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理论与爱情心理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儿童性理论与爱情心理学
第一篇 关于儿童的性理论
第二篇 诗人和白日梦
第三篇 本能的升华
第四篇 性道德文明和现代人的焦虑
第一章 文明的性道德
第二章 现代人的神经症
第五篇 爱情心理学
第一章 男性选择对象的原则
第二章 性无能——情欲退化的阳痿现象
第三章 关于处女的禁忌
版权信息
书名:儿童性理论与爱情心理学
作者:弗洛伊德
出版方:明天远航
出版时间:2016.12
ISBN:E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儿童性理论与爱情心理学
第一篇    关于儿童的性理论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抛弃所有道德约束,假设自己是一种纯粹的思维生物,站在另一个星球来看地球,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我认为,这种情况下,对地球上的一切我们都会感到惊奇,而人类男性和女性的存在则是最让人着迷的存在。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虽然男性和女性存在非常多的共同点,但由于两性间的差别太过显而易见,即使我们粗略地扫过也会发现这些不同。
可孩子眼中的两性是什么样的呢?似乎孩子们并没有将这种事实当成出发点,因为孩子们从一出生就知道自己有爸爸、有妈妈,这些是非常自然、毋庸置疑的事情,这种态度包括对比他大一两岁的姐姐,所以,孩子刚开始对两性间的差别并不那么好奇。所以,儿童的求知欲并不是由现存的事实激发的,只有当他发现另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时,才会在寻找自我的探索中产生求知欲,例如,当一个小孩在两岁时,他妈妈又生了一个小孩。因此,父母突然不再只关注他,而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个新生儿身上,他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失去父母关怀照顾的感觉十分恐惧,他能感觉到,这个新生儿将会分享他拥有的一切,于是,他将这个刚刚降生的孩子看作是“假想敌”,由此,思维能力开始大大增强。
通常,这个年龄稍长的孩子总是表现出一种公然敌对情绪,甚至通过一些过激的言论来表达他对新生儿的不欢迎态度,例如,说出“让白鹳鸟再把他叼回去吧”这种不高兴的话。在某些情况下,还会欺负和“虐待”一下这个躺在摇篮里的小东西。可是,假如父母在他们孩子十来岁的时候才再生一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之间年龄差距较大,那么这种幼稚的敌对情绪就没那么强烈,因为他们非常希望可以有一个陪他玩的对象,这种心理就像他们在其他地方看到玩具一样。
由于转移父母关注的新对象出现的刺激,孩子开始思考他认为的人生第一大问题,即孩子究竟是从那里来的?他可能自言自语地说:“这个讨厌的小东西从哪里跳出来的?”这是他人生遇到的第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这种感觉就像各种神话故事和传奇中出现的谜语那样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对他们来说,这个问题和其他重要问题一样,是迫切需要回答的,就好像他们找到这个问题答案的唯一目的就是阻止今后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此时,儿童已经可以自由和独立地进行调查研究,思维已不再受制于外部的刺激。
如果之前孩子没有受到过任何过分惊吓,那么他们会非常直接地询问父母或者保姆,因为在他们眼中,父母或保姆就像一本百科全书,什么都知道,并且从他们那里寻找答案是最直接也是最便捷的方式。不过,不用想都知道,他们通过这种途径是不可能得到答案的,长辈的回答或许模棱两可,或许责怪孩子不应该问这样的问题,或许就干脆编个故事糊弄过去。德国的父母经常会讲“小孩是鹳鸟从水里叼出来的”。可以相信,百分之八十的孩子是不满足于这种答案的,但是他们不会公然表示,只是将信将疑。
我认识一个三岁的男孩,当他从保姆那里得到这个回答之后,他便一个人偷偷爬到一个大湖岸边的城堡上去,他想弄清楚湖底究竟有没有小孩。我认识的另一个孩子也不相信这个故事,他一本正经甚至有点不屑地说:“这件事我比谁都清楚,不是鹳鸟叼来的孩子,而是苍鹭。”语气缓缓的,他非常不信任别人的答案。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确定,孩子们根本就不相信大人认为编得天衣无缝的“鹳鸟说”。有过这样的一次经历,从此,孩子们便再也不相信大人的话了。孩子们隐隐感觉到,大人们对他们隐瞒了一件事情的真相,而这件事情似乎不能触碰,会犯到禁忌。他们只好自己继续暗中调查,以便解开这个谜团。
这件事情的发生,意味着他们第一次“心理冲突”的经过,在他们的本能中,他们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但是却无缘无故地被成年人拒绝,甚至批评他们过于“顽劣”或“调皮”。由于这种想法和那些成年人否定但他们自己也无法接受的观点正好相反,所以,几乎难以避免这种“心理冲突”。在这之后不久,“心理分裂”随之产生,心理中产生两种理念:一种所谓的“善”的或“好”的,它的出现标志着思维的停止,最后变成一种具有威力的意识;另一种观念由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总是提供出新的证据,由于新证据的被忽视和被压制,从而变成了无意识,这就导致了那些精神病人解脱不了的重要情结。
之后,我分析了一个五岁的男孩,得到了一个新的理直气壮的证据,由此,我可以确定:孩子那非常敏锐的眼光是很容易发现母亲怀孕后的身体变化的,并且他可以不借助外力就能将母亲逐日见大的肚子和一个新生儿的诞生联系在一起。当这个男孩三岁半的时候,他的妹妹出生了,等到他四岁零九个月的时候,他竟然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对性问题的看法了。对这种早熟的东西,父母不问他一般是不说的,一旦他的回答遭到了否定,便压抑了他对性问题的好奇心,从此就会慢慢遗忘。
所以,孩子们对性问题的看法,并不能通过鹳鸟叼来的寓言来说明。实际上他们已经独自认识到,孩子是从母亲的身体里长起来的,这得益于孩子们对动物的亲近和对动物性生活的观察,动物的性交过程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当然,他们也早就认识到了鹳鸟故事的虚假性,早就不相信了。由此,他们一直用心思考的问题,开始沿着正确的道路逐渐解决的可能性就指日可待了;但是,由于他们自己杜撰出来的某些虚假的性理论,又阻碍了他们的正常发展而导致停滞不前。
这些虚假的性理论基本上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特点,即虽然很荒谬,但是每种观点中有好像包含着一定的道理,这种感觉就像是大人在思考人类理性难以解决的宇宙问题时迸出的灵感火花一样。实验证明,这些理论中所包含的正确的和重要的成分,在最初就和儿童的各种性本能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就是,这样一些观点是由于性心理结构而 ............

书籍插图:
书籍《儿童性理论与爱情心理学》 - 插图1
书籍《儿童性理论与爱情心理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儿童性理论与爱情心理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