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百年经典(第26卷)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爱默生文集/(美)爱默生著;孔令翠,蒋橹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4
(哈佛百年经典)
ISBN 978-7-5640-8872-9
Ⅰ.①爱… Ⅱ.①爱… ②孔… ③蒋… Ⅲ.①文学-作品综合集-美国-近代 Ⅳ.①I712.1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29896号
出版发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社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邮  编/100081
电  话/(010)68914775(总编室)
82562903(教材售后服务热线)
68948351(其他图书服务热线)
网  址/http://www.bitpress.com.cn
经  销/全国各地新华书店
印  刷/三河市金元印装有限公司
开  本/700毫米×1000毫米 1/16
印  张/28.25
字  数/405千字
版  次/2014年4月第1版 2014年4月第1次印刷
定  价/48.00元
责任编辑/刘 娟
文案编辑/李文文
责任校对/周瑞红
责任印制/边心超
图书出现印装质量问题,请拨打售后服务热线,本社负责调换
目录
Contents
主编序言
随笔〔美〕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美国学者
神学院演讲
人,即改革者
自立
补偿
友谊
英雄主义
超灵

诗人
性格
礼貌
礼物
自然
政治
新英格兰改革家
崇拜

英国印象〔美〕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第一次访问英国
航海第二次赴英访问
英国的国土
英国人的种族
英国人的能力
英国人的风俗
英国人的真诚
英国人的性格
英国人的安乐乡
英国人的财富
英国的贵族
英国的大学
英国的宗教
英国的文学
《泰晤士报》
英国的史前巨石阵
英国的民众
我的结论
曼彻斯特演讲
主编序言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于1803年5月25日出生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他是一位著名的一神论派牧师的儿子。他受教于波士顿拉丁学校和哈佛大学,十八岁时毕业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当了一段时间的教师,在1825年又回到坎布里奇学习神学,第二年开始传道。在1829年他与埃伦·塔克结婚,被选作波士顿汉诺威街历史教堂瑞维·亨利·维尔牧师的同事。自此,他的人生一帆风顺,但在1831年他的妻子去世了。第二年,他对圣餐服务的治理权心存疑虑,于是辞去了教堂职位。1832年12月,由于悲伤和健康问题,爱默生开始了他第一次去欧洲的游历,他去了意大利、瑞士、法国和英国,结识了兰德、柯尔律治、华兹华斯。最为重要的是他结识了卡莱尔,并保持了一生的友谊。爱默生回到美国后开始从事演讲活动,近四十年来,他一直用这种形式来表达他的宗教、政治、文学和哲学思想。1835年,爱默生在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购买了一所屋子,在那里他娶了第二任妻子利迪亚·杰克逊,就表面而言,那之后他的人生太平无事。他经常在各地做巡回演说,1840年创办了《日晷》,1857年创办了《大西洋月刊》。他在这两种期刊上都自由投稿,还做过《日晷》杂志一小段时间的主编,把卡莱尔的作品介绍到美国,发表了一系列的随笔、演讲和诗歌。之后他又两次访问了欧洲、在英格兰和苏格兰的重要城市做了一些早期的演讲。之后他的记忆力开始渐渐衰退,在这几年里,他的社会活动理所当然地大大减少,在1882年4月27日死于康科德。
在爱默生去世后,他被公认为是美国最重要的作家和思想家,但是这种赞誉也是逐步得来的。思想的直率和气势常使他拥戴不受欢迎的事物,他早年背离一神论派正统的身份,这使他倍受敌视。在废奴运动中他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也使他在波士顿和坎布里奇受到围攻。但在这些争论中,他在表达观点时的直率与雄辩力,他的机智和理性,都显示出他非凡的素质,这也阻止了反对他的人对其相关联的事物带有过激的看法,维护了他的尊严。
对爱默生卓越成就的认同并不限于他的同胞们。英国的卡莱尔和德国的赫尔曼·格林只是他众多的欧洲崇拜者中的代表。可以很确切地说,再没有其他美国知识分子比爱默生对欧洲的影响力更大。
精神和理念构成了他教义的本质,并在这一卷作品中得到了完整的表达。这里选编的作品属于他早期的半数文学活动,但可以公正地说,到1860年,爱默生已经提出了他所有重要的基本思想,后来的言论主要是重述和应用这些思想。他华美凝练的文风,使我们能从这卷作品中洞悉一位最伟大的美国思想家哲学思想的全貌。
查尔斯·艾略特
随笔
Essays
〔美〕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美国学者
1837年8月31日,在麻省剑桥城美国大学生联谊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会长,各位同仁:
在又一个文学年开始之际,我谨向你们致敬。我们的周年纪念日是充满希望的,也许,过去的一年我们的努力依然不够。我们不像古希腊人那样,为进行力量和技巧的较量,朗诵过往历史、悲剧、颂歌而聚会,也不像中世纪行吟诗人那样为爱情和诗歌而聚会,更不像当代英国和欧洲都会里的人那样为科学的进步而聚会。到目前,我们的聚会仅仅是我们这个民族爱好文艺的一个良好的象征,它象征着我们由于忙碌无心于文艺欣赏而又爱好着文艺。即使如此,这个象征也弥足珍贵,它预示了文艺爱好是不能被摧毁的人类本能。也许这样的时代已经到来,它应该更进一步,也必须更进一步了。在这样的时代里,这个大陆的睡狮开始睁开惺忪睡眼,它给这世界带来期盼已久的奉献,这奉献远胜于机械技巧的运用。我们依赖他人的日子,我们向其他大陆学习的漫长学徒期,就快要结束了。
周遭成百万涌向生活的同胞,我们不可能总是用异邦干枯的陈粮来喂养他们。新的事件和新的行为在涌现,我们要对他们高唱赞歌,他们也要自我歌唱。谁也不会怀疑诗歌将会重生,并将引领一个新的时代。就像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空的天琴星座中那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天文学家宣称它将成为千年照耀的新北极星。
带着这样的愿望,我接受这个演讲话题,不仅由于惯例,而且由于我们协会的性质,决定了我今天演讲的话题应该是——美国学者。一年一年,我们翻开他传记里的新篇章。让我们来探究新的时代、新的事件是如何来诠释他的特质——他的未来的。
有这样一个寓言,它的年代已无 ............

书籍插图:
书籍《哈佛百年经典(第26卷)》 - 插图1
书籍《哈佛百年经典(第26卷)》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哈佛百年经典(第26卷)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