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牛顿:知乎汪有作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关于本书
「一小时」电子书出版序
愤怒的牛顿
前言
第一章 波义耳的「沙龙」——无形学院
第二章 来自沃利斯的批判
第三章 斯蒂安·惠更斯——外国来的院士
第四章 梅森的遗产
第五章 惠更斯的发现
第六章 加入巴黎皇家科学院
第七章 牛顿的奇迹年
第八章 反射望远镜之争
第九章 巴黎天文台 VS 格林威治
第十章 大清王朝的观象台
第十一章 莱布尼茨的通信
第十二章 哈雷的拜访
第十三章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问世
第十四章 来自对手的挑战
第十五章 最后的较量
第十六章 学术优先权之争
第十七章 巨人迟暮
作者说
关于本书
《愤怒的牛顿——知乎汪有作品》/汪有
出品人 周源
策划编辑 刘强 梅莹
营销编辑 胡晓曦
实习编辑 裴启航
设计 郝小好
校对 高正哲
联系我们 publish@zhihu.com
本电子书版权为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或节录本书内容。
ZHI-BN:8-0026-0000160506-1
DNA-BN:ECFD-N00007359-20160322
最后修订:2016 年 05 月 06 日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体育场路 347 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 10 号
电子邮箱: cb@bookdna.cn
网址: www.bookdna.cn
本书电子版如有错讹,祈识者指正,以便新版修订。
Zhejiang Publishing United Group Media CO., LTD, 2013
No.347 Tiyuchang Road, Hangzhou 310006 P.R.C.
service@bookdna.net
www.bookdna.net
「一小时」电子书出版序
知乎创始人 周源
感谢你阅读知乎推出的「一小时」系列电子书。
「一小时」系列是什么?
这是一系列短小精炼的电子书。我们邀请了知乎各专业领域的知友在书中分享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如果你足够认真,便可以在一个小时内读完一本书。
这里既有日常经济分析,也有人文历史,既有职场经验,也有生活中的科学。这些作者,都是我们精心为你寻找,在各个领域拥有独到见解的专业人士。而我们出版的每一本书,都会解释一个问题,分享一种思路,展开一个视角。
地铁上,入睡前,在这些细碎的时间里,挤出一小时的时间,静下心,读下去。
你很忙,但知识不慌张。
愿你从「一小时」开始,对这个世界,又多了一分认识。
愤怒的牛顿
前言
艾萨克·牛顿所处的时代,是混乱而又丰富、充实、生机勃勃的时代。
牛顿出生时的英国,在历经文艺复兴思想解放思潮的洗礼后,民主的幼芽坚韧地生长;在王室与议会对权力的争夺与相互倾轧下,革命的涡流蠢蠢欲动。1642 年,英国内战最终爆发,铁腕政治家克伦威尔以铁骑军起家,掀起了反对君主政体的争斗。历经七年内战,英王查理一世最终被戮尸枭首,克伦威尔以护国公的身份在王座上以铁腕执剑,俯视着英伦三岛,英国迎来了短命且脆弱的共和。
很长一段时间,科学还被遮掩在哲学、密教学、炼金术的面纱之下,从事纯科学研究的不过寥寥数人。哥白尼、第谷、伽利略、开普勒等人如同黑夜中的孤星,此起彼落,难得同时辉映。
而牛顿所处的时代,随着思想的点亮,星斗渐次出现,终于连缀成星汉灿烂。这是哲学家霍布斯、洛克、笛卡尔的时代,是数学家沃利斯、莱布尼茨的时代,是化学家波义耳的时代,是物理学家惠更斯、虎克的时代,也是天文学家卡西尼、哈雷的时代。
人们开始追求理性和自然,肯定人的价值。科学家们沿着伽利略等人开辟的道路孜孜以求,用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完成一场科学革命,永远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第一章 波义耳的「沙龙」——无形学院
十七世纪中叶,启蒙时代开启。
1642 年,十六岁的英国少年、未来的近代化学之父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在导师的陪伴下游历到伽利略的故乡佛罗伦萨——这是波义耳人生中转折的一年。伽利略的逝世震动了整个佛罗伦萨,波义耳深受感染,手不释卷地钻研起伽利略的著作。其中被他反复阅读的一本,便是伽利略的《对话》。
波义耳生于显贵之家,父亲理查德·波义耳,位列爱尔兰大法官、柯克郡伯爵。波义耳从小受到精英教育,就读于煊赫至今的伊顿公学,并从十二岁起开始对整个欧洲的游历。
波义耳来自新教国家,原本便对罗马天主教廷对伽利略的判罚存在不满。读过伽利略的著作之后,他对大师的遭遇更添同情,刻苦的研读也让他在学术上成为了新科学的拥趸。
当年五月,他去到马赛,焦急等待着父亲寄来的旅费,结果他等来的只是一封信函。父亲解释说,当时的一场叛乱消耗了自己太多的时间和金钱。他承诺给儿子提供 250 英镑供其回程,以稍作等待。
英国内战的爆发打破了一切秩序,波义耳没有等到这笔钱,最终等来的是父亲的死讯。他只能变卖随身财物,返回英国,投奔了自己的姐姐。
当时的英国正风雨飘摇。克伦威尔在 1649 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缔造共和后,国王党人依然活动在英国境内,苏格兰、爱尔兰与克伦威尔一直保持着交战状态。波义耳的父亲是不折不扣的王党,姐姐凯瑟琳却是忠诚的议会党,波义耳虽不敏于政治,却从克伦威尔的政策中获益,以英格兰侨民身份获取大片爱尔兰土地,使他可以无需赚钱而潜心于研究。
因为他的慷慨,他的财富也惠及他的伙伴。他结识了一批在战火中依旧从事研究的科学家,并和他们成为了终生的挚友。他们定期举办沙龙聚会,探讨各种科学问题,一个小规模的科学学会开始初具雏形。在信件里,他把这个小小的聚会称作「无形学院」(Invisible College)。后来,他搬往牛津,在没有获得教职的前提下从事科学研究。
当时,无形学院的研究者也大多居于牛津,其中包括约翰·沃利斯(John Wallis)、约翰·威尔金斯(John Wilkins)、赛斯·沃德(Seth Ward)。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位,约翰·沃利斯,毕业于剑桥大学,是当时一流的数学家,位居牛津大学萨维尔几何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愤怒的牛顿:知乎汪有作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