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补肾养生法—2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言
第1章 肾与肾虚基本知识
第2章 常用补肾中药
第3章 常用补肾食品
第4章 补肾壮阳
第5章 滋阴补肾
第6章 补肾益精
第7章 补肾益气
第8章 腰痛
第9章 阳萎
第10章 遗精
第11章 补肾乌发
第12章 补肾利水
第13章 补肾纳气平喘
第14章 补肾定眩
第15章 补肾聪耳
第16章 补肾膏方
第17章 熏洗补肾法
第18章 拔罐补肾法
第19章 敷脐补肾法
第20章 按摩补肾法
第21章 刮痧补肾法
第22章 药枕补肾法
第23章 药浴补肾法
前言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中医视为人体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既是构成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脏器,又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动力所在。只有当肾藏之精充足,肾之“元阳”或“真火”才能发挥温润营养全身各部组织器官和衍生后代的作用。
临床上有很多疾病,诸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前列腺肥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眩晕症、神经性耳聋、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症、老年性痴呆、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病性贫血、慢性气管炎、肺心病、支气管哮喘、糖尿病、冠心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结肠炎、肝硬化、不育症、不孕症、闭经、更年期综合征等,均可运用补肾壮阳、补肾填精、补肾益气等方法调养、治疗,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中医补肾养生法》自2001年9月出版以来,受到读者关注和认可,曾多次印刷。但也有些读者提出了一些很好的修订建议,为与时俱进,方便读者阅读,在人民军医出版社的支持下,我们对本书进行了修订再版。适时增补了中医有关肾和肾虚的基本知识,各类肾虚的证候特点和补法概述,以及熏洗、拔罐、敷脐、按摩、刮痧、药枕、药浴等补肾法,以冀对广大读者补肾养生有所裨益。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高贤斧正。
马汴梁
2007年9月于梦痴斋
第1章 肾与肾虚基本知识
一、肾的概念与生理功能
(一)何谓中医所特指的“肾”
中医谈及的“肾”涵义广泛,是由肾脏、膀胱、骨、髓、脑、耳、二阴胞宫,即属经络及奇经八脉等部分组成。包括了西医学肾脏的大部分功能,也包括了诸如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等其他器官的部分功能,在生理功能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肾脏左右各一,命门附焉,内藏元阳元阴,为水火之脏,其经脉络膀胱,与膀胱相表里。肾主藏精,为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为生命活动之根,故称为先天之本。肾主水液以维持体内的水液平衡。肾主骨,主生殖,以使骨坚齿固,脑充发荣,精力充沛。外能抵御六淫之邪内侵,内可调气血以和五脏。肾与各脏腑的关系至为密切,肾主纳气,气根于肾而归于肺,故有助于肺之吸气和肃降;肾水上济于心,心火下济于肾,水火既济,则阴阳平衡;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之健运,有赖肾阳之温熙,而肾气之充沛,又需脾胃之补养;肝肾同居下焦,肝木需赖肾水之濡养,肾精充足,则肝亦得养。膀胱主蓄津液,化气行水,但膀胱之气化,需肾气之蒸腾。
(二)肾主人体发育与生殖
先天之精储藏于肾中,称为肾精,肾精化生肾气,肾中精气在人体中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有生殖的能力。《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明确指出了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与肾中精气盛衰的密切关系。认为人体生长发育,是肾气的逐步成熟与充盛的结果,表现为“齿更”、“发长”,并产生能促进人体生殖功能成熟的物质———“天癸”,于是女子“月事以时下”,男子“精气溢泻”,从而具备了生殖的能力。随着肾气的增长,人体发育日趋健全、充盛壮实,然随着肾气的衰退,则生殖与生命能力低下,直至生命终止。因此在肾脏疾病中,可由于肾脏的损伤而引起人体发育病变,如小儿先天肾气不足,常可发生遗传性肾脏疾病、肾脏先天性异常、肾胚胎瘤等;在青壮年,由于肾脏损伤,肾之阴阳失衡而出现遗精、阳萎、血精、少精、无精、死精或女子月经不调乃至生育能力丧失。以上不难看出,肾脏功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长发育及一切生命活动。观察肾中精气盛衰,可以作为判断生命活动能力及肾脏功能的重要标志。
性激素、生长激素的分泌与肾相关甚密,而这些激素的分泌又直接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肾功能正常时,下丘脑-垂体-性腺相互之间处于动态平衡,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的旺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某些疾病的影响,性腺相互之间的动态平衡失调,造成分泌不足而致衰老、死亡。
(三)肾精与血液
中医学认为,血液的化生主要与脾胃和肾有密切的关系。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消化和吸收的水谷精微物质经过变化而成血液。精血之间可以互化。肾主藏精,主骨生髓,精髓可以化生气血。如《张氏医通》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类经》说:
“肾之精液入心化赤而为血。”《简易方》说:“精为血之本。”以上记载充分说明精血同源,相互资生转化。从中医精血可以互化理论来看,与现代医学对血液生成的认识是有共同之处的。现代医学认为人体主要的造血器官是骨骼中的红骨髓,红骨髓可以制造红血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等,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也在脾脏制造。同时在血液形成过程中,水分、蛋白质和铁是重要的原料,还有促红细胞发育成熟的一些物质,如维生素B12、叶酸等。这些营养物质皆为脾胃中焦水谷之精微所化。故中医学所说“肾主骨、生髓、藏精”。“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是有科学道理的。
由此不难看出,血之源在于脾,血之化在于肾,故有“脾生血”、“肾化血”之说。脾肾两脏关系甚密,正常情况下,肾阳可以温煦脾阳,使脾阳旺盛。脾阳健旺不但可以运化水湿,而且可以使水谷之精微化生精血以助先天之精气。精足血则旺,血旺精自足,精血相互滋生,共同生存。若肾阳不足,肾精亏乏,不能上助脾阳,可致水湿内停,精微难化,出现精亏、虚乏、消瘦憔悴、心悸怔忡、生长发育不良、闭经少经、爪甲苍白、面色不华、贫血、水肿的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医补肾养生法—2版》 - 插图1
书籍《中医补肾养生法—2版》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医补肾养生法—2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