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01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9.2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01
作者: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编辑部
ISBN:9787508677477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刊出版方: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
关于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
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致力于构建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为真切关心社会发展的人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生态环境。乐平将自己定位为社会创新的触媒和社会创新市场的构建者。
通过以影响力为导向的综合性投资,乐平支持具有高成长性的新生代社会企业快速发展,并催化具有规模化潜力的社会创新方法,最终产出规模化的社会影响力。通过一系列知识与思想产品,乐平为社会创新构建人才市场和思想市场,基于跨界多元的社群培育一个有利于社会企业家生长的社会创新环境,促进更多社会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扫码入群,有机会获赠下一期《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刊学术合作机构:清华大学中国社会创新与现当代史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中国社会创新及现当代史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是清华大学以中国社会创新发展及现当代史研究、教育为主要任务的跨院系研究教育机构,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和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作为发起单位共同设立。中心的宗旨是促进中国现当代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的学术研究,以及创新思维和方法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从而为推动社会发展与社会变革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刊出版手记
这个世界会好的
这个世界会好吗?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历史终结论轻易地被击穿和全球化的席卷,文明冲突,贫富差距,环境挑战,技术变革,似乎在信息时代各种矛盾更加突出。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就面临国内国际的双重挑战。机会和出路在哪里?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是一种判断和理由,更可以是一种信仰和行动。
2004年,《如何改变世界》出版,作者戴维·伯恩斯坦在书中记录了几十位社会创新变革者(他称为“社会企业家”)的工作。这本书很快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二十多个国家被翻译出版。为什么如此风行?因为有关于他们的工作,我们听说得不多。新闻往往聚焦于问题,而不是解决的方法,尤其忽略了那些具备巨大勇气开始前期探索的人。而通过该书,人们集中看到了一批创新的社会问题解决者:他们不漠然,不自设桎梏,相信所处社区的潜力,有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生长的创造力;他们创造了面对低收入人群的小额贷款服务并成功规模化;他们使世界级设计学院的发展方向转为服务所有人群;他们使健康生态农业扎根全球并形成公平贸易网络;他们发起了共益企业运动使得全球的企业家和投资人重新思考怎样才是“好公司”……当一批这样的社会企业家群像和他们的成就集中展现的时候,世界看到了信仰和行动的力量与新的出路。
2003年,《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在斯坦福大学开始出版。所谓“聚精微,成浩瀚”,如同《哈佛商业评论》在商业创新中对一线企业领导者战略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巨大激发一样,《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在过去十五年卓有成效地推动了一线社会企业家的思想与行动领导力的发展。社会创新领域大部分的重要实践真知与概念,譬如设计思维、集合影响力、规模化路径等都在《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首次或总结性提出。可以说,这是社会创新领域先行者的知识宝库。
历经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更积累了可观的社会发展潜力。以促进社会和谐与创新为主要使命的各类基金会已达5000余家。以《慈善法》颁布为标志,慈善信托等新的社会创新资源正源源进入。同时,共益企业等跨界创新力量正萌芽蓄势,新一代社会企业家将和他们的社区支持者共同成为应对各类社会问题挑战的创新先行者。新形势下,如何高效引进与创造社会创新知识,为新一代社会企业家提供知识资源和分享社区经验也成为当务之急。
乐平基金会始终致力于通过知识创新与人才及资本市场创新推动社会创新,建设包容发展的社会。2017年,在多年成功投资培育中国本土的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的基础上,我们成立了“乐见工作室”,旨在通过研究出版和社交媒体等方面的投入,能更好地把全球社会创新领域的新进展介绍到中国,协助构建中国社会创新的知识体系和跨界创新社区。乐平与《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的出版合作是其中的重头,从2017年春季刊开始,乐平作为《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刊的出版人,不仅将逐步每季同步出版,同时还将在未来三年出版“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精选集系列。我们的中文刊不仅有原文译介,更会逐步培养中文作者,更好地与中国的社会创新共同成长。
乐见工作室的出版工程,是一个开放创造的形态,我们只是适逢其会,先行一步。要真正做好这项知识创造与分享工作,更需社会创新领域内外的各位贤达新锐不吝赐教,共同试错前行。期待年年共同有长足进步。
这个世界会好的。
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首席执行官/秘书长
沈东曙
2017年7月于北京朝阳公园
中文版导言
社会创新:全球化理论与本地化实践
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于用创新这个概念来表达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渴望。但究竟应该如何创新,世界各地的创新实践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哪些方案是行之有效的,又有哪些方案事与愿违?
社会创新是一种全球化的理论,但其实践却是高度本地化的。《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是一本国际刊物,它仿佛一扇窗口,可以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新实践;它亦仿佛一扇门,可以开启我们实践本地创新的灵感与智慧。
例如,在本期内容中,嵌入式教育是一种创新。无论是对专业性教育机构还是其他社会组织来说,传播知识的方式并不局限于课堂与院校。相反,教育可能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实践,其唯一的目的是提升人的精神品质和各种技能。与这个目的相比,任何制度性的门槛和煞有介事的形式都显得多余。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说教育领域对人类行为的认知已经相当深入的话,大多数其他领域对人类行为科学的最新进展并没有给予同样的重视。实际上,在任何领域,人类行为都对职业性的或非职业性的工作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因为所有的事情终究都是人做的。近年来,包括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行为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在内的行为科学已经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01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