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国际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
作者:郑涵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313-10673-5
价格:58.00元
目录
CONTENTS
内容提要

导论
第一章 控制电影——宪政语境下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的建构
第二章 电影与表达自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1952年关于电影审查的案例研究
第三章 BBFC:英国电影行业自律与外部管治的博弈
第四章 加拿大电影制度转型——从审查到分级的历史变迁
第五章 澳大利亚电影审查分级制度透视
第六章 法国电影审查和分级制度研究
第七章 德意志民族影像的自由之路第七章——德国电影审查分级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第八章 第三方审查:困惑争议中的独立自主——日本电影审查分级制度研究
第九章 新加坡电影制度的结构转型——从审查制到分级制
后记
内容提要
国际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和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因素息息相关,深刻影响了当代主流文化观念,以及电影产业的发展,该制度的历史性转型也反映了当代社会与文化的整体性历史变迁。本书深入细致地陈述并剖析了国际社会极具代表性国家的电影审查分级制度,由此勾勒出国际电影审查分级制度的主要类型,不仅推进了国内电影学界相关研究,而且为传媒制度比较研究提供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参考文献,并有利于电影产业领域的决策研究。

当代西方传媒制度研究属于当代国际传媒研究主要领域之一,而西方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研究则是其中重要一环,由此可以从一个十分错综复杂的侧面透视当代西方传媒制度历史变迁及其枢纽所在。在理念与实践两大层面,当代西方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变迁彰显了权利本位、契约社会、法治体制等深层次社会传统及其20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社会的延续与嬗变。与此同时,凸显了影像工业、市场经济、文化消费、艺术创造、社会道德、文化习俗等对于传媒制度的深刻影响。
反观世界电影演化进程,这一历史主潮清晰可见。
在西方社会林林总总传媒类型之中,电影这一传媒类型非常特殊。在主要西方国家,直至20世纪50、60年代前后,电影产业才或快或慢纳入“表达自由”宪法范畴之内,之前则归类于娱乐范畴,因此处于事先管制范围。就其渊源而言,西方文化传统上对于娱乐持有不同于新闻出版的观念,20世纪50、60年代之前,西方社会一般视电影为娱乐。之后,电影脱颖而出,演变成新闻出版范畴之一,这标志了西方传媒制度重大变迁,也透露出西方社会结构转型。
西方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涵盖广大,欧陆与英美有所不同,英美差异迥然,欧陆内部也非铁板一块,英联邦体系中具有殖民传统的国家,诸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与历史上的宗主国英国相比,特点明显。二战以后,一些亚洲国家,诸如日本与新加波等,或进入西方主流,或成为边缘,但是,其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特色非常鲜明,以致在东西方比较研究中相关混淆经常发生,是是而非的观点不一而足。
深入细致地观察与剖析当代西方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类型,不仅有助于拓展中国学术界有关西方传媒制度的研究视野,而且有利于推进国际学术界传媒制度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余对于西方传媒制度产生兴趣,寻寻觅觅,时断时续。新世纪以后,执笔为文,偏重于思辨与宏观研究。2007年秋季学期,与已故金冠军学长合作教授研究生课程“传媒产业经济”。学期结束前,余提议电影学硕士研究生付永春撰写美国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永春君颇具批评偏好,学习刻苦,有阅读之乐。余与他谈论学问,常常子夜时分仍兴致勃勃。永春君撰写第一篇有关美国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论文,余还不时耳提面命。第二篇,及至硕士论文,他已逐渐可以独立驰骋,思考趋于缜密。如今,永春君在国外马上博士毕业了。
自此开始,国际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研究一路前进。
宋珊珊、刘亚文、黄智芳、倪琳、王昊奕诸君相继从事这一研究课题。
承蒙不弃,赵海风、张陶、赵翀诸君慨然赐稿。
因此,这项研究工作得以利用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诸多学术参考文献展开研究。
付永春、刘亚文、黄智芳、倪琳、张陶、赵翀、赵海风、王昊奕诸君独立成就本书各章,这项研究工作实质性地推动了中国学界当代西方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研究,也一定程度上充实了中国学术界西方传媒制度研究。
岁月流逝,往事栩栩如生,令余倍感温馨,浮想联翩,沉思良久。
无疑,付永春、刘亚文、黄智芳、倪琳、张陶、赵翀、赵海风、王昊奕诸君的学术成果具有学术价值,余深表敬谢。与此同时,也恳请专家学者不吝指教,更祈盼此一研究领域出现传世之作。
谨以此书纪念金冠军学长。
导论
一、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日趋深入,随着中国电影不断走向世界,随着国际电影越来越深刻影响中国电影市场,如何在全球化视野中推进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成为中国电影应对国际国内电影发展新挑战的关键所在,而重构中国电影审查分级制度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2001年和2003年,编剧王兴东先生两次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关于中国电影实行分级制度的政治提案,引起了讨论中国电影分级制度的热潮。自此,国内学界、政界、业界对此呼声越来越高。
在当代世界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应当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影分级制度,这已经成为各界的基本共识。但是,实践上困难重重,相关理论非常匮乏,而且存在诸多重大的理论盲点。
迄今为止,国内提出建构我国电影分级制度,主要局限于中国电影如何应对全球电影产业巨大冲击的严峻局势,以推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视角,包括如何通过规范电影收看方式和拓展艺术家电影创作空间等途径,以此为中国电影产业寻求更大的发展余地,而电影收看群体的文化权利及其相关法制体系的重构,这一国际社会电影制度之所以发生裂变的核心问题却被严重忽视。人民文化权利、法律、电影产业发展构成了当代国际电影制度历史性转型的枢纽,它还涉及诸多社会文化价值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历史性变迁,诸如对于色情与淫秽范畴等的重新定义这类深层次问题。电影分级制度的建立绝不是电影领域制度的简单调整,而是一项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变量彼此激荡冲撞的系统工程。
在此情形之下,如何借 ............

书籍插图:
书籍《国际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 - 插图1
书籍《国际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国际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