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俘营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5mb。
书籍内容:
第一部分:廿世纪中美在朝交战前言(1)
中国思想家、政治家、和平主义者、墨家创始人墨子云:“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多遭劫难、东山再起的新生的社会主义大国,美国是一个历史不长、励精图治、后来居上的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忆往昔,中美友谊源远流长。早在美国独立之前两国就有了民间往来,而美国建国后两国的交流进一步加强。1784年2月22日,美国费城商人莫里斯集资购置“中国皇后号”商船首航中国。1829年美国传教士俾治文第一个来到中国传播美国文明。1868年10月19日,美国政府特使查尔斯・D・波斯顿上校首次与中国交换图书。1872年8月11日,中国政府第一批选送詹天佑等30名学生赴美留学,使得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在中美两国近二百年的交往史中,虽也曾出现过某些摩擦,甚至冲突,但总的来说,还是合作友好、互惠互利的。遗憾的是,由于冷战思维作祟,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前夕,却经历了一段不愉快的日子,但从“相反相成”的哲学意义上来讲,美国倒是中国人民政治觉醒的催化剂,是新中国诞生的助产婆。
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让我们努力奋斗以实现和珍惜正义与持久和平。”(Les us strive to do all which may achieve and cherish a just and lasting peace.)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致使两国对“正义”、“和平”的理解和对策上出现了差异,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形成了冰封冷战筑擂台,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局面。尤其是朝鲜内战的爆发,美国对朝鲜和台湾的武装入侵,导致美中两国反目成仇、兵戎相见,酿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又一场人间悲剧。
事实上这是一场原本不该发生的战争。因为就在朝鲜战争爆发前不久的1945年10月24日,一个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促成国际合作”等为宗旨的全球性国际组织――联合国刚刚成立,美国便是会员国之一,其《联合国宪章》也就是在美国的旧金山签署的。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下列原则:各国主权平等;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与联合国宗旨不符的其它方法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联合国不得干涉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管辖的事件。
然而,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冒然违背《联合国宪章》,悍然武装入侵朝鲜和台湾,使朝鲜问题立即成了国际上关注的焦点。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维护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同年10月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奋战,英勇抗敌。经过由反击、进攻至防守的“血和肉”同“火与铁”的大搏斗,一场又一场惨烈的战斗,一次又一次悲壮的战役,直至1953年7月,敌对双方达成停战协议,实现了和平。历时三年零一个月的朝鲜战争,给敌我双方在财力、物力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人力上也付出了重大伤亡。据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广场》碑石祭文中记载:“联合国军”死亡62.8833万人,其中美军5.4246万人;北朝鲜军民死亡113万人 ,志愿军死亡17.1732万人 。这是一个何等惨痛的代价呵!
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诗云:“天以震雷鼓群动,佛以鸿钟惊大梦”。在朝战中几百座城镇夷为废墟,几万户家
庭流离失所,几百万人命丧黄泉。然而,在这片暗无天日的土地上,却仍保留着一片净土,那就是碧潼战俘营。
在朝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战场上俘获了大批来自五大洲、不同肤色的战俘14866名(初期释放回到对方的战俘未计)。“缴枪不杀,优待俘虏”是我军一贯的优良传统,虽然许多战俘手上沾满了中朝两国人民的鲜血,但我军还是对他们实行人道主义宽待政策,在中外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了表达中国人民严格执行《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奥林匹克宪章》和《日内瓦公约》的宗旨,以及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度、宏大的胆略,创造性地在碧潼战俘营开展了“奥林匹克运动”。
第一部分:廿世纪中美在朝交战前言(2)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当“联合国军”向我们发动“金化攻势”,前方的“上甘岭战役”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无数志愿军战士在与阵地共存亡的呐喊中倒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之下的悲壮时刻,我们的后方――朝鲜平安北道碧潼郡却同时举行着一次史无前例、别开生面、国籍众多、规模宏大的碧潼战俘营“奥运会”!战俘们享受着人类战俘史上从未有过的最宽容、最仁慈、最友善的人权和人道主义待遇!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梦是一种感情的产物”,中国西晋文学家左思也曾有诗云:“梦想骋良图”。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首次表达了中国人民期待早日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美好梦想。碧潼战俘营“奥运会”的召开,正是中国人民对这一“奥运梦”的深情追求和伟大实践。然而,这次碧潼战俘营“奥运会”是一次特殊的“奥运会”,它不是在我国境内,而是在邻国朝鲜;不是在和平年代,而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是一般的运动员参加,而是被中朝两国人民军队俘虏的13国官兵来参赛;不是国际奥委会的授权,而是志愿军根据《奥林匹克宪章》,采取内外有别的原则,组织战俘们自己来操办的!那里同样高举着“和平、友善、奋进”的奥运旗帜,仍然高奏着“友谊地久天长”的奥运旋律!运动会的形式和规则也完全仿照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模式。整个运动会自始至终,从主持大会、组织竞赛、推选裁判到大会新闻采编、摄影、文艺演出及其他各项服务工作,志愿军一律放手交由战俘们自己安排。
参赛的运动员都是从各个战俘营中选拔出的优秀选手,共计500人(1176人次)。参赛运动员分别属于美、英、法、加、哥、澳、韩、菲、土、荷、比、希和波多黎各等13个国家及地区。他们肤色不同,语言各异,完全称得上是一次国际性运动大会。运动会项目广泛,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战俘营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