晰等。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催生了一批内外部的智库组织,意在协助金融机构在转型过程中正确落地。陆家嘴财富管理培训中心正是在这种新常态下的商业银行转型浪潮中发展起来的一员。我们将商业银行零售转型归纳为三个阶段,即1.0版本、2.0版本和3.0版本。1.0版本的转型是以网点层面为主,以硬件改造和网点服务营销流程导入为核心标志,其核心目标是建立标准化的客户体验;2.0版本的转型是以效能提升为主,以业务推动和营销体系建立为核心标志,其核心目标是建立差异化的客户体验;3.0版本的转型是以平台建设为主,以金融+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建设、内部条线联动、资源整合为核心标志,其核心目标是依靠平台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二、零售金融转型聚焦三大层面的能力构建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处于哪个发展阶段的商业银行,都建立了有一定差异的业务发展模式,如客群深耕型、渠道创新型、生态整合型和全面制胜型等模式。不同发展周期阶段的商业银行都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劣势,做出清晰的战略选择和发展规划。然而,不管选择何种模式,零售业务转型都应致力于提升以下三大层面的能力,为未来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建立基础。
产品和服务
客户对金融机构的需求从过去单纯的存取款、代理便利性业务向现在的资产配置、直击痛点的综合性服务进行转变,这就要求现代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创新要以“用户思维”的角度去设计,而“用户思维”最核心的是围绕用户的生活场景去设计产品与服务。
当金融产品开始与场景合为一体,单靠传统产品本身实现差异化已经变得很难了,只有将产品、场景及时地与客户需求相结合,才能被客户认可。举个例子,很多银行会在情人节那天推出“520元我爱你”“1314一生一世”等爱情存单服务,其实就是将金融产品与过情人节这一生活场景进行了融合,客户也会觉得有趣。
获客和经营
在获客和经营方面,商业银行要做到两个转变:一是从过去的“被动坐等客户上门”的获客模式向现在的“主动走出去”的获客模式进行转变;二是从过去的“粗放式客户管理”向现在的“精益化客户管理”进行转变。客户对银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走出去、请进来、留得住”成为商业银行经营客户的“三部曲”,“节流与开源”也成为经营的主题。
首先,在“节流”方面,银行必须寻找已有渠道(如网点、电子银行、自助机具、微信银行等)获客慢、流失快的原因,想办法激活存量客户。例如,在线下打造满足客户需求的全功能、综合性的前端经营网点;在线上优化电子银行、微信银行等渠道的业务办理流程,提升便捷、高效的客户体验,防止客户流失。
其次,在“开源”方面,坐等客户上门已成为过去,“主动走出去”营销和借助渠道合作开展业务已成为共识。银行也要学会借助渠道拓展客户,与客户生活中的高频场景(如健身房、美容院、超市、菜 ............

书籍插图:
书籍《零售金融效能提升术:实战技巧与案例解析》 - 插图1
书籍《零售金融效能提升术:实战技巧与案例解析》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零售金融效能提升术:实战技巧与案例解析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