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话直说的政治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7mb。
书籍内容:

直话直说的政治
薛 涌
  美国的政治话语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你有问题不怪你自己。我们美国的问题,并不是我们美国人造成的,而是别人的原因。主权在民,责任却不在民……本书是作者几年来对美国这个直来直去的国家的一些直观观察,或许对如火如荼的美国大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独特视角。
序言
  检讨16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与军事史,我们发现,后进者对领先大国的挑战,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而领先大国利用自己的实力与霸权对后进者进行封堵,也是国际政治的“例行公事”。然而,那些能巧妙地避开与当朝的世界霸主直接冲突的后进国家,常常崛起为大国;而那些逞一时之勇挑战霸权的新兴后进,其大国梦往往被击得粉碎。
* 美国政治笔记:《直话直说的政治》 序论:大国之路
* 序论:大国之路
辑一
  “反智主义”一旦失控,会演成“暴民政治”,后果十分危险。不过话说回来,反精英的传统乃是一个“充分民主社会”的特质。这一点我们身处儒家文化浸染中的人常常难以参透。在美国人看来,日本那些东京大学培养的高分官僚精英把社会管制得丧失了活力,欧洲那些头脑复杂的知识分子创造了没有竞争力的福利国家,正是美国的“大老粗”们“不信邪”,才保持了美国旺盛的创造力。
*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开场
* 民主党中期选举输在何处
* 从政治家族到政治王朝
* Ashcroft主义
* 布什挑战"种族平权"
* "反智主义"在美国的崛起
* 布什: 反精英主义的总统
* 21世纪的"新政":
* CEO: 现代王侯
* 美丽的资本主义?
* 布什丑闻考略
辑二
  美国的教育,可谓世界之一大怪。如果你只看一流大学,看学术界的表现、拿诺贝尔奖的数量,美国的教育无疑是世界第一。但若看基础教育,看那些不会读不会写而只知道打篮球的高中生,你又觉得美国的教育至少在发达国家中是最糟的。美国财大气粗,可以从世界广揽人才,维持其高等教育的水平。但是,即使在哈佛、耶鲁这类名校,大部分学生和教授还是美国人,说明其基础教育还是在大量培养人才,其高等教育并非仅靠金钱和外国的精英来维持。金钱重要,但并不能解释一切。美国的文化观念与教育哲学,也许是造成教育上两极分化的更为根本的原因。
* "自由女神"岌岌可危
* 新闻管制:自由主义的危机
* "9・11"改变了美国?
* 在大学中挣扎的言论自由
* 美国教育:没有基准的优异
* 异军突起的耶鲁商学院
* 美国学者的"转会"
* 政治势力与教育机会
* 博士的年头
* 科学家在美国政治中的失势
* 学术抄袭与学术规范
* 反环保的"科学异端"
* 二度贞操: 新保守主义的性反革命"
* 绯闻中的财经杂志
* 上帝已死
* 西方: 白种人灭绝
序言
美国政治笔记:《直话直说的政治》 序论:大国之路
  美国的政治话语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你有问题不怪你自己。我们美国的问题,并不是我们美国人造成的,而是别人的原因。主权在民,责任却不在民。
  美国社会的"反智主义"传统,是一个"充分的民主社会"的必然产物:一个大字不识的人,无论从政治权利还是政治人格上,和一位获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平起平坐。这种传统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够挑战、制衡精英主义,突破知识阶层的既得利益所制造的文化霸权,保持社会的原创力和民主的草根性。
序论:大国之路
  检讨16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与军事史,我们发现,后进者对领先大国的挑战,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而领先大国利用自己的实力与霸权对后进者进行封堵,也是国际政治的"例行公事"。然而,那些能巧妙地避开与当朝的世界霸主直接冲突的后进国家,常常崛起为大国;而那些逞一时之勇挑战霸权的新兴后进,其大国梦往往被击得粉碎。
  战前的德国、日本,以及苏联,便是后者中的活例。当年深信德意志民族无与伦比的德国,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与欧洲列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经两次战败,终于明白只有将自己融入列强的世界秩序,才是真正的大国之路。日本以亚洲的代言人自居,挑战美国的霸权,结果太平洋战争使国家的版图缩小了一半,本土也几乎被炸平,除了"无条件投降"外别无他途。苏联自信自己代表了更先进的社会形态,与美国打了半个世纪的冷战,耗尽了元气,成为一个病入膏肓的巨人,一夜间解体。
  而成功的大国之路,则被美国与战后的日本的发展所代表。美国虽是在挑战大英帝国的战争中诞生,但大西洋将它与欧洲列强隔开。后来"门罗主义"将美欧定位为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开"孤立主义"之先河。1930年代中期,日本的军费占43%的国家预算,威胁美在西太平洋的利益;处于大战前夜的欧洲各国,争先恐后地推行一套"要大炮不要黄油"的战时经济政策;而美国却只肯花18%的预算维持其军力。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前,国会明确告诉罗斯福: 你要把美国拖入战争,就会遭到弹劾!这种孤立主义,最大限度地使美国避免与列强交恶,养精蓄锐,使其资源和经济不仅保证了它在战争中的后劲儿,而且支持了战后自由世界的重建,最终确立了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
  日本的大国之路则更加耐人寻味。江户末年,日本与西方列强稍有交锋,便知己不如人。于是不惜签订不平等条约,换来时间,30年后便"脱亚入欧",成为世界列强。不幸的是,日俄战争中,日本阴差阳错地击败了GNP大于自己7倍的俄国,于是产生了一种靠民族的精神便可以弱胜强的幻觉,最终在一场不自量力的战争中失败。
  1946年,吉田茂出任刚刚战败的日本的首相。根据他对国际政治的判断,战败的日本必须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恢复元气;同时,冷战即将开始,美军将不得不长期滞留日本,足以保证日本国防上的安全。因此,他主张日本在国际政治上紧紧追随美国,借美军来保卫日本;同时,严格限制军费开支,避免卷入冷战。他甚至说:"当年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如今美国强于英国。如果日本现在甘当美国的殖民地,将来日本必定强于美国。"
  1950年代冷战开始,美国急需在东亚建立一个北约式的军事联盟。美国务院特使杜勒斯赶赴日本,要求吉田茂重建日军。吉田茂搬出麦克阿瑟为日本制定的"民主宪法",称建军违宪,而且东亚诸国也反对。他甚至暗中唆使反对派人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直话直说的政治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