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町幕府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室町幕府
陈杰
陕西人民出版社
总前言
何谓“幕府”?“幕”者,“帐幕”之意也;“府”者,收纳财物、文书,并理政务之所也。合为一词,专指代王者出讨之将军于征途中所设置之帐幕。
但在一水之隔的日本,这个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名词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日本历史上,先后存在三个以幕府命名的政权: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它们先后统治日本长达六个多世纪之久(不包括中间的织丰政权和之前的平家政权两个武家政权)。“幕府”这个词,经过江户时代研究中国战国时代的儒家学者的渲染,成为武家政权的代名词,用来称呼日本历史上这三个著名的武家政权。
武士,和富士山、樱花一样,是日本的象征之一。它指的是日本历史上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在英语里,武士被叫作“samurai”,是日语“侍”的音译。事实上,武士起源于日本平安时代中后期,在那个被称为“百鬼夜行”的时代,王朝的权威失堕,盗贼横行,民不聊生。随着早期庄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田地被一些富豪庄园主收购,这也导致了一大批无地农民流离失所。他们或成为庄园主的附庸,或铤而走险,成为盗贼。加上朝廷刚征服了日本东北的陆奥、出羽等地,大批的“虾夷民”成为朝廷的俘囚,这些都成为社会治安的潜在威胁。关东的“僦马之党”和关西的海贼成为让平安朝廷最头疼的两大问题。地方上的豪强和庄园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开始雇用一些专职的军事人员保护自己。朝廷为整顿治安,也开始下放军事权力,于是形成了新的“国衙军制”。地方官员逐渐把军事权力交给具有专门技能并掌握军事力量的地方豪强去行使,因此就出现了把军事职能作为自己的一项家传技艺并供朝廷权贵使用的新阶层。日本原本称呼侍奉上层公卿和诸大夫的六位以下的技能官人为“侍”,自从出现了一个以军事技能侍奉朝廷权贵的豪强阶层以后,“侍”这个名字就成为他们的专利,这就是武士的雏形。
但在古代日本这个崇尚血统家族的社会,武士集团的真正形成还必须有一个出身高贵的领导者。平安时代中后期的朝廷政治斗争为这一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可能。大批朝廷中的权贵或因政治斗争失意而遭流放,或主动请求外任来到地方,他们当中有橘氏、藤原氏、伴氏这样的名门望族,当然也不乏平氏、源氏这样的皇室贵胄。在远离京都的穷乡僻壤之地,他们和以武艺传家的“侍”,结合成武士集团。桓武平氏和清和源氏就这样成为武士的领导者,在平安时代中后期逐渐崭露头角。承平(936—938)末年到天庆(938—947)初年的承平·天庆之乱证明了这一新势力的强大力量,朝廷最终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实力并加以利用,被利用的武士逐渐走入了政治核心,这就催生了武士政权的形成。
武士作为日本的统治阶层是如何实施统治的呢?首先,在政治形式上,天皇任命武士集团的首领(源氏、足利氏、德川氏)为征夷大将军,而将军通过这一任命获得统治的合法性,组成以武士为核心的中央政权,并通过“封建”给予效忠自己的地方领主以土地支配管理权,换取地方领主承认其核心统治地位。这种将军世袭统治的形式就称为“幕府”。
要了解幕府时代,还必须注意的就是“关东”的特殊性。在日本历史地理上,将东海道铃鹿关、东山道不破关和北陆道爱!关以东的广大区域叫作关东,一般特指的是“关八州”,也就是上野、下野、上总、下总、常陆、安房、武藏、相模这八个令制国所辖的广大区域。这一区域在平安时代中后期是骑马武士驰骋的地方,也是京都朝廷眼中的蛮荒之地,这里有肥沃的土地和彪悍的民风,是武士集团赖以与朝廷对抗的资本。自镰仓幕府发家于此以后,室町和德川幕府都不敢轻易放弃对关东的控制,有了关东,幕府才能和朝廷东西两头并立。如果说中国是“得中原者得天下”,日本就是“得关东者得天下”。明治政府成立以后将首都迁移到关东平原上的东京,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幕府这种政治体系体现了日本政坛的“两头政治”特性,即:日本在各个历史时期最终都要形成一种两头的政治体制,单头政治往往并不稳定且不长久,所以日本前有摄关政治和院政与天皇分享权力,中有幕府与朝廷两头对峙,现有首相内阁制度和天皇制并存。很多政治家或历史学者在谈到幕府的时候,往往都会说:“幕府大将军岂不就是今天的日本首相么,统而不治的天皇在历史上就存在呀。”日本民族的政治文化或许就体现在这一点上。
本丛书就是希望描写幕府这一武士政权从萌芽、建立到消灭的过程,让读者能深入地了解日本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长期以来,国人对日本往往有一种复杂的心态,对日本人既有厌恶的情绪,又疯狂迷恋日本现代文明创造出的成果。无知或极端来源于缺乏了解。我们对日本这个非常重要的近邻,想要真正明白该如何看待它,恐怕还是应该从了解它的历史开始。
前言
《太平记》时代
元弘三年(1333)镰仓幕府被后醍醐天皇所领导的天皇政权推翻,但后醍醐天皇的政权也并没有维持多久,日本很快进入了一段战乱不休、分裂对峙的历史,史称“南北朝”。
记录这一段历史的著作中,最有名的一部莫过于《太平记》。
《太平记》全书共四十卷,记载了从后醍醐天皇即位到室町幕府第二代将军足利义诠去世长达五十年的南北朝历史。是继《平家物语》、《吾妻镜》以后又一部著名的军记物语,是日本古典武家文学的代表作。
该书虽然记录了一段乱世历史,却以“太平”为名,暗含祈祷天下太平之意。《太平记》的开头一段小序,其文如下:
蒙窃采古今之变化,察安危之来由。覆而无外天之德也,明君体之保国家。载而无弃地之道也,良臣则之守社稷。若夫其德欠则虽有位不持,所谓夏桀走南巢、殷纣败牧野。其道违则虽有威不久,曾听赵高刑咸阳、禄山亡凤翔。是以前圣慎而得垂法于将来也,后昆顾而不取诫于既往乎。
这段文字的主旨就是告诫后世君臣,为君者须有德行,顺应天时民心,若丧风败德则会落到夏桀、殷纣这样的下场;为臣者亦要有操守,遵从天地正道,若胡作非为就会走上赵高、安禄山败亡的老路。
这篇小序奠定了全书的主旨,《太平记》是希望用这一段历史做镜子,以鉴后人。通读全书,我们不难发现,在序中写的那个“德欠则虽有位不持”的君主是指后醍醐天皇,而那位“道违则虽有威不久”的臣则是镰仓幕府的末代将军北条高时,所以在《太平记》第一卷开宗明义说明 ............

书籍插图:
书籍《室町幕府》 - 插图1
书籍《室町幕府》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室町幕府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