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深处的乐思_西方音乐与观念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吕建强
199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1993年起,执教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广受学生欢迎,多次获得清华大学“清华之友——优秀青年教师奖”;
2003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做访问学者。
主要学术研究方向:20世纪中国歌曲发展史,西方传统与现代音乐等。曾发表《乐星图谱中的宫调理论》、《沈括<梦溪笔谈>中的宫调理论》、《流行歌曲之最<国际歌>及相关问题》等论文,编著《清华学子音乐趣谈》。
创作《女娲补天》,曾获1999年首届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奖。
灵魂深处的乐思——西方音乐与观念
吕建强 著
Copyright © 2009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版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灵魂深处的乐思:西方音乐与观念/吕建强著.—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6
ISBN 978-7-108-03156-3
I.灵… Ⅱ.吕… Ⅲ.音乐史-研究-西方国家
Ⅳ.J609.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014979号
责任编辑 文 静
装帧设计 蔡立国
出版发行
三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邮 编 100010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京海印刷厂
版 次 2009年6月北京第1版
2009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880毫米×1230毫米1/32 印张8.75
字 数 180千字
印 数 0,001-5,000册
定 价 25.00元
目 录
序
第一章 古典时期音乐
第一节 古希腊时期音乐(公元前5世纪)
一、音乐与神话的观念
二、音乐与和谐的观念
三、音乐与人文观念及其他
第二节 古罗马时期音乐(公元2世纪)
一、音乐与文学的观念
二、音乐与整体的观念
三、音乐与大众的观念
第二章 中世纪的音乐
第一节 基督教音乐(公元6世纪至11世纪)
一、拜占庭音乐与权威主义
二、僧侣音乐与禁欲主义
第二节 吟唱艺术(11世纪至13世纪)
一、世俗音乐与封建主义
二、哥特音乐与综合主义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第一节 佛罗伦萨文艺复兴音乐(14世纪至15世纪)
一、意大利音乐与自然主义
二、佛罗伦萨音乐与个人主义
第二节 罗马文艺复兴音乐(16世纪)
一、圣歌合唱与理想主义
二、罗马音乐与人文主义
第四章 巴洛克时期音乐
第一节 16世纪的巴洛克音乐
一、巴洛克音乐与威尼斯的享乐主义
二、巴洛克音乐与西班牙的神秘主义
第二节 17世纪的巴洛克音乐风格
一、巴洛克音乐与法国的专制主义
二、巴洛克音乐与荷兰的家庭主义
三、巴洛克音乐与英国的理性主义
第五章 古典主义音乐
第一节 18世纪的古典主义音乐
一、洛可可音乐与贵族主义
二、启蒙运动音乐与乐观主义
三、狂飙运动音乐与崇高主义
第二节 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19世纪)
一、古典主义音乐与尚古主义
二、浪漫主义音乐与个人主义
三、浪漫主义音乐与民族主义
第六章 现代主义音乐
第一节 现代主义音乐(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
一、现代主义音乐与英雄主义
二、现代主义音乐与印象主义
三、现代主义音乐与相对主义
第二节 现代实验音乐(20世纪下半叶)
一、现代实验音乐与新神话观念
二、现代实验音乐与新浪漫观念
结 束 语
后封皮
序
西方音乐传入中国已经一百年有余,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音乐学界只是把西方音乐及音乐家当作故事讲讲而已,那时候如果能够说出音乐家的名字和作品的标题,或者能够演奏一点西洋乐器,这样就算是懂得西方音乐了。这个阶段,人们学习西方音乐只是在兴趣层面上获得某种认识,缺乏一定的深度,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研究了。
大约从20世纪初起,中国音乐学界逐渐重视学习和研究西方作曲技术,长达近一个世纪之久。在这期间,中国音乐家们逐渐掌握了作曲技术,并且与西方音乐的发展接轨,即使这个过程中不断出现什么新的作曲法,他们也不会觉得陌生,甚至可以用同样的作曲法进行创作,这是文化交流频繁的结果,其中的很多作品已经被载入史册,在人们的听觉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应该说,中国音乐家们学习西方作曲法是仔细的和有成效的。当然,这里也包括掌握作曲法的同时,对梳理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历程也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理论水平。从上个世
纪末开始,中国音乐学界虽然出现了少量研究西方音乐与观念的文本,虽然没有形成火焰之势,只是零星状况,但就像星火燎原一样,正在“蔓延”开来。
说起中国音乐教育,近百年来总体上是依据作曲法解析西方音乐作品、风格和美学上一些争论不休的疑难问题。这种情况在专业音乐学院的教学中体现得比较充分,例如凡是与解析作品、风格等相关问题时,总是提及诸如调性、曲式、和声或转调等作曲法术语。对于专业学习音乐的人来说,这些术语是不陌生,并且对于他们创作和理解音乐艺术是有帮助的,但是,对那些非音乐专业的人群来说,这些术语就不怎么好懂了。因此,这里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脱离了这些术语,是不是就很难欣赏音乐作品了呢?其实,我们认识和理解音乐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曲的技术层面,一是思想层面,那么究竟哪个层面更为有效呢?那就因人而异了。
专业音乐院校是中国音乐教育的权威机构,长期以来,这里的教育模式对普通高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作曲技术层面上去解析音乐作品”是专业音乐院校传统教育的模式之一,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在普通高校依然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欣赏音乐的话,那么其效果恐怕会不尽人意,因为绝大多数学生是绝不可能按照作曲法术语去聆听音乐作品,再者,就是懂得作曲法术语的人也不一定能理解作品。而且,能够辨析作曲法术语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普及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得到教益,所以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不一定就适合于普通高校。所以,如何认识西方音乐,如何做好普及音乐教
育,如何摸索出适合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模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本书是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灵魂深处的乐思_西方音乐与观念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