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5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Table of Contents
目 录
代序一:邂逅
代序二:另一扇窗户
第一篇 走到地球另一端
融入美国,请相信陌生人
如果想在美国成功,那么:请Do it the American way
为什么美国人要让孩子去打工?
Work Hard, Party Hard.努力工作,喝得烂醉
记得出门带本书
在美国,你约会了吗?
校园里的人生大温拿
第二篇 囧在美国
被误解的大多数
免费医疗是流浪汉的专属
大麻,陪着青春度过
重庆楼——一个中餐馆的故事
舌尖上的美国
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
离上帝多远
民主,你得到你应有的了吗?
第三篇 不值钱的原则
无论你有多少缺陷,都可以性感迷人
美式人情味,假装的冷漠
傲慢与偏见——不偏见的美国人
“搞不懂”的美国人
假金发和嬉皮士——美国的姑娘们
第四篇 越走,越遇不到的美国
芝加哥——浓缩的世界
夏威夷——美国之外的美国
长岛——被遗忘的富人区
国会山——另类人群的生活
迈阿密——海滩边的浮华
纽约——你可以成为任何人
得梅因——每个美国人,其实都是农夫
第五篇 越近,越难读懂的美国人
谁说了算的幸福
上帝的孩子
有些人你永远不会懂她——玛莉亚
高贵的人儿
谁不孤独?
第六篇 中国人有多焦虑
文理教育,你后院的钻石
中国学生在美国=外地学生在北京
成功是给予有功者的奖赏
美国名校真正看什么?
因为每个人,都值得有二次机会
东海岸的贵气,中西部的野性,中国人的焦虑
后 记一个羊角面包的故事
目 录
代序一:
邂逅
邂逅一个人,是谓有情;
邂逅一本书,是谓有意。
上午十二点刚刚结束一个会,下午一点半还有一个会接着。我和逅逅的第一次见面就这样见缝插针地安排在了午餐时间,当时,她还是一个大一学生,刚从美国回来,暑假期间来电视台实习。
窗外烈日当头,人流如织,我们在屋里倒是隔绝了喧闹,沉心静气下来
。“
老师好,这是我高中时写的书
。”
逅逅毕恭毕敬递给我一本书
——《
体验美国中学教育
》,
表情既自信又羞涩。一个九零后,的确后生可畏啊!一个月的实习转眼即逝,逅逅的表现无可挑剔,甚至是超乎我的预期。
她首先是个有思想的倾听者,会在你说话时,捕捉到有趣的话头、新锐的观点、感人的故事,一一记录下来,再加以自己的分析判断,为写作积累素材。她还是个生活丰富又能严格自律的人,电视台实习工作、开公司、办网站、接待世界各地的朋友到访北京……每天都像踩着风火轮,但她仍旧能够沉下心来,坚持每天清晨六点起床,开始至少一小时的写作,然后再是上学、实习或是其他事。她更是个知行合一的佼佼者,当看到她顶着重感冒还在翻译节目稿件,一地鼻涕纸映衬着执拗的表情时,我脑海里怎能不浮现出她在书中描绘的雪中转学的画面,她不是写得煽情,而是做得决绝,她不是写一套做一套,而是内心纯净、用生命写作的人。
半年后,一本新书即将面世,逅逅随意发给我了几个章节,让我不忍释卷。
我爱她的精神。是“天下大同”还是“天下大不同
”?
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因为没有绝对的答案,我们就像登山的人,从不同的路径无限接近顶峰,却永远无法到达神的领地。生命的目的不在于一个结果,生命的玄机就在于不断地求索!逅逅做到了,她勇敢往前走,打开一扇扇窗,悠然欣赏陌生的风景;她推开一道道门,从容探寻门后隐藏的秘密。最终,她打开了自己,与她所看到的风景融为了一体。拥抱了不同,却成就了大同,我为这种精神所折服。
我爱她的气质。虽然字里行间还透着些许的青涩,但女性独有的温婉气质已露端倪。我不禁想起林徽因的一句话:“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逅逅的文字就流淌出这样一种优雅:细腻却不絮叨,动情却不伤情。一个个异乡求学的故事,活泼泼呈现在我们眼前,没有多余的情感宣泄,体现了一种内在的控制,是作家的心力体现。书中描写的重庆楼的奶奶,重逢后的擦肩而过,几度欲言又止的纠结,展现出一个女孩内心成熟的过程,不疾不徐,柔中带刚。
我爱她的力量。翻开书,年轻人的朝气扑面而来,我从中读到了对未来的乐观,因为朝气就是希望。逅逅在微博里这样写道
:“
你的学校里有世界各国后裔的学生,你从小长大的玩伴是墨西哥人,你最喜欢的餐厅是中国餐厅,你在学校里学习法语,你的老师是亚裔,你的父母是非洲裔,你家里又接待了一个从德国来的交流生
……”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一个人怎么可能不成为一个世界人?是啊,地球村、世界人,你无法抗拒的潮流趋势,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隔膜和偏见从未消失,摩擦冲突还在升级。我们夹在两股力量之中,我们需要正能量!巴别塔修不成,因为种族不同、语言不通,何谈同心协力?中国文化的缩影是太极图,尊重差异,更强调融合。逅逅写美国,爱美国,同时通过了解美国让她更好地爱中国,如果每个年轻人都传递这样的信念,我们还用担心世界末日到来吗?
那个初次见面的中午,我问逅逅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她说父母为了纪念不期而遇的缘分,感恩邂逅。多么浪漫而深刻的寓意!于是,我把我们的相识也归结成一朝邂逅成知音,生命中还有多少不期而遇,我期待。
邂逅一个人,是谓有情;邂逅一本书,是谓有意。诸君有情,不负书香。
沈 澜
北京电视台环球大直播总导演
代序二:
另一扇窗户
认识逅逅同学是在2011年。当时她刚被美国Haverford College(哈弗福德学院)录取。见面那天我们各自作为嘉宾,出席北京某重点中学的一个学生交流活动,逅逅彼时已经出版了一本《体验美国中学教育
》,
当场就送了我一本。后来被我那个在美国刚刚住了半年就回国的老妈拿去读了,老妈的反馈是“非常真实地写出了她在美国的感受
”。
这是我对逅逅的第一个鲜明印象: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能够引起六十多岁的中老年人的共鸣。
我和逅逅算是半个校友,她就读的Haverford College和我的母校Swarthmore College(斯沃斯莫尔学院)是姊妹校
,
后来就越发熟悉了起来。逅逅负笈美国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