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的时间与“异质性”的存在_德勒兹《差异与重复》的文本解读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断裂的时间与“异质性”的存在
——德勒兹《差异与重复》的文本解读
潘于旭 著
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
断裂的时间与“异质性”的存在/潘于旭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9
ISBN 7-308-04914-0
Ⅰ.2… Ⅱ.潘… Ⅲ.国–20世纪 Ⅳ.J8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107628号
断裂的时间与“异质性”的存在
潘于旭 著
责任编辑 李海燕
封面设计 俞亚彤
出版发行 浙江大学出版社
(杭州天目山路148号 邮政编码310028)
(网址:http://www.zjupress.com
http://www.press.zju.edu.cn)
经 销 浙江省新华书店
排 版 浙江大学出版社电脑排版中心
印 刷 浙江大学印刷厂
开 本 880mm×1230mm 1/32
印 张 10.375
字 数 320千
版 印 次 2007年11月第1版 2007年11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7-308-04914-0/J·118
定 价 20.0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
浙江大学出版社发行部邮购电话 (0571)88072522
序
毫无疑问,福柯、德勒兹和德里达这三个人的名字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在法国思想史上占据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在法国知识分子眼中,正是他们三个人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哲学时代。对于我国学术界来说,福柯与德里达已经不再仅仅是广为人知而疏为人解,对他们思想的译介与研究应该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相对而言,德勒兹,这位从哲学史大山中走出来而又驰骋在后现代文化政治思想草原中的超级大师,在中国思想史上总有一种“口将言而嗫嚅”的失语之感。毕竟,福柯生前就这样高度评价自己这位知己好友:“有朝一日,德勒兹时代也许会来临……”于是,中国也有著名学者称德勒兹是“20世纪的哲学家”,犹若尼采虽生在19世纪却是名副其实的“20世纪哲学家”一样。不管怎样,现在该是中国知识界(特别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者)认真面对德勒兹复杂而难解的思想迷宫的时候了。
德勒兹是继阿尔都塞之后,在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发展中终结了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而开启后马克思思潮的一个重要人物。其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法国后现代哲学的影响范围而成为世界性的哲学观念。特别是他运用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而创造了“欲望生产”和“无器官的躯体”等用以批判现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概念,从马克思对古典资本主义批判的商品、资本概念的社会性层面引向对人的欲望、恐惧、焦虑的社会心理层次分析,为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消费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域。
事实上,德勒兹的“本事”是不仅把黑格尔的作为绝对精神的主体释化为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的主体,而且化解为纯粹的活动着的身体欲望的主体。对于他而言,问题并不是通过社会解放而获得身体的解放,而是通过身体的内部解放将世界融到身体里也将身体融到世界里,通过这种方式逃脱资本主义同一化的生产体制的物质世界。德勒兹的问题也出在这个方面——直接想从消费资本主义的全球移动之液态中读出革命的破坏之异质力量,想让消费成为反抗资本生产的真正对立面,而没有看到消费只是资本生产的同谋与背面,想用异质性与差异化反抗生产的逻格斯的“一”,却没有看到这种无目的的、无历史的碎片化差异化力量,只是资本生产的逻辑之“一”的流动表现;复合的差异本体论或者差异与重复的二重奏,瓦解不了资本主义的一与多对峙与互补的形而上学。
映入中国读者眼帘的德勒兹,首先就是那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写出了好似电影画面一样迷人的哲学巨著《反俄狄浦斯》及《千高原》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浪子。但其思想的真正的原爆性却在于他是后结构主义思潮中的系统的形而上学传统的继承捍卫者。也就是说,不深入研究早期德勒兹的纯粹哲学思想,我们真的是无法读懂他那洋洋洒洒的瓦解资本主义世界的精神分析批判檄文的。德勒兹的思想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一方面他善于运用经验性的描述勾勒出研究对象的特征,另一方面他又不断地创造新的概念,通过深厚的哲学史基础,德勒兹为哲学建造了一个不断生成的平台,在冲破哲学史上封闭思想体系的束缚而形成了他的游牧式思想。德勒兹思想源自于他的哲学史的研究,然而在哲学史基础上不断生产出多样性思想的发展方向,例如,人们首先关注的是他在“死亡本能”基础上消解的主体性,其次是他伴随着主体性的消解和生成而表现的“去辖域化”、不断消除思想的界限的思想。德勒兹最终终结了传统哲学而进入了创造时代。在德勒兹的思想中,创造概念成为哲学的主题,哲学就是不断运用新的概念重写世界史的永恒轮回。但是,究其根本,这种思想旨趣其实源于他在柏格森和尼采哲学基础上形成的《差异与重复》这一重要理论文本。
在《差异与重复》一书中,德勒兹通过休谟的时间、柏格森的绵延、尼采的永恒轮回和马克思的历史实践观念提出了重复中生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思想,从而形成了把差异作为核心思想方法的德勒兹哲学的特点。这种哲学方法一直延伸到后来德勒兹和加塔里合作过程完成的《反俄狄浦斯》、《千高原》等著作中,诞生了表述哲学思想运动节奏的“块茎”、“游牧思想”、“分裂”等概念,展开了人类思想所面对的有与无的生成、在相似的重复中生成的异质性、在不断回归到起源而产生的分化、从黑夜里拂晓破明的光线,等等诸种人类将面对的困惑。不仅如此,德勒兹还把自己的哲学定位于传统哲学所忽略的那种就像被明亮的轮廓所遮掩了的线条样的对非第一性对象的探讨。德勒兹不但超越了传统哲学的域限,而且还为新哲学提供了一种开放的、生成的理论平台。德勒兹思想,是我们今天无法用传统的科学范式或理论逻辑可以把握的,它是面向未来的观念。正如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思想是属于20世纪的哲学,而德勒兹则是属于已经到来的21世纪,无怪乎福柯要称德勒兹的世纪即将到来。到来的并不是消解以后的虚无,而是重建后的多样性本身。
作为我的学生,潘于旭在选择以德勒兹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的准备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最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断裂的时间与“异质性”的存在_德勒兹《差异与重复》的文本解读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