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三步走 - 郑永年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国改革三步走
郑永年 著
东方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改革三步走/郑永年 著.-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ISBN 978-7-5060-4326-7
Ⅰ.①中… Ⅱ.①郑… Ⅲ.①改革开放-概况-中国 Ⅳ.①D6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205691号
中国改革三步走(ZHONGGUO GAIGE SANBUZOU)
作  者:郑永年
责任编辑:姬 利 栗河冰
出  版:东方出版社
发  行: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66号
邮政编码:100706
印  刷:北京盛兰兄弟印刷装订有限公司
版  次:2012年1月第1版
印  次:2012年1月第1次印刷
开  本:710毫米×960毫米 1/16
印  张:14.75
字  数:190千字
书  号:ISBN 978-7-5060-4326-7
定  价:39.00元
发行电话:(010)65210059 65210060
(010)65210062 65210063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本书观点并不代表本社立场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拨打电话:(010)65210012
目录
自序与致谢
第一部分 改革步骤篇
一、近年来对改革的争论
1.政治改革呼声四起
2.随之而来的疑问
二、中国改革模式的逻辑
1.分解式改革
2.改革的主体性方向
三、中国改革的三个步骤
1.经济改革
2.社会改革
3.政治改革
四、改革的现状和动力
1.改革的现状
2.改革为什么变得那么困难
3.顶层设计与改革动力
五、社会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
1.社会改革和社会管理
2.社会改革和中产阶级
3.分税制的再改革与社会建设
4.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公平
5.举国体制与赋权社会
六、政治改革及其未来
1.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模式
2.传统政治的开放性和封闭性
3.文化传统与当代政党制度
4.中国共产党主导的开放性政党制度
5.政治开放性不足的消极后果
6.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
7.基本国家制度的开放
七、民主化
1.争取优质民主,避免劣质民主
2.泛民主化的弊端
3.民生经济与优质民主
4.中产阶级与民主的进步
5.简短的结论
第二部分 改革策略篇
一、改革深,社会稳
1.改革的意义和方式
2.国家制度与好的民主
3.执政党在改革中的重要责任
4.改革的技术与策略
二、中国的转型与国家制度的构建
1.从开放的角度理解出路
2.传统政治与现代政党
3.国家制度建设应比大众民主优先
4.改革不可能完全理性
5.“中国模式”的概念尚未清晰
6.我所有的东西都是围绕国家和社会
三、社会改革比政治改革更重要
1.认真研究各种主义的本质含义
2.中国发展背后是一种文化价值
3.民生进步是民主化的前提
4.民主是一国一模式
5.各阶层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6.中国社会是危机驱动型社会
7.共产党必须成为改革主体
8.平衡好亲商与亲民
四、中国改革路线之变
1.十七大是个新起点
2.实际上的行为联邦制
3.社会民主有利于中央权力
4.社会改革正式成为头等议程
五、政治方式保护不了财富
1.移民的现状和深层原因
2.需要建设一个保护财富的机制
六、暴力的蔓延及其社会起源
1.中国特色的暴力生成机制
2.重建国家和人民的直接联系
七、中国的社会信任危机
1.中国社会信任问题的历史起源
2.中国社会大转型:“信任”的国家化和市场化
3.当代信任危机的三个维度
4.构建新形式的社会信任
八、中国政治改革从县政开始
1.莫名其妙一个“恨”
2.“我主人的主人不是我的主人”
3.要想办法和百姓联手
九、广东改革关系到国家未来
1.他与中国
2.精读中国
十、顺德改革的下一步要赋权于社会
1.改革亮点在于解决基层政府内耗
2.顺德改革具有可复制性
3.改革动力来自民间和社会
4.广东特点是强政府、强社会
十一、中国的“共享价值”
1.中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2.实现领导潜能要看领导机制的建设
3.如何学习新加坡
十二、中国要有自己的话语权
1.中国政治改革及其方向
2.中国的国际责任
十三、新加坡是优质民主
1.新加坡是亚洲第二个优质民主
2.优质民主需要有意识的制度创新
3.中国向新加坡学什么
自序与致谢
这本小书是讨论中国改革的。这些年来,人们对改革的讨论非常多,内容很丰富,但也很杂乱。在本书中,作者根据自己这些年来对中国改革的观察,试图理出一个改革的实践逻辑来。
今天,人们到处可以见到有关中国各方面改革的理论,但改革实践到底是如何走过来、又如何走下去的讨论并不多见。这本小书尽管有时也会涉及到一些理论问题,但理论讨论并不是重点。作者想做的是寻找中国改革的实践逻辑,并把这些实践表达为文字,供人们作概念或者理论上的思考。如果对这种实践逻辑的寻找可以导致作者日后进一步把改革实践概念化和理论化,那是最理想不过的了。
本书是很多年思考的结果。在过去数年,作者在国内外的各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以讲座形式讨论中国各方面的改革。本书最初是这些讲座的讲稿,经过几次修改后,合并整理成现在这个样子。本书在附录中也收集了近年来作者在中国一些杂志上发表的几篇相关文章和接受中国媒体采访的一些相关访谈录。这些文章和访谈录也都以不同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改革的看法,这里作为正文的注脚附于书中。
在整个过程中,作者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每次演讲,很多听众都能提出很多好的意见,帮助作者修改、修正和改进一些观点的表述方法。作者也经常与新加坡东亚所的很多同事讨论改革问题,他们也都提出过一些意见。人名众多,这里不一一列出。本书的出版也要感谢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社长许剑秋先生和编辑王高婷、栗河冰的帮助。
郑永年
2011年8月
第一部分 改革步骤篇
一、近年来对改革的争论
1.政治改革呼声四起
近年来,中国对各方面改革的争论不断,但政治改革无疑是人们最热衷讨论的一个话题,也是海外最关切的问题。不可否认,政治改革这个话题正在变得越来越具有敏感意味。这个现象应当说是不很正常的。在任何制度下,改革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国改革三步走 - 郑永年》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改革三步走 - 郑永年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