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经济学_方法论、理论脉络及应用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法律经济学:方法论、理论脉络及应用/黄锫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
(光华法学·法学博士文丛/孙笑侠主编)
ISBN 978-7-308-05713-4
Ⅰ.法… Ⅱ.黄…… Ⅲ.法律—经济学 Ⅳ.D90-05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196871号
法律经济学:方法论、理论脉络及应用
黄 锫 著
出 品 人
傅 强
策 划 人
曾建林 夏立安
责任编辑
田 华
出版发行
浙江大学出版社
(杭州天目山路148号 邮政编码310028)
(E-mail:zupress@mail.hz.zj.cn)
(网址:http://www.zjupress.com
http:www.press.zju.edu.cn)
电话:0571—88925592,88273066(传真)
排 版
浙江大学出版社电脑排版中心
印 刷
杭州长命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787mm×1092mm 1/16
印 张
15.75
字 数
274千字
版 印 次
2008年3月第1版 2008年3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308-05713-4
定 价
35.0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
浙江大学出版社发行部邮购电话 (0571)88072522
总 序
中国正处于社会巨变和法制转型的关键期,对置身其中的法律人来说,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转型中国以众多本土问题的形式,提供了学术和制度创新的各种契机;另一方面,现有法律秩序和法律理论作为西方的学习者和追随者,却无力解释和解决一些必须面对的中国式问题。就此观之,我们实处于一个“最好和最糟的时代”。
当下以法律移植为特征的大规模形式法制建设,需要理论研究在理念、制度和技术等诸方面及时跟进、适度超前。既要研究现代法律体系的构成和运作,也要研究诸多“之所以然”的问题,以求在固有传统与舶来品之间探询一种妥当的嫁接,获取一种合理的平衡,乃至实现适度的超越,避免落入“只有制度皮囊,而无价值骨血”的陷阱。这既是国家各级研究院、学术社团的任务,也是研究型大学要面对的课题;既是老一代法律理论工作者的学术使命,更是新一代法律学人的时代担当。
梁任公曾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秉持“求是厚德,明法致公”的院训,追求“专业典范,社会公义”的教育理想,守候“返回法的形而下”的学术旨趣,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特推出了一套由法学新锐创作的作品,冠名为“光华法学博士文丛”,以扶持学术,奖掖新人。历史表明法学的盛衰与政治的治乱息息相关:法学兴盛,政治才有可能兴盛;法学衰败,则政治必然衰败。我们希望本丛书能持续成为高层次学术新著的展示窗口和成长园地,直至迎来法学的真正繁荣和法治的全面昌盛。
编 者
戊子年新春于钱江畔月轮山
序
法律经济学是目前我国法学界新兴的一个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它以独特的研究方法论和有力的分析方法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书作者在博士期间就已经对这一研究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数年间持续对法律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进行学习与探究,查阅了大量一手的外文资料,经过谨慎的思考和推敲,厚积薄发写就此书,其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肯定。
这本著作在三个方面对国内法律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第一,在本书第一编中,作者首次对法律经济学的方法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在以往的法律经济学研究中,虽然有学者涉及过法律经济学的方法论,但大都只是注重于其中的某个方面,尚无从方法论的三个角度对法律经济学方法论进行系统的研究。本书在此的创新不但在于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而且还对法律经济学领域内部不同流派之间的方法论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这是国内法律经济学界忽略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第二,本书首次对法律经济学领域内各不同流派的理论脉络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于法律经济学的理论脉络甚少提及,往往一笔带过或作为无关紧要的背景浮光掠影地谈及。但是,任何理论研究的深入都离不开对前人已有成果的了解与掌握,都需要对理论发展的前后传承过程有深刻的理解,这就必须对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发展脉络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整理。本书第二编对法律经济学领域内的四个主要流派的理论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特别是对制度主义法律经济学、德国弗莱堡学派法律经济学以及实证主义宪政经济学理论脉络的梳理具有很大的价值。第三,本书的研究还对学界中存在的一些似是而非的法律经济学观念进行了澄清。比如国内的著作中常常提到卡拉布雷思是法律经济学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但通过引用他早期的著作,本书作者指出事实上他的思想与传统意义上的法律经济学有很大的区别,卡拉布雷思其实并不赞同法律经济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效率”分析方法。又比如国内的著作常说20世纪60年代“新”法律经济学取代了“旧”法律经济学,但本书的研究却发现事实上新旧法律经济学一直都在并行发展,新法律经济学的出现并没有取代旧法律经济学,诸如此类的研究在本书的各章中都有所体现。除了对法律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外,本书作者在第三编中还尝试着运用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实践问题进行了富有新意的分析,比如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蕴含的经济理性的研究,又比如通过使用“信号传递—合作”重复博弈模型对耻辱性法律惩罚的功能与缺陷的分析都显示了本书作者较为扎实的法律经济学分析功底。
就总体来说,本书是一本富有学术价值的法律经济学基础理论著作。当然由于法律经济学研究本身在国内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本书不可避免地也存在需要完善之处,这有待作者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进一步充实。本书作者黄锫一向学习十分努力,为人忠厚诚恳,对待学术事业态度认真,愿他在这一领域中不断地开拓创新,获得更丰硕的学术成果。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法律经济学_方法论、理论脉络及应用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