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依附:中国化解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真实经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5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董筱丹
,女,1978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区域发展、发展中国家比较研究等。
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作为国家综合安全基础的乡村治理结构与机制研究”等十余项课题中担任核心成员。在《管理世界》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个人专著有《再读苏南》,作为主要执笔者参与写作《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解读苏南》《中国新衣村建设报告》等著作。
温铁军
,男,1951年5月生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商务部、环保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北京市、福建省等省部级政策专家。
先后承担多个国家级重大、重点课题,担任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首席专家。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CCTV年度经济人物奖”、“中国环境大使”、“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成果奖等多项荣誉。
“国仁文丛”(Green Thesis)总序
因为有话要说,而且要说在我们团队近期系列出版物的前面,

所以写总序。
我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从被动实践中的主动反思到80年代以来主动实践中的主动反思,经两个“11年”在不同试验区的历练,

加之后来广泛开展国内外调查和区域比较研究,且已经过了天命之年……自忖有从经验层次向理性高度升华的条件,便先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自觉地“告别百年激进”,

遂有新世纪以来从发起社会大众参与改良、对“百年乡建”(rural reconstruction)之言行一致地接续,而渐趋达至“国仁”思想境界,亦即一般学人必须“削足”才能跟从制度“适履”、但只要纳入主流就碍难达到的“实践出真知”。
因此,我在2016年暑假从中国人民大学退休之际,要求为今后几年的一系列出版物担纲作序,也主要是想明了指出“国仁文丛”何词何意,亦即:这个丛书是什么思路和内涵。
注释
①这几年我们会有十几本书分别以不同作者、不同课题成果的名义问世。这些出版物都被要求做单独的“成果标识”。但我们实际上要做的仍然是这几十年的经验归纳总结和理论提升,“实事求是”地形成“去意识形态化”的话语体系。由此,就需要为这个分别标识的系列出版物做个总序。
②参见即将出版的《温铁军自述择要——难得5个11年》,其中对20世纪80—90年代在官方政策部门开展农村改革试验区及新世纪启动民间为主的新乡村建设试验区,两个11年的经历分别予以归纳。
③参见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东方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这是我2004—2014年这10年演讲录的上卷,主要是与全球化有关的宏大叙事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甫一出版即被书评人排在当月优选10本财经类著作的第一位。但在此书出版之前,我还没有来得及设计“国仁文丛”,也就不能把这个序言加上去。
—、释义之意
“国”者,生民聚落之域也。“上下五千年”是中国人开口就露出来的文化自豪!就在于,人类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华文明得以历经无数朝代仍在延续之外,其他都在奴隶制时代以其与西方空间距离远近而次序败亡。由此看中国、唯其远在千山万水之隔的亚洲之东,尤与扩张奴隶制而强盛千年的西方相去甚远,且有万代众生勉力维护生于斯而逝于斯之域,“恭维鞠养,岂敢毁伤”,兹有国有民,相得益彰。遂有国民文化悠久于国家存续之理,更有国家历史传承于国民行动之中。
“仁”者“爱人”,本源于“仁者二人也”。先民们既受惠于光风水土滋养哺育的东亚万年农业,又受制于资源环境只能聚落而居,久之则族群杂处,而需邻里守望、礼义相习,遂有乡土中国仁学礼教上下一致维系大一统的家国文化之说,于是天下道德文章唯大同书是尊。历史上每有“礼崩乐坏”,随之社会失序,必有“国之不国,无以为家”。是以,“克己复礼为仁”本为数千年立国之本,何以今人竟至于“纵己毁礼为恶”……致使梁漱溟痛感“自毁甚于他毁”的现代性为表、横贪纵欲为里之巨大制度成本肆无忌惮地向资源环境转嫁而至人类自身不可持续!
据此可知我们提出“国仁”思想之于文丛的内涵:
中国人历史性地身在三大气候带覆盖、差异显著的复杂资源地理环境下,只有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各类社会群体兼收并蓄、包容共生,才能实现并绵延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性可持续。
这个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的、在亚洲原住民大陆的万年农业文明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群体文化”内核,也被老子论述为“阴阳之为道也”,进而在漫长的文化演进中逐渐形成了极具包容性的、儒道释合一的体系。

由是,在21世纪初重启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之后,我们团队试图把近代史上逐步从实践中清晰起来的乡建思想,寻源上溯地与先贤往圣之绝学做跨时空结合,归纳为人类在21世纪转向“生态文明”要承前启后的社会改良思想。

是以,“道生万物,大德中庸。上善若水,大润民生。有道而立,大象无形。从之者众,大音希声”。

此乃百年改良思想指导下的乡村建设运动之真实写照。
基于这些长期实践中的批判性思考,我们团队认同的“国仁文丛”的图形标志,是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那个可与西方文明对照的、扭合在一起的蛇身双人——创造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的女娲,只有和用阴阳八卦作为思想工具“格物致知”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伏羲有机地合为一体,才有人类社会自觉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繁衍。蛇身双人的扭结表明在中国人传统思想中物质与精神的自然融合,既得益于多样性内在于群体文化规范而不必指人欲为“原罪”而出伊甸园;也不必非要构建某一个派别的绝对真理而人为地分裂成唯物与唯心这两个体系,制造出“二元对立结构”的对抗性矛盾 ............

书籍插图:
书籍《去依附:中国化解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真实经验》 - 插图1
书籍《去依附:中国化解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真实经验》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去依附:中国化解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真实经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