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精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第一卷
第1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1)
第2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
第二卷
第3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1)
第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2)
第5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3)
第三卷
第6章 生产与增长(1)
第7章 生产与增长(2)
第8章 生产与增长(3)
第9章 生产与增长(4)
第10章 生产与增长(5)
第四卷
第11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1)
第12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2)
第五卷
第13章 基本金融工具(1)
第14章 基本金融工具(2)
第15章 基本金融工具(3)
第六卷
第16章 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1)
第17章 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2)
第18章 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3)
第19章 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4)
第七卷
第20章 货币制度(1)
第21章 货币制度(2)
第22章 货币制度(3)
第八卷
第23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1)
第24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2)
第25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3)
第九卷
第26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1)
第27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2)
第28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3)
第十卷
第29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1)
第30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2)
第十一卷
第31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1)
第32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2)
第3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3)
第34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4)
第十二卷
第35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1)
第36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2)
第37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3)
第38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4)
第十三卷
第39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短期权衡取舍(1)
第40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短期权衡取舍(2)
第41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短期权衡取舍(3)
第十四卷
第42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1)
第43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2)
第1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1)
一、本章概述
经济总是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周而复始地在波动。人们往往都能够感受到目前的整体经济状况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生活中,菜篮子是不是越来越难拎,找工作是不是困难,写字楼、住宅租金在涨还是跌,出国学习成本变小还是增大,人们的处境与整个宏观经济息息相关。经济学家把人们生活中的经济感受与一些经济指标、经济变量联系起来。菜篮子问题总是与消费物价指数CpI联系起来,就业问题总是用失业率来衡量,写字楼租金总是跟经济萧条还是繁荣有关,经常用GDp增长速度来反映经济状况,出国学习或者旅游的成本总是与汇率密切相关。这些变量都是有关宏观经济,描述一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本章节介绍国内生产总值(GDp),学习GDp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何GDp高的国家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水平高,而有的国家则还是处在温饱和贫困线以下。一个国家国民消费之前,必须先生产物品和服务,生产的多少就用GDp来衡量,即在某一既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价值总和无非需要了解最终产品和劳务的种类有多少,每一类产品单价和市场价格各为几何。所以提高GDp,就是需要增加最终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同时发现,如果市场价格上涨了,尽管可能最终产品数量没有增加,同样可能导致GDp的上升。但大家知道,这类GDp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大家可以消费的物品和劳务数量有了丰富和提高。所以有必要了解实际GDp和名义GDp两个概念。名义GDp无非用现期价格直接拿来用计算出来,实际GDp则是统一用某一年(基期)的价格来算总价值,这才能真正核算总产出有没有提高。比较名义GDp和实际GDp就能反映出价格水平的变动,用GDp平减指数来衡量。当然需要注意,GDp对于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以及整个国家国民都是一个非常简洁方便的理解经济状况的指标,但是正因为它简化了经济状况,只考察了产出情况,不能全面衡量社会的总福利状况。
具体内容包括:
(一)GDp的概念
所谓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因为价格不同、也因为产品种类和质量不同,这使得不同时期的GDp直接比较存在逻辑问题,也使得像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不通过市场的活动很难在其中得到反映;GDp核算“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相对纯净的流量指标;明确GDp核算的地域范围是“一国或一地区”,注意其在核算原则上与GNp的区别。
(二)GDp如何核算出来
尽管GDp的定义简洁方便,理论上只要知道最终产品种类、单价以及数量,加总能够做出GDp。但是在统计学界很少这样做,理由是定义法核算操作起来困难,去分清每一种最终物品并不现实,同时这样的核算不能给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思考。我们这里讲到核算国民收入(GDp)的两种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其中,支出法是在流通环节,通过加总各部门在最终产品上的总支出来得到GDp的数值。其基本公式为:
GDp=C+I+G+X-M
其中:C为家庭部门的消费支出,I为企业部门的投资支出,G为政府部门的政府购买支出,X、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X-M就是国外部门的净支出。在这四类支出中,初学者不易掌握的是I即投资支出。首先要明确这里的“投资”与日常生活中“投资”在含义上有许多不同;其次还要从不同侧面了解投资的构成——从实物形态看,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现实生活中,讲到投资,包括重置投资和净投资,计入GDp的是总投资,两者都包括。
与支出法不同,收入法是从分配的环节核算GDp的,因为加总家庭的总支出或加总企业支付的总收入(工资、租金和利润)都是相等的。由于经济中所有的支出最终要成为某人的收入,所以,无论我们如何计算,GDp是一样的。
(三)与GDp相关的其他收入衡量指标
除了国内生产总值之外,相关统计部门还会根据用途统计诸如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等指标。
(四 ............

书籍插图:
书籍《宏观经济学精要》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宏观经济学精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