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同里长大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春风
城南旧事
爱情的散步
在胡同里长大
日落百老汇
在胡同里长大
林海音 著
北平是我住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地方,
读书、做事、结婚都在这儿,
度过的金色年代,
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映,
因此我的文章自然离不开北平。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在胡同里长大/林海音著.--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10
(林海音文集;4)
ISBN 978-7-5399-4625-2
I.①在… Ⅱ.①林… Ⅲ.①散文集—中国—当代 IV.①I26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144253号
书   名
 在胡同里长大
著   者
 林海音
责 任 编 辑
  刘 佳
装 帧 设 计
  刘 俊
出 版 发 行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文艺出版社
集 团 地 址
  南京市湖南路1号A楼,邮编:210009
集 团 网 址
  http://www.ppm.cn
出版社地址
 南京市中央路165号,邮编:210009
出版社网址
 http://www.jswenyi.com
经   销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照   排
 江苏凤凰制版有限公司
印   刷
 南京海院印刷厂
开   本
 890×1240毫米 1/32
印   张
 9
字   数
 250千字
版   次
 2011年10月第1版 2012年2月第2次印刷
标 准 书 号
  ISBN 978-7-5399-4625-2
定   价
 25.00元
(江苏文艺版图书凡印刷、装订错误可随时向承印厂调换)
1965年,林海音访问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
林海音与老友张秀亚同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向资深作家致敬”荣誉。
1993年11月,林海音到北京冰心居所拜望冰心老人。
1993年11月,林海音到北京萧乾居所拜望,与萧乾夫妇、舒乙、傅光明合影。
目录
  
苦念北平
虎坊桥
北平漫笔
天桥上当记
苦念北平
想念北平市井风貌
英子的乡恋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
《北平歇后语辞典》序
我的童玩
在胡同里长大
家住书坊边
我的京味儿回忆录
访母校·忆儿时
老北京的生活
北京土语辞典
旧京风俗百图
难忘的两座桥
我的京味儿之旅
城墙·天桥·四合院儿
  
爱与牵手
漫谈“吃饭”



新竹白粉
爱玉冰
滚水的天然瓦斯
虱目鱼的成长
珊瑚
说猴
台北温泉漫写
鲈鳗和流氓
台湾的香花
艋舺
友情


寂寞之友
三只丑小鸭
平凡之家
小林的伞
台南“度小月”
穿山甲
相思仔

教子无方
刣猪公
爱与牵手
台湾民俗杂辑
雾社英魂祭
生之趣
二百年前的北投
秋游狮头山
好日子
今天是星期天
鸭的喜剧
分期付款
书桌
吹箫的人

我的美容师
黄昏对话
思冰令人老
绢笠町忆往
拆屋大王来了
豆腐一声天下白
豆腐颂
童年和童心
看象
记日本关西之旅
苦念北平
虎 坊 桥
常常想起虎坊大街上的那个老乞丐,也常想总有一天把他写进我的小说里。他很脏、很胖。脏,是当然的,可是胖子做了乞丐,却是在他以前和以后,我都没有见过的事;觉得和他的身份很不衬,所以才有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吧!常在冬天的早上看见他,穿着空心大棉祅坐在我家的门前,晒着早晨的太阳在拿虱子。他的唾沫比我们多一样用处,就是食指放在舌头上舔一舔,沾了唾沫然后再去沾身上的虱子,把虱子夹在两个大拇指的指甲盖儿上挤一下,“哒”的一声,虱子被挤破了。然后再沾唾沫,再拿虱子。听说虱子都长了尾巴了,好不恶心!
他的身旁放着一个没有盖子的砂锅,盛着乞讨来的残羹冷饭。不,饭是放在另一个地方,他还有一个黑脏油亮的帆布口袋,干的东西像饭、馒头、饺子皮什么的,都装进口袋里。他抱着一砂锅的剩汤水,仰起头来连扒带喝的,就全吃下了肚。我每看见他在吃东西,就往家里跑,我实在想呕吐了。
对了,他还有一个口袋。那里面装的是什么?是白花花的大洋钱!他拿好了虱子,吃饱了剩饭,抱着砂锅要走了,一站起身来,破棉裤腰里系着的这个口袋,往下一坠,洋钱在里面打滚儿的声音丁当响。我好奇怪,拉着宋妈的衣襟,指着那发响的口袋问:
“宋妈,他还有好多洋钱,哪儿来的?”
“哼,你以为是偷来的、抢来的吗?人家自个儿攒的。”
“自个儿攒的?你说过,要饭的人当初都是有钱的多,好吃懒做才把家当花光了,只好要饭吃。”
“是呀!可是要了饭就知道学好了,知道攒钱啦!”宋妈摆出凡事皆懂的样子回答我。
“既然是学好,为什么他不肯洗脸洗澡,拿大洋钱去做套新棉袄穿哪?”
宋妈没回答我,我还要问:
“他也还是不肯做事呀?”
“你没听说吗?要了三年饭,给皇上都不当。”
他虽然不肯做皇上,我想起来了,他倒也在那出大殡的行列里打执事赚钱呢!烂棉袄上面套着白丧褂子,从丧家走到墓地,不知道有多少里路,他又胖又老,还举着旗呀伞呀的。而且,最要紧的是他腰里还挂着一袋子洋钱哪!这一身披挂,走那么远的路,是多么的吃力呢!这就是他荡光了家产又从头学好的缘故吗?我不懂,便要发问,大人们好像也不能答复得使我满意,我就要在心里琢磨了。
家住在虎坊桥,这是一条多姿多彩的大街,每天从早到晚所看见的事事物物,使我常常琢磨的人物和事情可太多了。我的心灵,在那小小的年纪里,便充满了对人世间现实生活的怀疑、同情、不平、感慨、兴趣……种种的情绪。
如果说我后来在写作上有怎样的方向时,说不定是幼年在虎坊桥居住的几年,给了我最初的对现实人生的观察和体验吧!
没有一条街包含了人生世相的这么多方面。我幼年居住在虎坊桥的几年,是正值北伐前后的年代。有一天下午,照例地,我们姊弟们洗了澡换了干净的衣服,便跟着宋妈在大门口上看热闹了。这时来了两个日本人,一个人拿着照相匣子,另一个拿着两面小旗,是青天白日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刚刚成了过去。小日本儿会说日本式中国话,拿旗子的走过来笑眯眯地对我说:
“小妹妹的照相的好不好?”
我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和妹妹直向后退缩。他又说:
“没有关系,照了相的我要大大的送给你的。”然后他看着我家的门牌号 ............

书籍插图:
书籍《在胡同里长大》 - 插图1
书籍《在胡同里长大》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在胡同里长大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