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作者:刘志福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4mb。
书籍内容:

第一章
霍建起和他的《暖》

  沈健
  2003年11月9日,从东京国际电影节吹来一股暖流,驱散了近日来笼罩在人们心头的严寒。中国参赛片《暖》获得了金麒鳞最佳影片大奖,这也是该片继不久前获得本年度金鸡奖最佳影片和最佳编剧后在国际影坛再获的殊荣。据此次前往东京电影节做现场报道的电影频道《世界电影之旅》栏目记者介绍,《暖》片在东京电影节的数场放映均在当地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共鸣。无疑,该片导演霍建起此时此刻在日本也已名不虚传地成了中国电影的形象化身。

  《暖》在东京电影节获得如此的成功应属预料之中。他的《那山,那人,那狗》去年在日本便创造过票房奇迹,人们对他的电影已趋之若鹜。几月前,我应霍导之邀去北影观摩该片,坐在我身边的日本《朝日新闻》驻北京社长看完后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激动地说:“这部电影将会创造新的奇迹!”事实上,那天观摩影片的二十多人无不为之动容,包括我自己在内。

  看到这部影片前,霍建起从未透露过《暖》片的任何细节。只记得去年和他一起赴东京和丹麦参加中国影展的途中,他曾提到要去做一部小成本电影。我当时以为那是他忙碌中的一个插曲,故没追问,没想到竟会是这样一部情感力作。

  刚认识霍导时,他给我的印象总是那样有条不紊而且生活极有规律。随着接触的增多,才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他身上火一样的激情与菩萨般的心肠。这样的感受后来从陶红、潘粤明、袁泉、刘烨及郭小东、李佳等人那里得到了证实。霍导说他喜欢平静的生活与平凡的人生。可事实证明,他的平静如地火奔突,他的平凡能创造奇迹。那些原本默默无闻的莘莘学子,在他的电影世界里经受洗礼,竟会变得如此星光熠熠。但光环里凝聚着霍建起无数的人生感悟,也浸透着他对生活的满腔诚意。这一点郭小东最有感触。当年被霍建起请到《蓝色爱情》担任配角,由于戏分不足郭小东常常郁郁寡欢。后来霍导答应他日后一定为他量身定作,可小东想那不过是导演的鼓励与安慰而已。但霍建起没有忘记这位貌不惊人但天质淳朴的山东小伙儿,小东终于如愿以偿。回想往事,小东至今感慨不已。当时《暖》片开机不久,小东的父亲就在山东老家病故了,霍导立刻停止了全剧组的工作以便让小东可以安心地回家。后来因悲伤过度,小东在现场常常感情失控,霍导便领着全组默默地在旁等待。小东由衷地说:“霍导的剧组像个温暖的家,霍导本人就是我们的兄长。”东京电影节的颁奖典礼上,霍建起拥抱着小东再次向他表示感谢,然后拉着他以手中的金麒麟告慰小东父亲的在天之灵,小东立刻激动得泣不成声。

  《暖》这部影片来源于作家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由霍建起的夫人秋实将之改编成剧本。秋实告诉我说,尽管小说已问世多年,可霍建起仍对他们当年共同的阅读感受无法忘怀。故事讲述的是中国农村几个青年间的爱情纠葛。男主人公在阔别了家乡十年后专程回去探望初恋情人,以表达内心的忏悔和对往日恋情的缅怀。故事本身其实并不特别,可霍建起却将恋人的重逢与彼此的关怀表达得动人心魄。霍建起常说,生活是无奈的但诚意十分重要;人在旅途中需要彼此理解与关怀,常怀忏悔或心存感激才能够心安理得。作为第五代导演中的一员,霍建起至今看起来仍像个大孩子并保留着同龄人已少有的天真与单纯。在他的内心深处,总是希望社会的变迁过程能少一些痛苦与伤害,而多一些希望和温暖。或许霍建起的理想主义情怀根本无法改变严酷的现实,但我相信它一定能够打动心怀理想的人们和每一颗善良的心,让今天的人在变动的时代里留下一块心灵的净土。

  霍建起和他的《暖》能如此打动日本社会其实不无道理。记得上大学时,曾有电影学院教授介绍一部日本影片《A山节考》。该片讲述日本历史上曾有的一个习俗,因生存竞争所迫竟会让儿子将丧失劳动能力的母亲背上山等死。我当时在震撼之余不禁对日本社会的文明转型曾表示过严重质疑。这样的传统注定不应该是中国的道路,也和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本主义思想格格不入。影片《暖》所体现的诚意与温暖应该说是中国特色的,它不仅可以感动日本人民,同时也将感动世界。

  《暖》的故事来自中国的乡村。在“三农”问题困扰中国之际,电影《暖》对于那些仍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广大中国农民来说应该说是一种精神抚慰,至少可以向他们证明我们这些城里人还有良心;同时也请他们相信:真的不需太久,温暖终将回到他们的身边,中国的农村也一定不再是被爱遗忘的角落。

  《中国电影报》

  2003年第45期

第二章
白狗秋千架(1)

  莫言
  高密东北乡原产白色温驯的大狗,绵延数代之后,很难再见一匹纯种。现在,那儿家家养的多是一些杂狗,偶有一只白色的,也总是在身体的某一部位生出杂毛,显出混血的痕迹来。但只要这杂毛的面积在整个狗体的面积中占的比例不大,又不是在特别显眼的部位,大家也就习惯地以“白狗”称之,并不去循名求实,过分地挑毛病。有一匹全身皆白、只黑了两只前爪的白狗,垂头丧气地从故乡小河上那座颓败的石桥上走过来时,我正在桥头下的石阶上捧着清清的河水洗脸。农历七月末,低洼的高密东北乡燠热难挨,我从县城通往乡镇的公共汽车里钻出来,汗水已浸透衣服,脖子和脸上落满了黄黄的尘土。洗完脖子和脸,又很想脱得一丝不挂跳进河里去,但看到与石桥连接的褐色田间路上,远远地有人在走动,也就罢了这念头,站起来,用未婚妻赠送的系列手绢中的一条揩着脸和颈。时间已过午,太阳略偏西,一阵阵东南风吹过来。冰爽温和的东南风让人极舒服,让高粱梢头轻轻摇摆,飒飒作响,让一条越走越大的白狗毛儿耸起,尾巴轻摇。它近了,我看到了它的两个黑爪子。

  那条黑爪子白狗走到桥头,停住脚,回头望望土路,又抬起下巴望望我,用那两只浑浊的狗眼。狗眼里的神色遥远荒凉,含有一种模糊的暗示,这遥远荒凉的暗示唤起内心深处一种迷蒙的感受。

  求学离开家乡后,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暖》作者:刘志福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