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护航:网络空间安全科普读本(第2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7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为你护航:网络空间安全科普读本(第2版)
基础篇
CHAPTER 01 了解网络空间及其安全
技能篇
CHAPTER 02 增强终端应用防护技能
CHAPTER 03 提高网络应用防护技能
CHAPTER 04 提升个人信息防护技能
环境篇
CHAPTER 05 营造网络应用安全环境
法规篇
CHAPTER 06 遵守网络应用安全法规
发展篇
CHAPTER 07 展望安全技术应用前景
附录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附录B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附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
附录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附录E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附录F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附录G 微博客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附录H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附录I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附录J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附录K 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
附录L 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
附录M 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管理规定
参考文献
基础篇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们对网络应用越来越高的期望促进了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我们对网络空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但在享受各种网络应用带来美好体验的同时,必须正视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因为它不仅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更关乎国家安全。
CHAPTER 01 了解网络空间及其安全
1.1 网络的前世今生
1.Internet的出现
网络是军事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的网络,把美国几个在军事及研究中使用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就是网络的雏形。
1973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启动了名为Internet的互联网研究项目,推出了如今的网络体系结构和TCP/IP协议。1980年前后,ARPANET中的所有机器开始转向TCP/IP,并于1983年全部结束转换。198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推出内含TCP/IP的第一个BSD UNIX,满足了大多数大学的联网需求,使ARPANET覆盖了当时美国90%的计算机科学系,具有较大的规模和普及率。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规划建立了13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及国家教育科技网,随后替代了ARPANET的骨干地位。
1988年,Internet开始对外开放。1991年6月,在连通Internet的计算机中,商业用户首次超过了学术用户,Internet进入商业化运行时代。Internet逐步连通全球,形成发展的第一次浪潮。
2.万维网(WWW)的发展
Internet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1989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研究人员为了研究需要,希望能开发出一种在远程就能访问本地计算机数据的系统,这种系统能够访问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1991年,在这种需求的牵引下,基于Internet的信息服务系统“万维网”正式向世人公布。
万维网的出现和发展形成了Internet发展的第二次浪潮,目前大多数公司和机构都在Internet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另外,方便大家信息查询的搜索引擎在推动万维网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大大推动了万维网的应用与普及,因此可以说搜索引擎是万维网的灵魂。
3.Internet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在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中,网格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等各种技术都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网格计算是21世纪初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重要信息技术,其试图实现互联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云计算是一种通过Internet,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可调整的虚拟化资源的计算模式,可按需进行动态的供给、配置、再配置及取消计算服务等。物联网的构想是希望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小到钥匙、手表、手机,大到汽车、楼房,只要嵌入一个微型标签芯片或传感器芯片,通过互联网就能够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社交网络主要是指在信息网络上由社会个体集合及个体之间的连接关系构成的社会性结构。近年来,社交网络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相关网站的出现,加速了社交网络的发展,如新浪微博、Twitter、Facebook、YouTube、天涯论坛等。
总之,网络在新兴技术的支撑下,将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网络空间。
1.2 网络空间并不神秘
1982年,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在其短片科幻小说《燃烧的铬》中创造了Cyberspace一词,并因其1984年作品《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的热销而普及。书中描述了一种空间并取名“赛伯空间”(Cyberspace),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网络空间。吉布森把网络空间描述为可带来大量财富和权力信息的计算机虚拟网络,人们可以感知到一个由计算机创造,但现实世界并不存在的虚拟世界,而这个虚拟世界影响着人类的现实世界。
美国有关部门定义网络空间是连接各种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网络,包括互联网、各种电信网、各种计算机系统、各类关键工业设施中的嵌入式处理器和控制器,还涉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虚拟信息环境。
我国有关学者认为,网络空间是可处理并交换电磁信息或数字信息,且可与人互动的虚拟空间,即包括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物联网、工控网、在线社交网络、计算系统、通信系统、控制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以及以这些系统为平台的信息通信技术活动空间。
网络空间是人类通过“网络角色”,依托“信息通信技术系统”来进行“信号与信息”交互的人造“活动”空间。其中,“网络角色”指产生、传输信息的主体,反映的是人类的意志;“信息通信技术系统”包括各类互联网、电信网、无线网、广电网、物联网、传感网、工控网、数字物理系统、在线社交网络、计算系统、通信系统、控制系统等光电磁或数字信息处理设施;“信号”指包括光信号、量子信号、电子信号、电磁信号、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为你护航:网络空间安全科普读本(第2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