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自序一
吾非历史家,此哲学史对于“哲学”方面,较为注重。其在“史”之方面,则似有一点可值提及。
中国近来,史学颇有进步。吾人今日研究中国古代史所持之观点,与前人不同。吾人今日对于中国古代之知识,与前人所知者亦大异。前人对于古代事物之传统的说法,吾人今日亦多已加以辨正。对于此种“古史辩”,王船山、崔东壁即已有贡献;不过近人更有意的向此方向努力耳。
吾于写此哲学史时,对于中国古代史,亦往往有自己之见解。积之既久,乃知前人对于古代事物之传统的说法,亦不能尽谓为完全错误。官僚查案报告中常有“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之语。前人对于古代事物之传统的说法,近人皆知其多为“查无实据”者。然其同时亦多为“事出有因”,则吾人所须注意者也。
吾亦非黑格尔派之哲学家,但此哲学史对于中国古代史所持之观点,若与他观点联合观之,则颇可为黑格尔历史哲学之一例证。黑格尔谓历史进化常经“正”、“反”、“合”三阶级。前人对于古代事物之传统的说法,“正”也;近人指出前人说法多为“查无实据”,此“反”也;若谓前人说法虽多为“查无实据”,要亦多“事出有因”;此“合”也。顾颉刚先生云:“反”之方面之工作,尚多未作;吾深信之。吾亦非敢妄谓此哲学史中所说之中国古史,即真与事实相合。不过在现在之“古史辩”中,此哲学史,在“史”之方面,似有此一点值得提及而已。
此书初稿成后,先在清华印为讲义,分送师友请正。其经改正者,及书中采用师友之说之处,皆随文注明。谨乘此机会,向诸师友致谢。
冯友兰十九年八月十五日清华园
自序二
此书第一篇出版后,胡适之先生以为书中之主要观点系正统派的。今此书第二篇继续出版,其中之主要观点尤为正统派的。此不待别人之言,吾已自觉之。然吾之观点之为正统派的,乃系用批评的态度以得之者。故吾之正统派的观点,乃黑格尔所说之“合”,而非其所说之“正”也。
吾作此书,见历史上能为一时之大儒自成派别者,其思想学说大多卓然有所树立,即以现在之眼光观之,亦有不可磨灭者。其不能自成派别者,则大多并无新见,其书仍在,读之可知。于是乃知,至少在此方面言,历史中之“是”与“应该”,颇多相合之处。人类所有之真、善、美,历史多与以相当的地位。其未得相当的地位者,则多其不真真、不真善、不真美者也。吾虽未敢谓此言无例外,然就历史之大势言,则固如此也。
此第二篇稿最后校改时,故都正在危急之中。身处其境,乃真知古人铜驼荆棘之语之悲也。值此存亡绝续之交,吾人重思吾先哲之思想,其感觉当如人疾痛时之见父母也。吾先哲之思想,有不必无错误者,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乃吾一切先哲著书立说之宗旨。无论其派别为何,而其言之字里行间,皆有此精神之弥漫,则善读者可觉而知也。“魂兮归来哀江南”;此书能为巫阳之下招欤?是所望也。
第二篇中,采用师友之说及承师友指正之处,仍均随文注明。兹乘此书出版之机会,谨致谢意。
冯友兰二十二年六月
自序三
此书第一篇出版于民国十九年,全书出版于民国二十二年,距今已十余年矣。在此十余年中,吾之思想有甚大改变。假使吾今日重写《中国哲学史》,必与此书大不相同。然所以不即重写者,一因写历史书必须“无一字无来历”。战时播迁,需用书籍不备。再因近来兴趣,自中国哲学史转至中国哲学及哲学。此三者或多混为一谈,而实则并非一事,因此之故,改弦更张,势所不能。惟全书出版后,陆续写有《原儒墨》,《原儒墨补》及《原名法阴阳道德》三篇,刊入《中国哲学史补》,又与张可为君同写有《原杂家》一篇。此四篇论先秦诸家之起源,可补此书所未备。又写有《孟子养气章解》,了解《孟子》,亦为此书所未及,故并列入附录,以备读者之参考。又吾最近对于中国哲学之了解,见于最近写成之《新明道》(一名《中国哲学之精神》)[1]一书。亦可备读此书者之参考。
冯友兰三十三年四月
[1] 即《贞元六书》中之《新原道》。
第一篇 子学时代第一章 绪论一 【哲学之内容】
二 【 哲学之方法】
三 【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四 【 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五 【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六 【哲学之统一】
七 【哲学与哲学家】
八 【历史与哲学史】
九 【历史与写的历史】
十 【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
十一 【历史是进步的】
十二 【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第二章 泛论子学时代一 【子学时代之开始】
二 【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
三 【子学时代之终结】
四 【古代大过渡时期之终结】
五 【古代著述体裁】第三章 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的思想一 【鬼神】
二 【术数】
三 【天】
四 【一部分人较开明之思想】
五 【人之发现】第四章 孔子及儒家之初起一 【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二 【孔子对于传统的制度及信仰之态度】
三 【正名主义】
四 【孔子以述为作】
五 【直、仁、忠、恕】
六 【义利及性】第五章 墨子及前期墨家一 【关于墨子之考证】
二 【《经》、《经说》及《大取》、《小取》六篇之时代】
三 【墨者为一有组织的团体】
四 【墨子哲学为功利主义】
五 【何为人民之大利】
六 【兼爱】
七 【宗教的制裁】
八 【政治的制裁】
九 【余论】第六章 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一 【孟子之抱负及其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二 【孟子对于周制之态度】
三 【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及经济制度】
四 【性善】
五 【孟子反功利】
六 【天、性及浩然之气】第七章 战国时之“百家之学”一 【杨朱及道家之初起】
二 【陈仲子】
三 【许行、陈相】
四 【告子及其他人性论者】
五 【尹文、宋】
六 【彭蒙、田骈、慎到】
七 【驺衍及其他阴阳五行家言】第八章《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一 【老聃与李耳】
二 【《老》学与庄学】
三 【楚人精神】
四 【道、德】
五 【对于事物之观察】
六 【处世之方】
七 【政治及社会哲学】
八 【《老子》对于欲及知之态度】
九 【理想的人格及理想的社会】第九章 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一 【辩者学说之大体倾向】
二 【惠施与庄子】
三 【《天下篇》所述惠施学说十事】
四 【惠施与庄子之不同】
五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 插图1
书籍《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