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百年经典(第25卷)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哈佛百年经典(第25卷)
埃涅阿斯纪
(古罗马)维吉尔 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埃涅阿斯纪/(古罗马)维吉尔著;田孟鑫,李真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5
(哈佛百年经典)
ISBN 978-7-5640-8661-9
Ⅰ.①埃… Ⅱ.①维… ②田… ③李… Ⅲ.①史诗-古罗马 Ⅳ.①I546.2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306711号
责任编辑/申玉琴
文案编辑/申玉琴
责任校对/周瑞红
责任印制/边心超
出版发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社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邮 编/100081
电 话/(010)68914775(总编室)
82562903(教材售后服务热线)
68948351(其他图书服务热线)
网 址/http://www.bitpress.com.cn
经 销/全国各地新华书店
印 刷/三河市金元印装有限公司
开 本/700毫米×1000毫米 1/16
印 张/18
字 数/260千字
版 次/2014年5月第1版 2014年5月第1次印刷
定 价/45.00元
图书出现印装质量问题,请拨打售后服务热线,本社负责调换
目录
Contents
主编序言
献词:评《埃涅阿斯纪》 〔英〕约翰·德莱顿
埃涅阿斯纪 〔古罗马〕维吉尔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主编序言
普布留斯·维吉留斯·马罗(即维吉尔)是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朋友,也是罗马帝国早期伟大的诗人代表。他于公元前70年10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北部曼图亚附近的一个小农家庭,出身低微,曾在克雷莫纳、米兰和罗马求学。因为战事原因,时局动荡,维吉尔后来又回到他的家乡,在那里待了一段时间,潜心进行《牧歌集》创作。尽管他从未当过兵,也没有证据显示他参与过任何政治活动,但他却因战争遭受了严重的迫害。执政官为了分配土地给复员士兵,征用了他父亲的农场。后来维吉尔通过屋大维的个人关系,重新拥有了这块土地。但随着执政官的更替,他的拥有权又被剥夺了。他被迫放弃他的遗产,冒着死亡的危险游过明乔河逃离此地。他的余生在遥远的罗马南部那不勒斯、西西里岛和其他地方度过。当他声名鹊起,他的朋友和赞助人赠予他大笔财富,其中不乏最有名望的奥古斯都和麦克那斯——当代麦克那斯文学集团的核心人物。公元前37年,他完成了《牧歌集》的创作,并于公元前30年,出版了伟大的务农诗篇《农事诗》。维吉尔的创作通常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这部仅2000行的诗歌就花费了他七年的心血才完成。
《农事诗》的面世,确立了维吉尔那个时代最杰出诗人的地位。恰逢内战结束,百废待兴,胜利者奥古斯都忙于巩固其伟大的帝国政权。在这重大的时期,人们借诗歌来反映国家生活的表现形式开始盛行。维吉尔花了十一年创作了他的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并计划再用3年完成最后的修订。但他还没来得及完成最后的修订工作,就在公元前19年与奥古斯都从雅典返回的途中,身患疾病,于9月21日逝世。他被安葬在那不勒斯,他的墓地后来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圣地。
当那个年代的人们不断地褒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时,却又往往贬低了《埃涅阿斯纪》,因为它的精神没有迎合当代人的口味。近2 000年来,维吉尔一直是影响欧洲文化最强大的因素之一,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位伟大的诗人是非常愚蠢的。一位研究维吉尔算是最好的评论家曾说过:“维吉尔受到各个时代文坛大师们的一致推崇,这种褒奖肯定了他作为人类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语言大师的地位,他的语言描写极富感染力,文风沉稳刚健。他的作品中饱含醇厚而真实的情感,对世事的深谙洞察、高尚的情操、炽烈饱满的感情,以及语言的音律美,这些特点吸引着不同时代的人们去领会它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感情、力量和让人不可一语概括的深意。”
维吉尔细腻风格中的微妙之处常令翻译家们无法传神地再现原作的精髓。但德莱顿是驾驭英文诗歌音律的大师,他将维吉尔的史诗内容用充满生气和铿锵有力的对偶句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为德莱顿担任校对的诺伊斯教授说:“尽管公众的欣赏水平几经变更,德莱顿的译本仍然当之无愧地被认为是这位最伟大的罗马诗人的标准版译本,像《荷马史诗》的为数不多的译本一样,他的译作也堪称独一无二的经典之作。”
德莱顿的“献词”也是其行文风格的优秀典范,从中我们可以一窥这位17世纪英国评论界顶级大师的文风和观点。
查尔斯·艾略特
献词
致
最可敬的约翰·诺曼比侯爵、马尔格雷夫伯爵,
以及最高贵的嘉德勋章骑士
评《埃涅阿斯纪》
约翰·德莱顿(1)
一首这样的史诗,无疑是表现人类灵魂的最伟大的工程。它的目的是塑造完美的英雄形象。这一目的表现在诗中,虽然只是一种启示,却足以使人开心:因为它是统一的、一致的、伟大的。即使那些编织其中的最小、最微不足道的事件也是为了实现主要目的而存在的必要部分,或使其更容易发展。它们如此必要,以致如果没有它们,诗就不完美了,不方便人阅读了。那么人们就无法找到现在的这种阅读的乐趣了。
诗行构建严密,没有留下任何空白。即使空隙中所填之词也不是废物(这容易成为一种腐蚀破坏的力量),而是砖石。它们或许细碎,却拥有同样的风格,对空隙的填补也甚是恰当。即使是最细小的部分也有史诗的品格,所有叙事都如此庄重、高贵和高尚,完全没有滥竽充数的东西。不像阿里奥斯托(2)和其他人在他们的诗歌中插入的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谈,把人带入另一种乐趣而偏离了史诗的初衷。前者提升了灵魂,将其内化成美德;后者降低了灵魂,将其转变为恶习。前者执着于诗的目的,为了完成作品,紧贴主题、兢兢业业、字斟句酌;后者步伐懈怠、偏离轨道,就像一个侠客被困在施了魔法的城堡里,不能继续追寻他原定的事业。比如斯塔提乌斯(3)努力向维吉尔学习;比如维吉尔也曾经努力地学习荷马。希腊人举了两个罗马人的例子:在为庆祝普特洛克勒斯葬礼的游戏中,维吉尔模仿了荷马,同时也改变了游戏的形式。而希腊诗人和拉丁诗人均从这一主题中选取场景。虽然承认事实,但并不是为了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哈佛百年经典(第25卷)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