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戴旭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戴旭 著.—上海:文汇出版社,2010.1
ISBN 978-7-80741-727-9
Ⅰ.C… Ⅱ.戴…
Ⅲ.军事战略—研究—中国 Ⅳ.E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203824号
大趋势大投资系列丛书
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
丛书总策划/王立中 本书著者/戴旭
责任编辑/黄勇 封面装帧/道一设计•邾小军
出版发行/文汇出版社
上海市威海路755号(邮政编码200041)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照 排/南京展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印刷装订/上海建工印刷厂
版 次/2010年1月第1版
印 次/2010年1月第1次印刷
开 本/720×960 1/16
字 数/408千
印 张/23
ISBN978-7-80741-727-9
定 价/45.00元
他只对祖国充满敬意。
——约翰•博伊德
序
从蓝天俯冲下来的“炮手”
2009年5月,与戴旭兄等一起赴西北游历,沿着栽满“左公柳”的河西走廊到飞沙连天的南韁戈壁,一路上听到的都是戴旭与同行师友的论辩声。他的雄辩及对国家安全的深切关注和精辟见解,不仅征服了沿路几所高校的莘莘学子,也让同来的中国顶尖大学学有专攻的知名教授们连称敬佩。四川大学图书馆馆长霍巍教授谓“戴上校乃军中奇人”,对这样“无法无天’,、言无禁忌的人竟然有着军人身份大感惊奇。
著名军事学家倪乐雄教授,初见戴旭便以“中国的戴高乐”呼之。戴旭当然不同于通常的军旅中人,他是当代中国军队中少之又少的一个“异数”。戴旭之“异”,一方面在于他的独立特行,他的军旅经历就有很弦的传奇性;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则是他对军事和战略问题思考研究的深入透彻,而通过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时所表现的汪洋恣肆、天马行空,一扫流行所见权势者的文过饰非、学院专家的概念迷魂阵。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要做的就是一个从蓝天俯冲下来的“炮手”,炮轰之处要让一切骗人的假话现出孙猴子的原形,让一切绕来绕去的理论教条自己钻进地缝。
戴旭的“狂妄”是有道理的,因为他看到的是本质和事实,是褪去了浮肿身形外的华丽衣装。这一点在当代中国学术界鲜见,而在行旅中则更为稀罕。
都说21世纪的世界已经面临“历史的终结”,大国间的战争不再可以想象,戴旭则一一道来:流血的不流血的战争每天仍在发生,围绕资源、金融和政治主导权的斗争从未停止,“瘫痪中国”的想法在中国之外越长越盛;都说中国现在已经进入“盛世”、开始过上好日子了,戴旭则举出清朝GDP比今天占世界比重还大但却被人轮番洗劫的例子,重言如今中国其实是处在最危险的时候、一个“C”字形战略包围圈已在中国身边成形;都说中国已经造出越来越多的先进飞机、舰艇、导弹等新式武器,一个军事上强大的国家已在世界东方出现,戴旭则刨根究底指出中国并无象样的核心技术、战略产业业已空心化,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沙俄并无大异……
戴旭的言辞与文字都充满战斗性,这让不少与他交往的人不太适应。我倒觉得“不适应”是件好事情,每个人都在念“阿弥托佛”的国家没有希望,这样的军队也没有希望。锋利的针尖才能把人刺醒。30年改革开放在使中国国家财富空前增长的同时,中国人“软乎乎的幸福主义”(马克思•韦伯语)也生长得有如南宋有如晚清。尚武精神的远去,不仅容易使自己成为任人宰割的肥肉,也对共同的世界和平发展了无裨益。在这方面,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沙俄帝国、苏联帝国的最后消亡,都能给中国以深刻历史教训。大国衰落或解体前夕的诸多诱因,如文化分裂、族群隔阂、地区发展不平衡、缺乏自主发展能力和人口再生产停滞等,在如今的中国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中国实际上是一个战略能力仍极不丰裕的国度!
那些在高头讲章甚至内部刊物也不敢说出的事实与道理,那些习惯了用概念和理论说话而无法说出的明性见性直奔主题的语言,在戴旭那里却比比皆是且熟稔自如。在规规矩矩、“三好学生”式的文幸理论之外,幸好还有一个戴旭。
戴旭言人所未言,我倒觉得这不是源于他的“狂妄”,归根结底,他是一名军旅者,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义都如烙铁般深深镌刻于他的灵魂,这给了他无比凝重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也给了他排山倒海的勇气和思想激情。这些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
回望历史,波澜壮阔的战争艺术与优秀的军人互相成就。那些崛起中的大国,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军队充满气呑万里的虎气,军中时现年青杰出的战略思想者。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际,法国有戴高乐,德国有古德里安、隆美尔,美国有米切尔,日本有石原莞尔。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在“居下位”的校官衔级上,就已具有世界胸怀和对新军事趋势一目了然。而在今天,那些领世界政治和军事风气之先的国家,最重要的象征仍然是它时或涌现年青活跃、敢于冲破一切成规定见的军事思想者。
世人只知美国军队在新军事变革中一马当先,在一系列现代局部战争中横冲直撞,却不知在这一切的背后,乃有约翰•博伊德和约翰•沃登两位空军上校,为美军也为当代世界的军事理论奠定了基础。
世人只看到美军的新装备日新月异,实际上美国新军事理论的出现和更新更如雨后春笋。俄罗斯新军打造有声有色,那也是因为有着斯里普琴科这样的军事理论家在为这个尚武的民族引路。
不管多么先进的武器,都不会自动进行战争,战争最高层次和最后阶段的较量,永远都是在于人,在人的思想层面进行。
中国军队早在十几年前就提出展开“新军事变革’’,要“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但军事理论创新屡屡出现“机枪打导弹”的“新战法”,摆出几台电脑就算是“科技练兵”,这种“以弱用强”的雕虫小技,与一个半世纪前英军来袭清朝时林则徐想出以木船“火攻”铁甲舰之计多么相似。
中国军队军事变革视野的狭隘,与它至今尚存农民军队旧习、正规化迟迟不能落实密切相关,也与它不能在旧有基础上更进一头、继续推进军队内部的权利进步密切相关。
一支不尊重法治、正规化不足的军队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一支不懂得发扬军事民主、激发全体军人主体性和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戴旭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