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郁达夫 1896-1945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篇章,其艺术成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代表作有《故都的秋》《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故都的秋/郁达夫著.—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1
ISBN 978-7-5699-1333-0
Ⅰ.①故… Ⅱ.①郁… Ⅲ.①散文集-中国-现代 Ⅳ.①I26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98574号
故都的秋
著 者|郁达夫
出版
人|王训海
选题策划|沐 心
责任编辑|李凤琴 穆秋月
装帧设计|润和佳艺
责任印制|刘 银 王 洋
出版发行|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press-mart.com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http://www.bjsdsj.com.cn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136号皇城国际大厦A座8楼
邮编:100011 电话:010-64267955 64267677
印 刷|北京毅峰迅捷印刷有限公司 010-89581657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开 本|880mm×1230mm 1/32
印 张|8
字 数|177千字
版 次|2017年1月第1版
印 次|2017年1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5699-1333-0
定 价|28.0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导读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1896年出生于浙江富阳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03年进入私塾读书,1913年随长兄郁华赴日留学。1921年郁达夫与同在日本的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创文学团体——创造社,正式开始文学创作活动。他在文学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个人生活的轨迹。
郁达夫将个性视为散文的生命,将散文视为生活最真实的记录。他的抒情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坦率真诚,感情细腻,大量运用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直白地剖析自己的生存状况。他毫不回避自身的苦寂与孤独,用纵情宣泄的浪漫方式,抒发着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时期的苦闷心情。感伤、忧郁、浪漫、苦闷等相互交织,造就了郁达夫独特的文学风格。
“行云流水,时映霞蔚”是人们对郁达夫写景散文最中肯的评价。他把诗人的灵感和画家的美感赋予了常见的景物。在郁达夫的笔下,半汪春水、一座小桥、三两座院落、四五片雪花、几棵老树,就能创造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江南小景和北国风情画卷。
常说郁达夫的文字充满了孤独的味道,但是在生活中,他却并不是一个孤僻古怪的人。他与鲁迅、成仿吾、徐志摩、林语堂等人都是好友,也常常会在文章里回忆他们的相知相识,寄托彼此的思念。这些感情真挚的回忆散文,少了些忧郁颓废的美感,多了几分情谊的温暖与厚重。
此外,为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郁达夫的文学创作,本书还特意精选了他最具代表性的小说,这些作品在表达他自身失意苦闷的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底层群众的疾苦,充满着忧郁感伤的情调。
在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的文字是特别的,值得翻阅的。让我们打开此书,来阅读这些充满灵性的文字,感知郁达夫真实细腻的心灵世界吧。
目录
导读
第一辑 四时的情趣
北平的四季
小春天气
春风沉醉的晚上
寂寞的春朝
水样的春愁
超山的梅花
杂谈七月
立秋之夜
故都的秋
雪夜
江南的冬景
第二辑 为世事悲欢
零余者
离散之前
雨
感伤的行旅
我的梦,我的青春
孤独者
大风圈外
第三辑 千山万水走遍
过富春江
杭州
苏州烟雨记
钓台的春昼
南行杂记
雁荡山的秋月
北国的微音
日本的文化生活
福州的西湖
西溪的晴雨
花坞
海上
第四辑 山河故人
刘海粟教授
送仿吾的行
回忆鲁迅
志摩在回忆里
敬悼许地山先生
远一程,再远一程
扬州旧梦寄语堂
第一辑 四时的情趣
北平的四季
对于一个已经化为异物的故人,追怀起来,总要先想到他或她的好处;随后再慢慢地想想,则觉得当时所感到的一切坏处,也会变作很可寻味的一些纪念,在回忆里开花。
关于一个曾经住过的旧地,觉得此生再也不会第二次去长住了,身处入了远离的一角,向这方向的云天遥望一下,回想起来的,自然也同样的只是它的好处。
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终归都还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先说人的分子吧,在当时的北京——民国十一二年前后——上自军财阀政客名优起,中经学者名人,文士美女教育家,下而至于负贩拉车铺小摊的人,都可以谈谈,都有一技之长,而无憎人之貌;就是由荐头店荐来的老妈子,除上炕者是当然以外,也总是衣冠楚楚,看起来不觉得会令人讨嫌。
其次说到北京物质的供给哩,又是山珍海错,洋广杂货,以及萝卜、白菜等本地产品,无一不备,无一不好的地方。所以在北京住上
两三年的人,每一遇到要走的时候,总只感到北京的空气太沉闷,灰沙太暗淡,生活太无变化;一鞭出走,出前门便觉胸舒,过芦沟方知天晓,仿佛一出都门,就上了新生活开始的坦道似的;但是一年半载,在北京以外的各地——除了在自己幼年的故乡以外——去一住,谁也会得重想起北京,再希望回去,隐隐地对北京害起剧烈的怀乡病来。这一种经验,原是住过北京的人,个个都有,而在我自己,却感觉得格外的浓,格外的切。最大的原因或许是为了我那长子之骨,现在也还埋在郊外广谊园的坟山,而几位极要好的知己,又是在那里同时毙命的受难者的一群。
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为叙述的便利起见,想分成四季来约略地说说。
北平自入旧历的十月以来,就是灰沙满地,寒风刺骨的节季了,所以北平的冬天,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故都的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