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谱·古法养生100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1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粥
谱
古法养生100例
清·曹庭栋 著
朱晓晨 校注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信息
粥谱:古法养生粥100例
清·曹庭栋 著
朱晓晨 校注
朱晓晨 封面设计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2013
本书版权为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所有,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翻印、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或图表。
DNA-BN:ECFP-00110027
最后修订:2013年12月22日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体育场路347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10号
电子邮箱:service@bookdna.net
网 址:www.bookdna.net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为作者提供电子书出版服务。
本书电子版如有错讹,祈识者指正,我们会及时更新版本。
©Zhejiang Publishing United Group Digital Media CO.,LTD,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No.347 Tiyuchang Road, Hangzhou 310006 P.R.C.
service@bookdna.net
www.bookdna.net
目录
编者前言
《粥谱》说
上品三十六
莲肉粥
藕粥
荷鼻粥
芡实粥
薏苡仁粥
扁豆粥
御米粥
姜粥
香稻叶粥
丝瓜叶粥
桑芽粥
胡桃粥
杏仁粥
胡麻粥
松仁粥
菊苗粥
菊花粥
梅花粥
佛手柑粥
百合粥
砂仁粥
五加芽粥
枸杞叶粥
枇杷叶粥
茗粥
苏叶粥
苏子粥
霍香粥
薄荷粥
松叶粥
柏叶粥
花椒粥
栗粥
菉豆粥
鹿尾粥
燕窝粥
中品二十七
山药粥
白茯苓粥
赤小豆粥
蚕豆粥
天花粉粥
面粥
腐浆粥
龙眼肉粥
大枣粥
蔗浆粥
柿饼粥
枳椇粥
枸杞子粥
木耳粥
小麦粥
菱粥
淡竹叶粥
贝母粥
竹叶粥
竹沥粥
牛乳粥
鹿肉粥
淡菜粥
鸡汁粥
鸭汁粥
海参粥
白鲞粥
下品三十七
酸枣仁粥
车前子粥
肉苁容粥
牛蒡根粥
郁李仁粥
大麻仁粥
榆皮粥
桑白皮粥
麦门冬粥
地黄粥
吴茱萸粥
常山粥
白石英粥
紫石英粥
慈石粥
滑石粥
白石脂粥
葱白粥
莱菔粥
莱菔子粥
菠菜粥
甜菜粥
秃根菜粥
芥菜粥
韭叶粥
韭子粥
苋菜粥
鹿肾粥
羊肾粥
猪髓粥
猪肚粥
羊肉粥
羊肝粥
羊脊骨粥
犬肉粥
麻雀粥
鲤鱼粥
后 记
编者前言
“食色,性也。”
本想摆脱这句千篇一律的饮食篇章开场白,一番绞尽脑汁后便作罢,老实将其贴于文前。一方面要承认学问浅薄,一方面也是不自量力,世上的确找不出另外四个字如此直白而精确地说明人之大欲。
大学寝室的卧谈会,写字楼里的茶水间,美食和性总是牢固地盘踞在话题榜上。我以为“食”与“色”大抵是最不会互相冲突的两种欲望,二者带给人那种纯粹原始的快感是极其相似的。人类也就是在孜孜不倦地解决这两种“饥渴”的过程中,生存繁衍了下来。而两者之中,人的感情问题似乎自古至今红灯常亮,是个千年难题,追求“吃”倒是完全怡情悦性、人畜无害,所以历代产生的饮食著作不计其数,资深“吃货”不胜枚举。
本书便选自清朝养生家曹庭栋的《老老恒言》
(又名《养生随笔》
)卷五《粥谱》
。
为何以“粥”作主题呢?传说黄帝“烹谷为粥”。窃以为,煮粥是最原始的谷物烹饪方法 ,这种延续几千年的滚烫的饱腹感是中国人的最早形成的味觉基因。由此,粥也可以说是最能体现中国人精神品质的食物。如今,南方人和北方人为粽子和豆花应该是甜是咸闹得要求美帝政府来做娘舅,却好像从未有人质疑粥应该是个什么味道。一碗薄粥中有一种“和而不同”
的哲学。作为粥的主料的谷物大多平淡寡味,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味觉刺激。但是正是有了谷物的衬托, 作为辅料的瓜果蔬菜、鸡鸭鱼肉才得以突显与调和,多寡浓淡中构成一种完美的关系,幻化出千般滋味。同时,一碗薄粥中还有一种“化”
的哲学,润物细无声的力量。煮粥,人人煮得,唯一的技巧就是耐心。无论是单调的小米粥,还是奢华的海鲜粥,就算技艺高超的大厨,也得毕恭毕敬地小心守着灶台,心平气和地听着锅中突突的气泡翻腾,等待着分子和味道的重组,等待百炼钢作了绕指柔。粥最柔软,但也最有原则。
呐,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要开心啦。你饿不饿?我煮碗粥给你吃啊。
朱晓晨 二零一三年岁末于杭州
作者简介
曹庭栋
(1700-1785),清代养生家。一作廷栋。字楷人,号六圃,又号慈山居士,浙江嘉善魏塘镇人,生活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享年八十六岁。天性恬淡,曾被举孝廉而坚辞不就。勤奋博学,于经史、词章、考据等皆有所钻研。尤精养生学,并身体力行,享寿过九旬。撰有《老老恒言》
一书,为著名老年养生专著。
《粥谱》说
粥能益人,老年尤宜,前卷屡及之。皆不过略举其概,未获明析其方。考之轩岐家与养生家书,煮粥之方甚夥。惟是方不一例,本有轻清重浊之殊,载于书者,未免散见而杂出。窃意粥乃日常用供。借诸方以为调养,专取适口,或偶资治疾。入口违宜,似又未可尽废。不经汇录而分别之,查检既嫌少便,亦老年调治之阙书也。爰为《谱》。先择米;次择水;次火候;次食候。不论调养治疾功力深浅之不同,第取气味轻清香美适口者为上品,少逊者为中品,重浊者为下品。准以成数,共录百种。削其入口违宜之已甚者而已。方本前人,乃已试之良法,注明出自何书,以为征信。更详兼治,方有定而治无定,治法亦可变通。内有窃据鄙意参入数方,则惟务有益而兼适于口,聊备老年之调治。若夫推而广之,凡食品、药品中堪加入粥者尚多。酌宜而用。胡不可自我作古耶!更有待夫后之明此理者。
择米第一
米用粳
,以香稻为最;晚稻性软,亦可取;早稻次之,陈廪米则欠腻滑矣。秋谷新凿者,香气足。脱谷久,渐有故气。须以谷悬通风处,随时凿用。或用炒白米,或用焦锅笆,腻滑不足,香燥之气,能去湿开胃。《本草纲目》云:“粳米、籼米、粟米、梁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脾胃;糯米、秫米、黍米粥,益气,治虚寒泄痢吐逆。”至若所载各方,有米以为之主,峻厉者可缓其力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粥谱·古法养生100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