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终结:21世纪大众政治经济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资本的终结:21世纪大众政治经济学
作者:李民骐 张耀祖 许准 齐昊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300-21631-7
价格:36.00元
目录
CONTENTS
简介
导读 最后的剥削压迫制度
历史的真相
资产阶级所有权是最后的私有制形式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正文即将开始
第一章 中国到了转折点
前进中的巨人
多病的巨人
社会的反应
匹夫有责
第二章 增长,增长,再增长
从亚当·斯密说起
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
中心、外围和半外围
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 西方与东方
从奴隶贸易到鸦片战争
化石燃料时代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列宁与伯恩斯坦的争论
近代中国为什么没有完成资本主义工业化
“黄金时代”
第四章 资本与劳动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国民收入分配
利润率与资本积累
改良主义的黄金时代
1968年“世界革命”
“芝加哥弟子”
新自由主义
失去的二十年
向底线竞赛
中国工人能过上好日子吗?
第五章 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探索
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社会主义的中国道路
苏联模式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成就
第六章 劳动创造价值
劳动价值论
资本家的利润是怎么来的?
不平等交换
中国与不平等交换
第七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周期性危机与长期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总需求
“大政府”资本主义
现代资本主义的财政危机
中国会发生经济危机吗?
第八章 增长的极限
IPAT公式
生态能力和生态脚印
世界能源危机
中国能源危机
世界农业危机
中国农业的隐忧
中国环境的崩溃
气候变化危机
防止全球变暖超过三摄氏度?
不是社会主义,就是野蛮!
第九章 为了我们的明天
这本书讲了什么?
怎样运用本书的知识?
常见的指责以及简单的回答
谁主沉浮?
简介
本书由国内外一批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学者编写,既吸收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和思路,又紧密结合了近几十年来的世界重大政治经济变化,是国内第一本主要为青年读者编写的政治经济学通俗读物。
其中导读由张耀祖(北京大学)执笔,第一、九章由许准(美国霍华德大学)执笔,第五章由张耀祖、齐昊(中国人民大学)撰写,第二到四、六到八章均由李民骐(美国犹他大学)撰写,全书由许准和张耀祖修订统稿。
导读 最后的剥削压迫制度
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经济剥削,以及被剥削者的反抗必然遭受到剥削者的政治压迫,这是人类历史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真实写照。
在这上下五千年里,人类社会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在短暂的几十年中曾经有过免除剥削和压迫的体验,即便如此,这一辉煌的历史也被它的对立物——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者所丑化、歪曲和绞杀,并遭到百般否定——一个没有剥削压迫的被称之为共产主义的社会,不仅不理想,而且也是不可能的。
资产阶级著名历史学家福山,在20世纪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变质和分崩离析时不无庆幸地说: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已经依次征服了它的所有敌人,诸如君王政治、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或许它就是人类思想进化的顶峰和最后选定的政治形式,从而也就是人类历史的终结点。但是,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却断言,从原始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都不过是人类社会的史前史。只有实现了共产主义,真正的人类历史才降临人间。显然,马克思这里说的“真正的人类历史”是指人类摆脱了弱肉强食的自然性。
迄今数千年以来被实际材料证明了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充满冲突的和人们无力摆脱剥削与压迫的世界,另一个世界,用逻辑推理得出的无阶级压迫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或者用短短几十年的并已经失败了的社会主义经验似乎还不足以否定人类数千年的历史规律。那么,人类社会果真不能够摆脱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吗?我们又用什么来说明一个无剥削压迫的社会是可能的呢?
历史的真相
人不同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之一是人有语言文字和思维能力,并可以借此记载人类的活动、总结人类的历史和预测人类的未来。
马克思曾说过,历史在本质上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首先肯定了人类历史的本源是社会发展的真实进程。但同时,历史的记录者和总结者毕竟是人类自己,认识主体对历史的不同认识,便会有不同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比如意大利唯心主义历史学家克罗齐所说的“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自由的历史”被很多人奉为圭臬,它所强调的正是历史的认识主体的特殊性。按照这一逻辑,资产阶级所极力反对的“人类历史就是上帝创造人的历史”的命题同样可以成立,这就导致了“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结果的发生。
同一个历史过程或者事实,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左的认识呢?这便是个社会意识形态问题。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们对于自己周围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的认识。人类把自己的这种认识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记载和表现出来,就成为了我们今天了解历史的基本材料。其中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科学的、哲学的、艺术的和宗教的等是其主要的形式。
根据唯物主义历史观,每一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意识也必然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在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生产资料和产品都归原始公社全体成员所有,人们共同生产,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每个人都完全依赖于集体。当时人们的这种生活状况,不可能产生私有观念,而只能有朴素的、原始的集体观念。随着私有制、剥削和阶级对立的出现,就产生了私有观念和发财致富的欲望,并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意识的对立。
如果按照唯心主义历史观来考察人类的历史进程,即便不认可“人类历史就是上帝创造人的历史”,大凡可以得出“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结论。这种历史观正是以当前的现实社会作为参照系来认识历史的,亦即只有过去和当前的对象相重合的时候,才能为人所理解。也因此,即便今天已经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深入人心,只是由于私有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剥削压迫的客观存在,人类的千年历史似乎只是一个减轻剥削压迫的过程,而不能够最终消灭剥削压迫。
不仅如此,这种思想意识还得到了剥削 ............

书籍插图:
书籍《资本的终结:21世纪大众政治经济学》 - 插图1
书籍《资本的终结:21世纪大众政治经济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资本的终结:21世纪大众政治经济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