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制造2025 - 吴晓波等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读懂中国制造2025 / 吴晓波等编著.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0 ISBN 978–7–5086–5519–2 I. ①读… II. ①吴… III. ①制造工业–工业发展–研究–中国IV. ①F426.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24031号 读懂中国制造2025 编著:吴晓波 策划推广:中信出版社(China CITIC Press) 出版发行: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4号富盛大厦2座 邮编100029) (CITIC Publishing Group)
读懂中国制造2025
吴晓波 著
中信出版社
目录
序章 制造强国,梦想如何成真
上篇 背景篇
第一章 中国制造的困局
“价廉物美”的时代可以结束了
一个从杭州到法国的马桶套
摆脱中国制造浮躁症
中国制造仍处价值链低端
中国制造亟须重整价值
中国的制造业阵痛
第二章 救赎中国制造
“中国梦”仍需商业救赎
制造业的春天并未远离
用精益方法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
提升中国制造的关键
中国制造的用工成本思考
第三章 中国制造2025,助圆中国梦
中国制造2025,破题工业强国
数字化智能化,推动“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的转型前景
中国制造2025,拉开30年磨剑序幕
全球制造业革命下的中国战略追赶
下篇 展望篇
第四章 智造为锋,寻找中国制造之“心”
中国制造2025:“智”造蜕变
大国崛起,中国“智造”大有可为
从制造到“智造”,路该怎么走
中国“智造”的大趋势
中国“智造”的使命
“智造”化的未来工厂
第五章 剑指未来,开启机器人时代
工业机器人夯实中国“智造”基础
机器换人:静悄悄的变革
机器换人是大趋势
机器换人,把人换到何处
迎接“机器人革命”,中国任重道远
“机器换人”浙江样本调查
第六章 网络为翼,引领“互联网+”潮流
“互联网+”,制造强国的新引擎
“互联网+工业”,重塑制造业“微笑曲线”
“互联网+”战略指引中国制造走向2025
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
“互联网+”助力“中国制造2025”
第七章 中国制造2025,赶超工业4.0
工业4.0对“中国制造2025”的启示
中国版工业4.0意义重大
中国制造应抓住机遇迈向工业4.0
工业4.0的两大核心驱动力
中国制造须向德国制造学什么
中国发展工业4.0大有机会
附录 《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
序章 制造强国,梦想如何成真——专访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全球主要大国近年来纷纷高度重视制造业,并用新技术重塑制造业的背景下,2015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该纲领将制造业定位成“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提出了建设制造业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015~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2025~2035年,达到制造强国阵营的中等水平;第三步,2035~2049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中国制造2025》,就是这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是未来十年指导各级政府相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宏图大略如何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制造强国的梦想如何才能成真?本文为《财经》记者对工信部部长苗圩的专访[2]。工信部是《中国制造2025》的牵头起草单位,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也设在工信部,苗圩则是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领导小组组长,是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创新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核心记者:2015年以来,中央和国务院连续发布了几个指引改革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文件,3月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5月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7月的《“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在您看来,这些文件中体现出来的理念和思路,跟过去有何不同?这三份文件有何逻辑关系?苗圩:这些文件的理念和思路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政府新思路、新观念在具体领域的体现。与过去相比,这些文件的理念和思路更加突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更加突出创新驱动。《若干意见》强调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方面的重要地位;《中国制造2025》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指导意见》提出以融合促创新,最大程度汇聚各类市场要素的创新力量,推动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支柱。二是更加突出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中国制造2025》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战略支撑和保障,努力破除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层次矛盾,激发市场活力;《指导意见》则充分发挥互联网对资源的逆向重组作用,倒逼相关产业领域加速变革。三是更加突出人才为本。人才强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人才为先的发展思路;《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要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从三者的逻辑关系来看,《若干意见》是体制机制层面的保障,是对工业发展制度环境的建设,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是对制造业重点领域和任务的谋划,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指导意见》是对制造业发展方式和途径的指引,是制造业发展的手段。记者:《若干意见》中提到“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在您看来,就政府而言,制约创新的最大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是什么?苗圩: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但目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制约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读懂中国制造2025 - 吴晓波等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