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媒介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媒介研究/刘利群等著.—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9
ISBN 978-7-5657-0785-8
Ⅰ.①社…Ⅱ.①刘…Ⅲ.①女性—关系—传播媒介—研究Ⅳ.①G20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188723号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媒介研究
著者 刘利群等
责任编辑 李水仙
责任印制 张玥
封面制作 泰博瑞
出版人 蔡翔
出版发行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社址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邮编:100024
电话 86-10-65450528 65450532传真:65779405
网址 http://www.cucp.com.cn
经销 全国新华书店
印刷
开本 730×988mm 1/16
印张 14.25
版次 2013年10月第1版 2013年10月第1次印刷
书号 978-7-5657-0785-8/G·0785 定价 49.0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印装错误 负责调换
第一章 媒介与女性研究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
第二节 女性主义理论
第三节 传播学中的女权主义理论
第四节 人类学和心理学中的媒介与性别理论
第二章 媒介与女性研究方法
第一节 媒介与女性研究的方法论渊源
第二节 几种常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 媒介与女性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三章 媒介与女性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媒介与女性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媒介与女性
第三节 媒介中的女性公共空间——《玲珑》案例研究
第四章 电视与女性研究
第一节 电视与女性研究综述
第二节 不爱红装爱武装——意识形态与电视剧革命女性形象塑造
第五章 网络与女性研究
第一节 网络与女性研究综述
第二节 网络与女性研究的特点
第三节 网络与女性研究的现状
第六章 广播与女性研究
第一节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广播
第二节 女性广播节目的社会性别意识——《三色玫瑰坊》案例研究
第三节 女性广播节目中增强社会性别意识的对策
第七章 媒介与女性研究的热点议题
第一节 性别议题的媒介传播
第二节 “剩女”传播现象与媒介传播策略
第八章 国际视野中的媒介与女性研究
第一节 媒介与女性主义
第二节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研究领域
第三节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方法论
第一章 媒介与女性研究理论
传播学具有跨学科的性质,而“社会性别”自诞生之日起便与人类学、社会学等各门学科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因此,性别与传播理论体系不仅建立在传播学理论与社会性别理论之上,还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文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
一、传统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女性主义的批判思想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发生碰撞,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性概念、经济学理论、社会理论和政治理论。
1.人性概念
马克思主义者强调,使我们成其为人的主要因素在于,我们能够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即通过生产来满足我们的基本需要。我们是有目的或有意识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创造了自己。这就形成了“人类创造自身”的著名论断。如何理解这句论断呢?理查德·施密特在《马克思恩格斯导论》中强调,“人类创造自身”,不是理解为“男人和女人个别地创造出他们自己的面目”,而应理解为“男人和女人,通过生产集体地创造出社会,而社会继而又塑造他们”。因此,对于“集体”概念的强调,是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进入的一个路径。
此外,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物质决定意识,或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这就启发了女性主义者对于妇女地位问题的思考,首先是从物质性方面来入手。因为工作或社会生产是妇女获得物质资料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认为,为了理解妇女缘何与男人以不一样的方式受压迫,需要分析妇女工作地位与妇女自我形象之间的联系。这从某种角度丰富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普遍关注受教育权、选举权等方面的奋斗维度与关怀面向。
2.经济学理论
如果说自由主义者首先把资本主义看作是自愿交换的制度,那么马克思主义者首先把资本主义看作剥削性的权力关系制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雇主垄断了生产资料,所以工人必须在接受剥削和完全失业中做出选择。以为工人可以自由地和雇主签署互惠互利的契约合同,只是自由主义的幻想而已。
因此,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认为,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维护类似契约的关系,将卖淫和代理孕母等关系都视为人的自由选择,这是没有看到签订这种契约关系的双方处于何种位置,以及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是否是平等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指出,当贫穷、没文化、没有技术的女人选择出卖她的性服务或生育服务时,极有可能的是,她的选择更多情况下是出于迫不得已,而不是自愿选择。这一论断对于分析当今社会中的很多问题依然具有解释力。它提醒我们,一方面不应忽视对事件参与者的个人选择权的尊重,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不应对这种看似是自由契约的关系背后不平等的权力地位视而不见。
3.社会理论
马克思指出,每一种政治经济——原始公社制、奴隶时代、前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社会——都蕴含了自我毁灭的种子。即需要认识到“阶级的动态本性”:一旦某个群体的人们充分意识到自己作为阶级的存在,他们就能有更好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基本目标。对于广大妇女来说,无论是处于资产阶级地位的女性,还是处于无产阶级地位的女性,她们都在家务劳动以及这种劳动不被社会价值所认可方面具有相同的经验与处境,所以,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倾向于把妇女看作统一的阶级,即“工人阶级”。
为了更好地使人认清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欺骗性,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两个概念的区分,即“阶级意识”和“虚假意识”。马克思主义者不相信诸如平等主义的或福利的自由主义,他们认为,这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它诱骗工人相信雇主实际上是关心工人的。
对这一问题更为细致的讨论,可以通过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在《狱中书简》、《狱中札记》中提出的“霸权理论”来展开,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强调的就是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在将社会分为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的基础上,葛兰 ............

书籍插图:
书籍《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媒介研究》 - 插图1
书籍《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媒介研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媒介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