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少一点爱我久一点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爱我少一点 爱我久一点
作者:叶倾城
责任编辑:王振华
特约编辑:王雪婷 马 征
目录
版权信息
父母之爱
我有个无私的母亲
爸爸再也不回来
人间天堂并不存在
边贫穷边快乐,这事你信吗?
岁暮乡关何处是?
也许我们都不正常
桃源地狱,一线之隔
我不要十三为君妇
那个拯救弃婴的摩西是谁?
母子一场,只余一张照片
你的锅巴粉,我的豆丝
在比北极更寒冷的地方做年饭
你的锅巴粉,我的豆丝
你要甜还是咸?
美食亦要文人捧
汪曾祺笔下的地瓜究竟是什么?
脚背上的朱砂痣
穿穿脱脱之间
爱是最好的春药
角小姐不再等待圆先生
那些不必问的问题
脚背上的朱砂痣
恶因缘由它去吧
像对待钱那样对待男人的爱
遥问爱何在,云深不知处
你是值多少钱的女人?
普通人,不能以天才的方式生存
娶老婆进来,从父母家搬出
此地无银三百两——说说藏金·掘金
一个家庭的中国式洗牌
普通人,不能以天才的方式生存
谁信谁倒霉的大V理论
你是被父母偏嫌的孩子吗?——由聊斋故事《云萝公主》说开
亨利从育婴房走了出来,你呢?
无鸟之夏,终将过去
我呼唤你,黛莱丝
无鸟之夏,终将过去
修女是修女,军官是军官
用你能够阅读的方式书写
人生不如一行真爱——读《时光队伍》
给自己的爱情乌托邦
她曾与魔鬼立约
爱上哥哥却嫁给弟弟
死神教母的告白——略说弗里达·卡罗
昭和女子向田邦子
我没有资格说原谅
她的母亲是纳粹
我没有资格说原谅
午夜狼嚎的女子
谁还记得他年轻时的模样?
也许,你是东莞家属
中国从没有男人保护女人的传统
父母之爱
我有个无私的母亲
有一天,我妈突然对我说:“不要叫我‘姥姥’了。”
我随口答应,没当回事儿。
——不叫姥姥叫什么呢?从小年落地起,我每天都在喊:“姥姥,你过来看她是不是发烧了?”“姥姥,奶粉吃完了没?”习以为常。如果运气好,每家都有个奶奶或姥姥,全家人都异口同声这么叫她。
但是她终于跟我不高兴了:“都让你不喊‘姥姥’,你还要喊?没有别的称呼吗?”
我吃了一惊:“那喊什么?”
她老大白我一眼:“喊我‘妈’。哼,我又不是你姥姥。”上阳台去,给种的菜浇一圈水拔一圈草,心平气和了,出来跟我说,“听着像很老很老了。”
呀,原来我妈也是女人,不愿意被人当作“很老很老”。这仿佛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我妈除了是妈妈和姥姥之外,还是个女人。
她对我来说,就是妈。
我记得她给我喂奶——我人生的最初记忆,是睡在托儿所的小床上,哺乳时间,大批女工涌进来,顿时周围一片白花花的大奶子。也包括我妈,抱我入怀,宽衣授乳。看到妈,觉得值得哭一场,我就扯开嗓子哭起来……
我问过我妈,我们三姐妹都是一出产假(当时产假一个月吧,她也记不清了)就被送到托儿所,每天上下午,各有一次哺乳时间。但我总疑心我其实是看到过别家小弟弟小妹妹的喂奶,再加上道听途说、支离破碎的想象,虚构了记忆。
我还记得她做饭:昏黄灯下系着围裙的背影,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歌颂过;过年时我们都在看春晚,她在厨房炸翻饺、丸子,包饺子——很不幸,我自小挑嘴,丸子和饺子我都不吃,她总是边教训我边为我准备其他吃食;我上中学时,每天六点多上学,晚上七点多到家,记忆里的天色永远晦暗不明,起床后看到的第一个人是她,放学后看到的也是,她总是端着饭菜从厨房出来。
我当然也记得她做针线。埋首在缝纫机上的背影,轧轧轧,布片流水般地滑过。她试图教我,我被大针刺穿过手指后就再也不肯学了。现在她眼神不好了,但还没放弃缝缝连连,戴着老花镜,把一件件我曾经的少女华服改给小年穿。
如果是写作文《我的妈妈》,写完她的慈爱,就得笔锋一转,写她如何教育我了。
我上初一起就开始写小说,她半忧半喜,最后还是决定上大学图书馆给我借小说,以中年知识分子的眼光,理所当然地给我借世界名著,我十三岁,已经在捧读《神曲》。
她还给我做过性教育:总之就是我不知道胡写了些什么,无非就是些情情爱爱。她看到后,直接吓坏了。惊魂甫定后,于是吞吞吐吐、语焉不详地给我讲了发育、第二性征、初潮……关键是,我当时已经初潮至少三年了。
这是大部分妈妈的人生吧:生育、家务、教养孩子,无始无终,是每天的日常事务也是一生的规划。永无宁日,却实在算不得丰功伟绩。孩子们天然依赖她,也知道要感激——但知道是一回事儿,心里还是觉得:妈妈就是这样的。
但,其实,她不仅仅是一个母亲。
她是60年代的大学生,一流工科院校里罕有的几个女生,从来都是拿全5分,唯一4分的就是俄文。顺带说一声,2012年,我陪她参加大学校友活动,真正见识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采:一个个耳聪目明、逻辑清晰、通情达理。他们每个都是学霸,但我总觉得,我妈比他们都优秀,因为除她以外,所有女生都来自城市,大部分本身来自书香门第,她是唯一的乡下女生,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不谈学历,也能看出我妈的聪明:她无师自通,学会大裁大剪,给大衣上袖子这么难的活计她一看就会。我小时候,邻居有新嫁娘,就请我妈去做衣服;她从杂志上看到日式大衣柜的照片,就和我爸通力合作,自家打了大衣柜,用到现在还没垮;小年五六月,要加辅食,我只会把手边的几本育儿宝典都读一遍,她听着听着若有所悟“这几本书都提到要吃豆类,其实就是为了胚芽嘛”,我大惊“胚芽是什么”;但凡地线火线、热处理、材料加固……她总是不经意间,说出她五十年前的专业知识。
这么聪明,为什么事业上毫无建树?
当然是时代之故:她一毕业就被分配到工厂做技术员,大锅饭下大家都是混饭吃。终于有机会去做科研,闭关锁国的前提下闷头干,一改革开放就知道了,这东西五十年前日本人就弄出来了。后来又去大学做科研,仍然接触不到第一手资料,做了四年后发现,美国人早就宣布,这玩意儿二百年内是做不出来的。
但如果我诚实,我得说:是因为我,我的姐姐们。
我们三姐妹挨得很近,又没老人帮手,我妈说当时“忙得裤子都提不上”。等我们稍微大了一点,国家恢复高考了,她看到同事们精心培育孩子,好不惭愧,也打定主意,要让我们上大学。
三份衣服饭食,三段青春期,三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三场叛逆、争斗、不省心……比如我自己:我高中时言行怪异,老师跟她建议带我去看心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爱我少一点爱我久一点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