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教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9.2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教学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刘昊◎著
華夏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教学/刘昊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3
ISBN 978-7-5080-5637-1
Ⅰ.①孤… Ⅱ.①刘… Ⅲ.①孤独症-儿童教育:特殊教育 Ⅳ.①G76
中国版书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018309号
中国华夏出版社发行
(北京东直门外香河园北里)4号 邮编:1000028
新华书店经销
北京建筑工业印刷厂印刷
三河市李旗庄少明装订厂装订
720×1030 1/16开本 15印章 184千字
2010年3月北京第1版 2010年4月北京4月北京第1次印刷
定价:29.00元
本版图书凡印刷、装订错误,可及时向我社发行部调换
作者简介
刘昊, 江苏徐州人,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先后获得特殊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和学前教育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至2009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人类发展系访学, 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一直关注和研究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教学。硕士毕业后在国内某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担任一线教师, 并承担教学督导、课程开发和家长培训等工作。
《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策略及行为治疗课程》
[美]Ron Leaf&Jo hn McEac hin◎ 著 蔡飞◎译
详细介绍应用行为分析(ABA)的基本原理和程序, 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 在总结应用行为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供了具体的行为训练课程与教学案例。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适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训练, 是家长,教师、训练师及特殊教育/心理学/ 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必备的参考读物。
《发育障碍儿童诊断与训练指导》
[日]柚木馥、白崎研司◎主编 王宁◎译
本书是日本障碍儿童的家长、教师、活跃在第一线的各领域专业人员的工作指南。作者把儿童表现出的临床现象归纳在发育诊断评估表中,并介绍了与其相适应的训练方法。书中总结了具体的发育诊断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提供了阶段式训练方式, 这些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障碍儿童的训练计划中。该书内容浅显易懂,实际操作性强,尤其适用于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儿童的日常生活与教育训练。
导 读
在所有孤独症儿童干预的心理和教育方法中,应用行为分析(ABA)可以说是影响最广泛的,也是被科学研究关注、探讨最多的。然而它并不是一种神秘的方法,更不是必须要有很高文化和很深理论水平才能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实际上,ABA是最平民化、最浅显易懂的方法,它的基本理念和原理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当中提取、精炼而来的。因此,我们积极推荐大家学习它,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本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揭掉ABA的神秘面纱,还它以平民化的本来面目。
在第一章,本书将先简要地展示一幅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中各种方法的全景,并在其中找到ABA的“坐标”,借此来说明ABA这种方法的性质、定位。然后总结社会上流传的种种对于ABA的误解,并一一澄清,进而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认识ABA。
我们先来看一下ABA这种方法究竟能帮助我们做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ABA。
总的来说,它能教会我们做两件事,也就是我们的两项任务:
第一,在孩子的生活中灭火,做好“消防员”。
第二,带孩子爬楼梯,做好“引导员”。
所谓“灭火”,就是指正确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怎样“灭火”?如果我们懂得燃烧的原理,就会知道燃烧需要氧气。同样的道理,孩子的问题行为也有它赖以产生和维持的“氧气”,一个好的“消防员”不能只会往火上浇水(有时甚至是“火上浇油”),而是要学会如何给问题行为“断氧”。怎么“断氧”?简单地说,就是:“坏行为没有好果子吃,好行为才有好果子吃。”这句话听起来非常简单,却隐含了大量问题等待解答:
做好孩子生活的“消防员”
什么是好行为?什么是坏行为?
孩子做出的各种行为是为了“吃果子”吗?如果是,那么他们是为了吃什么样的“果子”?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这些?
应该给孩子吃什么样的“果子”?(孩子想吃什么“果子”?吃什么样的“果子”合适呢?)
怎么给孩子“吃果子”?
“爬楼梯”则是指教孩子学习知识、技能,提高孩子的各项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成为高效的“引导员”,要为他们“搭架子”,带他们“爬梯子”,一步一步地向目标进发。那么,这个比喻又隐含了哪些问题呢?
梯子顶端是什么?即要达到什么目标?
怎么搭梯子?搭什么样的梯子?梯子搭多高才好?
如果楼太高,梯子不好搭怎么办?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不靠梯子和大人的引导,也能自己爬上楼?
有没有一套系统成形的办法,教我们怎么给孩子搭梯子?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灭火”和“爬楼梯”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处理孩子的问题行为和教给孩子知识技能绝对不是互不搭界的。实际上,只有在纠正孩子问题行为的同时教他学会正确的行为方式,才能最有效地减少问题行为;而当孩子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时,他的行为问题自然也会减少。所以说,它们是统一的关系,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做好孩子前进的引导员
了解了ABA的两大任务后,也就自然出现了接下来的问题:ABA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完成两大任务的呢?具体地说,ABA提供了一系列的“策略”,即行动指南。介绍这些策略以及运用它们的具体方法,就是本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ABA所包括的策略有很多种,要一下子全面地理解和使用所有的策略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些策略并不是毫无联系的,它们背后贯穿着相同的逻辑线索,就像长在一棵藤蔓上的西瓜,是同根同源的。因此,只要抓住了这根“藤”,也就掌握了各项策略的精髓,这是学习ABA的关键所在。那么,这根“藤”是什么呢?它可由八个字组成:“扬善抑弊,赏罚有度。”听起来十分简单,这不就是我们平常经常挂在嘴边的常识吗?的确,ABA的策略正是透过这些简单的常识,来帮助我们回答它所引申出来的问题,包括:什么是“善”?什么是“弊”?怎么“扬”?怎么“抑”?“奖”多少?“罚”多少? ............

书籍插图:
书籍《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教学》 - 插图1
书籍《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教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教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