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微讲堂:中国经济运行的几个问题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正文
一、结构调整
二、通货膨胀
三、就业问题
四、自主创新
五、城乡一体化
附录
主讲人介绍
正文
一、结构调整
“十二五”规划主要的方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调整结构又是重中之重。为什么调整结构这么重要?可以这么想:GDP重要,但是GDP的结构更重要。我们不妨从历史上谈起。1840年中国跟英国发生了鸦片战争,中国的GDP当时的量比英国多很多,可是我们的GDP结构以农产品为主,如粮食、棉花、大豆、茶叶,中国的工业品主要是手工纺织的棉布、丝绸等等。而英国当时的GDP结构是这样的:钢铁工业发展起来了、机械制造业建立和发展了。英国向欧洲各个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国家,输送机器设备。英国的棉布是机器制造的。英国还建造了铁路,有火车、轮船等近代工具,中国的交通工具仍是旧式的帆船、马车。
现在再看我们跟日本的对比。大家看到报上登了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超过了日本,排世界第二位。但从人均方面量,我们的人口比日本多10倍,所以我们的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10,这可以理解。但从GDP的结构方面讲,中国是不如日本的,日本的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品占的比重较大,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较少,占GDP的比重也小。
我去年访问了日本,是中国大使馆邀请去考察的。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参赞陪我去东京、大阪、神户等地方参观,他跟我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他说:从规模上讲,日本二三十年以来城市规模没有大的变化。你到东京、大阪看,没有像北京、上海一样到处在建高楼,变化是不大的。可你到日本的家庭去看看,家庭内部全变了,住房还是原来的房子,可卫生设备、厨房设备、起居卧室等等全是智能化的,这就是它的特点。日本的GDP结构比我们更符合时代技术发展的趋势。
再看人力资源的结构。1840年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的工业化已经进行了七八十年。小学普及了,初中、高中都有很大的发展,还新建了一些大学,每年培养出众多的科学研究人员、工程师、经济、金融人才;技工也越来越多。而中国当时人口数量比英国多很多,可人力资源结构不行:农民绝大多数都是文盲,妇女绝大多数都是文盲,少数读书人读的什么?大都是念《四书五经》,准备考科举的,有几个懂近代科学技术的?有几个懂经济、金融、管理的?可见,人力资源结构要比人力资源总量重要,我们要做一个人力资源的强国,结构必须调整。
我们跟日本相比,除了GDP结构有区别外,人力资源结构也存在很大差别。日本的熟练技工人数多,我国的熟练技工少。日本每年所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包括科技人员、经济、金融、管理人才,在日本人口总数中的比重高于中国这些人才在人口总数中的比重。这都表明了我们一定要着重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让我们的人力资源结构跟现代化的步伐一致。
二、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从理论上讲分三个类型。第一个类型叫做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是指投资需求过多,信贷扩张,这样就拉动了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表现在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其他产品的价格上涨。第二个类型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是指成本上升推动了通货膨胀。第三个类型的通货膨胀是国际输入型的通货膨胀,意思是国外通货膨胀传递到国内来了。这种传递有两个渠道。一是商品流动渠道,比如说,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铁矿石价格的上涨、粮食价格上涨,通过商品流动渠道影响到国内。二是资本流动渠道,因为资本在国际间是流动的,资本要流动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根据利息率的差别,资本由利息率低的国家流向利息率高的国家;第二是利润率的吸引,资本从投资前景不好、经济还停滞的国家寻找投资机会,奔向那些投资有前途的、利润率高的国家。资本的流动使得货币流通量增加,这就导致了国际输入型通货膨胀。
中国现在的通货膨胀属于什么类型呢?是综合型的,三种通货膨胀都有。先看第一种通货膨胀,即需求拉动型。因为2008年遭遇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政府为了减轻国内工人下岗的情况,所以有四万亿元投资下去,这对经济回暖是有好处的,可是也造成了投资需求过大的负面情况。因此到目前仍有投资需求过大的因素存在。国际输入型的通货膨胀现在也存在,比如国际石油价格上升影响了中国。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经济回暖情况不好,利率是低的,所以它那里还采取着信贷扩张的形式,而中国的利率比它们高。自然就出现资本向利率较高地方流动的情况,外国资本进来了。还有,因为西方的经济回暖投资前景不明确,要寻找投资机会,它们便看准了中国、印度、巴西这些国家。
尽管中国的通货膨胀是综合型的,有投资需求拉动型的,也有国际输入型的,但这次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是新型的通货膨胀。在美国,是20世纪70年代初才出现这个名词,因为过去一贯的通货膨胀都是需求拉动型的。对待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很好办,财政一紧缩、信贷一紧缩就解决了,就没有问题了。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政策就是这样的,主要调节总需求,如果有通货膨胀就压出去,如果有失业就刺激需求,这就是凯恩斯主义。可是到了70年代初,在美国发生了滞胀,什么叫滞胀呢?经济停止与通货膨胀并存,这种现象是没法解释的:根据凯恩斯理论,有通货膨胀就不会有经济停滞,有经济停滞就不会有通货膨胀。所以这样一来,凯恩斯政策就无效了,压需求吧,经济停滞更厉害了;压通货膨胀吧,通货膨胀不为所动,没效。
对这种新型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当时美国的经济学家怎么解释的呢?他们说:社会上两大势力集团,一个势力集团是工会,一个势力集团是垄断企业。两大势力集团势均力敌,工资刚性、价格刚性和这两个集团有关系。为什么呢?工会是坚持着工资刚性,物价上涨了工资就要上涨,不然就罢工;物价下跌了工资并不下跌。垄断企业把持价格刚性,供应力求的时候价格上涨,淡季的时候它尽量控制价格,不让它下跌,到最后不得已了才逐渐下跌一点。于是就形成了两种刚性,叫做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商品价格都是互为成本的,工资更是成本的组成部分。公司成本中有工资上升的因素,工资成本中也有原材料、燃料价格上升的因素。结果就形成了跟小孩玩游戏似的,叫做青蛙跳,两个小孩玩,第一 ............

书籍插图:
书籍《北大微讲堂:中国经济运行的几个问题》 - 插图1
书籍《北大微讲堂:中国经济运行的几个问题》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北大微讲堂:中国经济运行的几个问题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