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自选文集-伯特兰罗素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引言
自由人的崇拜(选自《神秘主义与逻辑》)
神秘主义与逻辑(选自《神秘主义与逻辑》)
论国家(选自《人类为何战斗》)
论教育(选自《人类为何战斗》)
社会主义的科学与艺术(选自《自由之路》)
应该创造什么样的世界(选自《自由之路》)
论教育之目的(选自《教育与幸福生活》)
疑问与问题(选自《中国问题》)
中西文化的比较(选自《中国问题》)
中国人的性格(选自《中国问题》)
造成当前混乱状况的原因是什么?(选自《工业文明之前景》)
道德准则和社会幸福(选自《工业文明之前景》)
决定性的政治力量(选自《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实践与理论》)
触觉和视觉:地球与天体(选自《相对论入门》)
当前的趋势(选自《我们关于外在世界的知识》)
词语与意义(选自《心的分析》)
数的定义(选自《数理哲学导论》)
罗素自选文集
〔英〕伯特兰·罗素 著
戴玉庆 译
商 务 印 书 馆
2006年·北京
Bertrand Russell
SELECTED PAPERS OF BERTRAND RUSSELL
THE MODERN LIBRARY,NEW YORK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罗素自选文集/(英)罗素著;戴玉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ISBN 7-100-04836-2
Ⅰ.罗… Ⅱ.①罗…②戴… Ⅲ.罗素,B.(1872~1970)-文集 Ⅳ.B561.54-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151803号
所有权利保留。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
罗素自选文集
〔英〕伯特兰·罗素 著
戴玉庆 译
商务印书馆出版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 邮政编码100710)
商务印书馆发行
ISBN 7-100-04836-2/B·676
开本 850×1168 1/32
引 言
给自己的文选写引言并不是容易的事。如果允许我胡说一句,那么等死后我再来写这样的引言也许就容易多了。只要生命不止就无法对自己盖棺定论,也不可能区分个人在某阶段中的变化和在总体上的变化。可是,我还是要努力阐明为什么我现在的文风会不同于早年。
14岁我初学欧几里德几何时,曾对数学怀有强烈的兴趣,并相信科学才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年轻时的雄心曾使我抱有希望:要当人类的救世主。于是,我就生活在确信天下为公的氛围中。我曾想从研究数学转入研究科学,并且一度过着独处的生活,让幻想包围着自己。这种幻想也许同样使青少年时代的伽利略和笛卡尔备受鼓舞。可结果是,我虽然不乏研究纯数学的才能,却完全缺少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实实在在的才干。更准确地说,在数学领域中,对于那些最抽象的内容我往往领会得最好,比如我对于椭圆形函数就不感到困难,但是我却从未成功地掌握光学。所以,科学只差一点就成了我的本行。
就在这时,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迷上了哲学。这倒不是想在道德和理论上得到一种安逸(哲学通常是如此的),而是想看一看我们是否能拥有一种称得上是知识的东西。15岁那年我在日记中写道:除了意识可以例外,任何事实似乎都是可疑的。(而现在我却不再认为意识可以例外。)我曾认为,同其他流传下来的一般知识相比,数学更可能具有真实性。然而在18岁的时候,我阅读了米勒的《逻辑学》,深为他的轻信所震惊。他的观点在笃信算术学和几何学方面又推进了一步,这加深了我的怀疑。此后,我决定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要弄清楚是否有确实的依据能证明数学具有真实性。
这项工作产生了重要意义。在1910年以前,除了略有中断,我一直从事这一工作。1910年我和怀特海博士完成了《数学原理》一书。在此书中我尽己所能,力图寻找答案,解决那个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困扰我的问题。然而,主要的疑问依然存在,没有答案。庆幸的是,这项工作引导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哲学方法,并开拓了一个新的数学分支。
写完《数学原理》后,我感到没有必要再把注意力局限在一项工作上。我已记不清自己多大年龄时不喜欢政治了。早在我还不会阅读时,人们就已向我教授英国宪政史。1896年我出版的处女作是研究德国社会民主的书。从1907年起,我曾投入拯救妇女运动。1902年,我写了《自由人的崇拜》和另外两篇文章(一篇谈数学,一篇谈历史)。这些作品都表述了相同的观点。如果不爆发世界大战,也许我会继续沉迷在科学和抽象思维之中。在1914年之前的若干年中,我日渐不安地关注着欧洲列强的政策。我很难接受各交战国政府对于这场大劫难的公开解释,因为那是一种肤浅的、耸人听闻的说法。令我震惊的是战争头几个月里老百姓的态度。这些普通的男男女女不仅轻信了种种无稽之谈,竟然还在震动中寻找到一种快感。很显然,我过去是生活在愚者的理想王国中了。人性,即便是那些自认为是文明开化的人的人性,也存在阴暗的内里。我对于这一点从不怀疑。我曾认为很安全的文明,其自身也会产生破坏力。它所显示的危害可与摧毁古罗马帝国相比。我过去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都陷入危机,相形之下,只有数学中的“无穷小”还算正常。
当大战持续的时候,追求抽象的研究工作对我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同从军入伍的战士一样,我也感到需要“尽自己的一份力”。但我认为,无论哪一方打赢都不会解决任何问题。1915年,我撰写了《社会重建原理》——美国人把它叫作《人类为何战斗》。我想既然人们已经日益厌倦战争,那就应该调整兴趣,关注如何建设一个和平的社会。这是我的希望。显然,要做到这一点,普通人那种不计后果的冲动和失去理性的欲望,就必须改变。现代精神病学认为,这样的改变并不是极为困难的。但仅靠写给专家看的书当然是无法奏效的。因此,战时的几年中,我努力撰写能让大众读懂的书,尽管我的努力并不成功。战争结束后,我虽然发现又有可能重返纯粹经院式的生活,但我已经不想回去了。我现在感兴趣的问题已不再是1914年以前我曾关注的那些事情。我发现,当我从事研究时,思想已不可能把这个世界关在门外。我并不是想装模作样地表示这样做是一种进步,而只是想把它当作事实记录下来。
战后的游历加强了大战对我的影响。我对西欧和美国很熟悉,但以前从未接触过非西方文化。1920年我到苏俄度过5周,会晤了许多布尔什维克领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罗素自选文集-伯特兰罗素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