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入门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3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前言
本书原名《世界经济入门》,第一版出版于 1988 年,1991 年和 2004 年又分别出版了第二版和第三版。本书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厚爱,并被一些高中和大学列为国际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的首选读物。笔者曾在第一版的前言中提出,探索对国民而言的真正富足,需要从全球性视野思考,并在区域性层面行动。本书多次重印和再版,说明这个观点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同,并且直到今天仍然有助于我们思考日本在世界所处的地位。
第三版对第二版中未能涉及的全球化发展及市民社会的兴起做了详细论述。首先对于全球化的问题,本书并未仅从经济的角度来介绍,而是在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基础之上,采用新的视角,指出人权和环境等价值观的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发展,二者时而对立、时而相关,共同塑造了今日世界的新秩序。
其次是关于市民社会的兴起。过去的国际经济教科书一般只将国家和企业看作世界经济的参与者(能动因素),但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以独立个人为基础的市民社会的作用,市民社会成为纠正全球化导致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重要参与者。第三版关注和分析了市民社会作为第三种经济参与者对于纠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不均衡所起到的作用。
如今,第三版出版以后又过了十几年,世界经济秩序进入 21 世纪以后出现了以下两点最主要的变化。第一,2006—2009 年期间,世界经济发生了一次严重危机,这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盛行导致跨国公司和货币经济泛滥造成的。危机由美国金融机构的次贷危机开始,雷曼兄弟公司等大型金融投资机构相继破产,为企图依靠过剩流动性寻求增长的世界经济泼了一盆冷水。危机之后,一些国家为了重振市场经济所采取的财政金融政策导致政府债务激增,又使主权债务危机浮出水面。这种情况给各南欧国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直接影响。2013 年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大本营美国也出现了债务危机,事态发展甚至导致政府机构一度关门。也就是说,进入 21 世纪之后的十几年内,之前就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被进一步放大。
第二个变化体现在南北问题方面。石油危机之后,世界工业中心向南方转移,金砖国家(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有了飞跃性提高。南北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从美苏两极到 G7,再到 G20,这一点也体现为世界经济治理模式的变化。
20 世纪后半叶也是南北问题的时代。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直为发达国家提供廉价资源的南方国家开始觉醒,它们首先实现了政治上的独立,接下来便着手否定南北之间的旧国际分工体系。南北问题的根源在于一直受发达国家压制、被边缘化的人们开始质疑其所受到的统治。这半个世纪里,南方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工业化发展,南北关系发生了变化,同时北方富裕国家的内部也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即一小部分拥有特权的富裕阶层与大多数平民阶层的对立。这种对立表现为“1% 与 99%”的问题(序章),也表现为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和冲绳县普天间美国军事基地搬迁等问题所体现的,国内中心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贫富差距、利害冲突、前者对后者的怀柔和同化以及后者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追求独立和自尊的顽强意志和相关运动。表面上看,南北问题在全球各类问题中已经变得不那么明显,但实际上它却正在变为随时都会在世界任何地方发生的问题。
作为一本全新的世界经济入门书籍,本书将上述两个变化纳入视野,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看待 21 世纪前 10 年的世界经济,以及如何思考今后十几年将会出现的变化。
本书继续沿用第三版的基本结构。包括:第 I 部分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从贸易、投资、货币等方面探讨全球化如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第 II 部分 世界经济的基础,详细分析了人口、粮食、能源、环境等各基本要素的变化;第 III 部分世界经济的十字路口,考察在前面各要素基础上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各种动态因素。在章节安排方面,本书增加序章,总结了 21 世纪前 10 年里发生的重要变化,并将前三版最后一章“日本的选择”的内容归入结语当中。本书的写作初衷仍然是分析世界经济,阐明日本所处地位,相关数据在这一版中均更新为 21 世纪前 10 年的最新数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十几年间,日本和世界都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路线,本书将这些路线之间的对立也纳入视野,探讨日本在后经济增长时期与世界同步前进所必需的条件。正如 2001 年“9·11”恐怖袭击给美国人的世界观带来了巨大冲击,2011 年“3·11”日本大地震导致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也加速了世界的变化,使持续了几十年的自上而下式发展体系受到重挫。日本面临着互相对立的两条路线:一条是既得利益的受益者们所极力推崇的,幻想日本可以通过改变和重建原有的政官财体制①重现经济增长;另一条路线认为日本可以通过市民合作,实现后经济增长时期的软着陆,保持可持续稳定发展,使经济社会向更加重视生活质量的方向发展。
作为今后的道路,日本必须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放弃过去那种超出本国资源承受能力的生活。此外,为了纠正货币经济大潮中的“市场失灵”,日本必须改变自上而下的国家监管体制,开拓出一条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管之路,沿着这个方向推进结构改革。这种改革只有通过市民社会的参与和公共空间的扩大(第 10 章)才能实现。人们往往容易出于对全球化的恐惧而走向民族主义的道路,很多国家在这一点上并无二致。但是这条道路的前方笼罩着军事经济扩张和核战争的阴影。世界上还存在另一种趋势,即追求对话、合作及和平。为了走上这后一条道路,日本首先必须反思自己,改变物质至上的价值观,以人为本,作为“地球公民” 在全球主义的大潮中生活下去。对进入后经济增长时代的日本来说,这才是最现实的选择。同时,这也是日本迎接世界新秩序,为这个人口持续减少的国家注入新活力的唯一出路。
笔者认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与日本经济本身的变化密不可分,要在全球化时代生存下去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点。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我们首先需要从改变身边的生活开始,迈出改变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世界经济入门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