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松堂全集第012卷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第十二卷说明
本卷为《哲学文集(中)》,收《中国哲学史论文初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初集》根据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8月第二版,《二集》 根据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6月第一版。全集初版、二版对所收各篇 均作了校订。第二版抽去《传教士林乐知、李提摩太的思想------帝国主 义奴役殖民地人民的工具》一文(因与哲学无关,故移置全集第十四卷 之《杂著集》内)。
目 录
哲学文集(中)
中国哲学史论文初集

重版序
中国哲学底发展
中国哲学史发展底一个轮廓
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两个问题
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
从中国哲学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看中国哲学史中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底斗争再论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119 先秦道家所谓道底物质性鸦片战争与林则徐魏源底思想
康有为底思想
梁启超底思想
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

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再论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易经》的哲学思想《易传》的哲学思想
论六家
论孔子
再论孔子------论孔子关于"仁"的思想论孟子先秦道家哲学主要名词通释
关于老子哲学的两个问题?
再谈关于老子哲学的问题
《老子》二十一章解
先秦道家三派的自然观的异同
论先秦早期道家哲学思想
论庄子
再论庄子
三论庄子
荀子的哲学思想
韩非《解老》、《喻老》篇新释
论陈亮哲学思想的唯物主义倾向
从李贽说起------中国哲学史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互相转化的一个例证王夫之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辩证法思想论谭嗣同从赫胥黎到严复
章太炎在《民报》时期的哲学思想
哲学文集(中)
中国哲学史论文初集

从解放以后,我写了一些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底文章。其中有一 部分,虽然有不少不正确的地方,但是对于学习中国哲学史也可能还有 一定的用处。现在把它们收集到这个论文集里,供大家参考。
、 第一篇《中国哲学底发展》是1950年写的。这篇稿子原来是为《苏 联大百科全书》参考用的。初稿曾经申中国哲学会讨论过。参加讨论 的同志提了不少的意见。在当时曾经根据这些意见做了一次修正。当 然,其中的错误还是由我个人负责。关于这篇文章的注释,是朱伯崑同志作的。
第二篇《中国哲学史发展底一个轮廓》是1956年夏天我在高等教 育部主办的一个讲习班上所作的报告。 这两篇文章以前都还没有发表过。
《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两个问题》曾于1956年10月23日在《人 民曰报》上发表。《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曾于1957年1月8曰在 《光明日报》上发表。《从中国哲学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看中国哲学史中 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底斗争》曾于1957年5月19日在《人民日报》 上发表。《再论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曾经在《哲学研究》1957年第五期发表。
这些都是属于通论中国哲学史的文章。另外还有一篇《先秦道家 所谓道底物质性》,这篇曾于1954年9月9日在《光明日报》哲学副刊 上发表。 '在发表和重印这些文章时,我对于它们只作了 一些文字上的修改。 其中有些看法跟我现在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我没有时间修改, 也觉得照它们底原来样子发表和重印也有一定的意义。
研究工作是没有止境的,它底发展有一定的过程。这些文章底原 来的样子,就可以作为在解放后我底中国哲学史研究工作底发展过程 底说明和例证。
冯友兰
1957年6月
重版序
这些论文的收集,本来只是用以表示我的学习过程。原来于付印 时,对于原稿就没有修改,现在重印也不必修改了。此集原名《中国哲 学史论文集》,因有《二集》,所以现名为《初集》。
重版比初版多论文五篇。这五篇原收在《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现亦收入此集内,庶几我的学习过程中,不致有失掉的环节。 希望读者们多予指教。
冯友兰
1962年1月12日
中国哲学底发展
一古代社会底转变
中国哲学发展底历史,也如欧洲哲学一样,是唯物论与唯心论底斗 争史。这样的斗争史就是中国历史中各时代底阶级斗争在思想上的反映。
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究竟在什么时候开始,现在中国历史学 家,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我们根据比较多数的历史学家底意见,认为在公元前12世纪,中国社会巳经是奴隶社会。此后即转入封建社会。至 公元前8世纪,封建社会又逐渐起了转变。这个转变是由诸侯割据的封建社会到中央集权的*r建社会底转变。也就是从封建贵族底领主经 济,到封建地主底地主经济底转变。
在这个转变中,出现了地主、比较独立的工商业者、比较独立的农 民及知识分子。
这个时代底主要斗争是封建贵族与新由封建贵族解放出来的各阶 级或阶层人民底斗争,是封建贵族与各国要求中央集权的君主底斗争。
在这个社会转变底时代,每一个阶级或阶层,都有它底观点与要 求,反映在思想上,就成为这个时代底哲学上的派别。这些派别之间有 激烈的斗争,正如在它们所代表的阶级或阶层中间有激烈的斗争。
二古代哲学底开始一""孔子
在中国底奴隶社会及初期封建社会中,人对于宇宙的认识,表现在 当时的宗教。在这个很长的时代中,人们认为有一个主宰宇宙的上帝。 他们称为"帝"或"天"。"天"之外还有许多鬼神,'它们底地位与权力,次于"天"而且服从于"天"。至公元前6世纪,在上面所说的社会转变时 期中,始有哲学出现。
公元前6世纪,在中国首先出现的哲学家,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 尼。他底年代是公元前551至前479年。出身没落贵族,曾经做过鲁 国的司寇。晚年,致力于教育学生。研究孔子思想所根据的主要史料 是《论语》。它是孔子底弟子们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他是一 1^祭祀 礼仪教育的专业者。因此他对于以前的传统文化,有丰富的知识与深 切的了解,也有极浓厚的爱好。在对于宇宙的认识方面,他还相信传统 宗教中的"天"。在对于社会的认识方面,他主张在基本上维持旧文化 以及其中的封建贵族制度。
当时的社舍情形是,封建贵族制度底基础尚未完全动摇,但是新兴 的社会势力已逐渐抬头。这种情形反映在孔子底思想里,就成为他底 思想底两面性。一方面他赞美封建贵族制度,忧虑它底崩坏,并且企图 挽救它底崩坏。又一方面,他已开始向封建贵族 ............

书籍插图:
书籍《三松堂全集第012卷》 - 插图1
书籍《三松堂全集第012卷》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三松堂全集第012卷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