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阿拉伯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2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历史上的阿拉伯人/(美)刘易斯著;马肇椿,马贤译.--北京:华文出版社,2015.3
ISBN 978-7-5075-4309-4
Ⅰ.①历… Ⅱ.①刘… ②马…③马… Ⅲ.①阿拉伯人-民族历史-研究 Ⅳ.①K370.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33859号
历史上的阿拉伯人
作 者:
伯纳德·刘易斯
译 者:
马肇椿 马 贤
策 划:
杨 平 李荣欣
责任编辑:
刘孟丽
特邀编辑:
王 芳
出版发行:
社 址:
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大街305号8区2号楼
邮政编码:
100055
网 址:
http://www.hwcbs.com.cn
电子信箱:
sinoculturepress@yahoo.com
电 话:
总编室 010-58336239 发行部 010-58336270 责任编辑 010-63427615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联兴盛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开 本:
710×1000 1/16
印 张:
15
字 数:
180千字
版 次:
2015年6月第1版
印 次:
2015年6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
ISBN 978-7-5075-4309-4
定 价:
38.0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The Arabs in History
by Bernard Lewis Professor of the History of the Near and Middle East University of London
Hutchinson University Library London,1958
(根据伦敦哈钦森大学图书馆1958年英文版和贝鲁特科学出版社1956年阿拉伯文版译出)
再版前言
20世纪60年代初,根据中央有关领导关于开展对世界宗教研究的指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五大宗教团体开展宗教研究工作。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所属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开办了一个学制为三年的研究班,我原是该学院的教师,马肇椿先生原在该会所办的《中国穆斯林》杂志任编辑,由于当时该刊已停,为了举办这个班,经学院将他调到教研室,讲授“世界伊斯兰教史”课,我教的是“伊斯兰教法学史”课,我们朝夕相处,为办好这个班克尽自己的力量,限于当时伊斯兰教的汉文书籍非常稀少,经学院也无研究工作基础,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他精通英语,编写讲义所用参考书主要是能找到的英语书籍;我所学专业为阿拉伯语,编写教材所用参考书主要是能找到的阿语书籍,其中包括《历史上的阿拉伯人》这本书。当他得知我参考书籍中有此书阿语译本,我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此书短小精悍,作者驾驭史料的能力甚高,能从纷繁多头的史料中提炼出重点,而且对某些历史事件和问题有独到的分析和见解,此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有必要将其译为中文,供国内学习和研究伊斯兰教者作参考。于是该研究班刚一结束,在等待接受新的工作任务之际,就开始动笔,肇椿先生分担了“绪论”和第六、七、九、十章的翻译并起草“译者序”;我分担第一至第五和第八章的翻译。译出后,他对照原文修订我的译文,我对照阿语版修订他的译文;在遇到阿语译文与原文略有出入之际时,我们尽可能参考有关资料做了相应的微调。记得1965年5月我去山西参加“四清”工作之前,就完成了此项工作。但由于当时国内政治形势,关于宗教的图书根本没有出版的可能,书稿存在肇椿先生手中。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先生担心发生意外事故,将书稿交我保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治形势改观,各门科学学术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开展起来。1979年春社会科学出版社得知我们有此书译稿,愿意出版此书。我们便分头匆匆校阅了一遍,对个别处略有文字改动或修润后,即交出版社。同年8月书即出版面世,我们甚为高兴。1981年3月第二次印刷,说明此书在当时还受读者一定欢迎。通过合译此书使我进一步感到肇椿先生为人谦虚,治学严谨,对伊斯兰教研究事业有很浓的兴趣和较高的追求,将我们之间一般同事的关系提升到志同道合的文友。1979年9月,我作为中国宗教代表团的成员去美国普林斯顿出席世界宗教和平会议(WCRP)第三次大会临行前,他告诉我普林斯顿大学原是一所著名的神学院,该校图书馆收藏宗教书籍颇丰,要我去后设法给他搞一份该图书馆所藏伊斯兰教图书目录。会议期间,在美国翻译的陪同下,我到该图书馆花了十来分钟时间,就搞到了一份包括200多种的伊斯兰教图书目录。回来交他,他非常兴奋,看后说其中有不少值得翻译介绍名著。1980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恢复工作后,他被安排为协会研究部副主任,我想他会找到其中有价值的书翻译出来,可是直到1996年他逝世前并未发现他有新译作出版,其原因是他眼睛高度近视的加深,更重要的是“文化大革命”给他家庭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的干扰。今天当我为这个小册子再版进行修订时,肇椿先生的昔日音容引发了我对他的深切怀念;他如地下有知定会感到欣慰,因为人们并未忘记他对伊斯兰文化研究的贡献。
研究阿拉伯民族的过去和现在、阿拉伯社会的历史活动疆域和伊斯兰教影响的兴衰,对深入研究我国穆斯林各民族有关问题和伊斯兰文化及中阿文化交往,无疑是一种追根溯源的基础性研究,《历史上的阿拉伯人》在这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研究资料。
再有,自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全新国家外交发展战略以来,加强与阿拉伯世界的“互联互通”,已将深入了解认识阿拉伯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变为我们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2006年,霍加·阿布都拉·乌斯曼先生根据中文译本译成维吾尔语,由民族出版社出版。2014年初,年轻的朋友杨平和李荣欣提出再版此书,我甚感高兴,便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二次印刷本译文对照阿拉伯语译本,从头至尾逐字逐句校阅了一遍,改正了个别错误,按国家对出版物的要求规范了体例,统一了专门名词的用语,修改原有注释中因时间变化而变化了的时间和数字,并为方便读者新增了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历史上的阿拉伯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