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设计原理与实战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9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设计原理与实践研究
陈波
中国经济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设计原理与实践研究/陈波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1
ISBN 978-7-5136-2914-0
Ⅰ.①碳… Ⅱ.①陈… Ⅲ.①二氧化碳—废气排放量—排污交易—市场—研究 Ⅳ.①X51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61381号
责任编辑 张卉
责任审读 霍宏涛
责任印制 马小宾
封面设计 金刚创意
出版发行 中国经济出版社
印 刷 者 
经 销 者 各地新华书店
开  本 710mm×1000mm 1/16
印  张 12.25
字  数 157千字
版  次 2014年1月第1版
印  次 2014年1月第1次
书  号 ISBN 978-7-5136-2914-0/F·9930
定  价 32.00元
中国经济出版社
网  址 www.economyph.com
社  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北街3号
邮  编 100037
本版图书如存在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发行中心联系调换(联系电话:010-68319116)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举报电话:010-68359418 010-68319282)
国家版权局反盗版举报中心(举报电话:12390)服务热线:010-68344225 88386794
目 录
致谢
代序 市场设计的逻辑——探索中国第二代碳交易市场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范围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2 文献综述
1.2.1 气候变化经济学文献综述
1.2.2 碳交易市场文献综述
第2章 碳交易市场的产生与发展形态
2.1 减排目标、成本与可控性
2.1.1 2℃目标共识形成
2.1.2 碳的社会成本与行动成本
2.1.3 低碳经济的可控性
2.2 低碳经济模式定义
2.2.1 三种低碳经济模式
2.2.2 日韩低碳经济增长模式案例比较
2.2.3 减排目标、成本及价格信号形成
2.3 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形态
2.3.1 国际碳市场
2.3.2 区域碳市场
2.3.3 配额交易与减排量交易的内在关系
2.3.4 全球统一碳市场的形成
第3章 碳交易市场的经济学原理
3.1 基本原理
3.1.1 价格控制与数量控制
3.1.2 时间与空间灵活性
3.2 市场定价机制
3.2.1 市场均衡
3.2.2 定价模型
3.3 项目减排量机制的运行机理
3.3.1 额外性甄别系统
3.3.2 技术改革方案讨论
3.4 机制失灵理论
3.4.1 价格信号失灵
3.4.2 额外性失灵
3.4.3 重复计算
第4章 标准碳交易市场的一般化设计
4.1 标准碳交易市场架构
4.2 主要模块设计
4.2.1 供给管理
4.2.2 需求管理
4.2.3 价格管理
4.2.4 评价体系
4.3 结构性措施讨论
第5章 结构性改革:EU ETS的实践
5.1 第一阶段性能评价(2005—2007)
5.1.1 配额分配
5.1.2 排放控制
5.1.3 竞争力
5.1.4 成本估算
5.1.5 综合评价
5.2 第二阶段性能分析(2010—2012)
5.2.1 碳价格驱动力分析
5.2.2 萨缪尔森假设检验
5.3 EU ETS系统缺陷研究
5.3.1 供给过剩分析
5.3.2 结构性措施评价
5.3.3 EU ETS的改革方向
第6章 空间灵活性:EU ETS连接航空业
6.1 问题提出背景
6.2 航空业减排潜力分析
6.2.1 排放源
6.2.2 减排潜力
6.3 航空业加入EU ETS经济性分析
6.3.1 航空业加入EU ETS经济影响评估
6.3.2 锁定效应
6.4 航空公司碳管理模型
6.4.1 案例研究
6.4.2 碳管理模型
6.5 中国航空业情景分析及应对策略
6.5.1 基本现状
6.5.2 情景分析
6.5.3 应对策略
第7章 中国碳交易市场顶层设计
7.1 研究背景
7.1.1 中国碳交易市场设计的复杂性
7.1.2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线图
7.2 宏观调控与市场连接
7.2.1 市场连接的基本原理
7.2.2 渐进式宏观调控策略
7.2.3 辅助调控方式
7.3 其他要素设计
7.3.1 产权系统
7.3.2 评估系统
7.3.3 连接系统
第8章 中国区域一级碳市场设计
8.1 国际区域碳市场发展研究
8.1.1 两种区域碳市场发展模式
8.1.2 拍卖的多重功能
8.2 碳排放权最优拍卖方法
8.2.1 拍卖目标
8.2.2 拍卖物品
8.2.3 拍卖方式
8.2.4 国际碳市场拍卖方法的应用
8.3 中国区域一级碳市场建设
8.3.1 区域碳交易市场基本特征
8.3.2 价格机制设计
8.3.3 市场调控机制
8.3.4 一级市场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书完成于我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以及爱丁堡大学商学院攻读碳金融硕士学位期间。在此诚挚感谢恩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杨志教授对我的人格修养与科研能力的悉心培养。
感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支撑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机制研究”(编号:10CJY076)、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定价机制与价格管理策略研究”(编号:13JGC06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政策与技术研究”(编号:2012BAC20B08)及财政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融资:战略、机制和政策体系研究”(编号:2012064)的资助,以及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与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大力支持。
代序 市场设计的逻辑——探索中国第二代碳交易市场
本书计划出版之时恰好在我参加美国能源基金会组织的排放权交易培训的路途中。我一边读欧洲哲学史,一边回顾自2008年进入气候变化领域以后这一行业所经历的起起伏伏。其间,我先是工作于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后受英国外交部志奋领奖学金资助赴爱丁堡大学攻读碳金融硕士,并 ............

书籍插图:
书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设计原理与实战研究》 - 插图1
书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设计原理与实战研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设计原理与实战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