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豪言壮语
很多中国同学甚至老师,对于认知科学缺乏了解,采用的学习策略大多是中国式的死记硬背,效率很低。很多人宣称:想要学好外语,只有靠极端的刻苦。我们来不来就听说某某英语学得好是因为对英语学习着了魔,上厕所都在学。又或学英语成功是因为天天喊英语,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每天喊两小时,在操场喊,在房顶上喊,总共喊了四年,成功后在还保持经常去公园喊英语的习惯,到了今天每次在公共场合吃饭前,还要当众拿出英文来看、朗读一会儿。某老师身残志坚,每天苦学 3小时,坚持十多年后终有所得,感慨之下用英文写了篇文章,题目就叫《美丽的英文》。这种靠极端刻苦学习的人,往往会成为全国老幼皆知的人物,被捧成“英雄”或“达人”,然后全社会展开向其学习的运动。
有个自学成才的人告诉大家他是这样学英语的:大年三十人家都在看春晚、吃年饭、放鞭炮到半夜两点,他却在大年三十听写英语到了半夜两点。他每天听英文广播平均 10小时以上,生病住院的三个月期间,每天甚至十几个小时以上。他总共听坏了 17个收录机,数个复读机和收音机,每天用 A4纸抄写英文 20页,堆满了整柜子。两年多的时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算以前的时间,就这两年多也累计学习达到 10,000个小时了。所以他劝大家说:学外语的“捷径”就是“刻苦”!“要像逆水行舟那样学”。这位老师真是非常了不起,他的刻苦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但能做到他那种程度的同学肯定太少太少了。大家计算一下,学习10,000个小时的概念是什么,每天坚持学一个小时,需要整三十年的时间。一天三小时,需要十年的时间。当然如果一天十小时,可能三年就够了。采用过该方法的某大学生李同学,按他的经验介绍,自己平时每天这样学外语五六个小时,周末每天十二三个小时,一年以后考托福拿到了很高分,两年后感觉自己外语水平已经很高了。显然大多数同学当不成这样的战士!
这位老师举了一个他学习中的事例来教育大家:有一次听广播,他听到了 Khmer Rouge这个词,听了很多次怎么都听不懂(无效嘛),百思也不得其解,不知道拼写所以字典还查不着,到处打听周围人也没人懂。这个问题一直纠结了数个月,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个卖化装品的,产品品牌是 Rouge。他觉得好像是这个词吧,于是问销售员这品牌是啥意思。销售员说是“红色”的意思。当时他就想了,“红色”,那可能“ Khmer Rouge”就是“ Khmer红色”或“红色 Khmer”。因为记得当时听的新闻是有关柬埔寨的事,那柬埔寨有红色什么呀?噢,一定是“红色高绵”!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于是兴奋地把此成功经历记录到自己的学习经验中。这一个单词的学习成功啦!成功的原因归功于我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听不懂的词的执着!呵呵,一个单词卡了几个月,费这么多周折才整明白,效率如何?是否有办法不用这么长时间呀?再说有这个必要吗?还有一次他听到新闻说阿基诺总统被刺杀,中弹倒在了tarmac上。 tarmac一词,可无论如何也搞不明白,也没再遇到这个牌子的什么化妆品。就这样又纠结了 N久,直到后来遇到一位德国工程师,请教人家后得知这是“柏油碎石地,特别是机场跑道边上的那种地面”的意思,才又来了个恍然大悟!殊不知半年又过去了。那有多少这样的问题是最终也没搞明白,又有多少是经过了很长时间刻苦钻研才搞明白的?我们分析该老师的方法,最主要的手段是听写,大量听广播。这个方式是否有效率?有没有办法使效率提高而不用每天十小时?是否大量听写效果就好?哪个阶段动笔最适合?该老师告诉大家“坚决不要放过每一个不懂的东西”,可大部分教育专家为什么认为掌握语言时,先要把很难搞懂的部分放过?
我们对一些靠超级刻苦而成功的人物敬佩的同时,却发现他们的成功是大多数人很难做到的,因为连他们自己都说,那需要超人的毅力和极其刻苦的训练。采用一个效率低的方法刻苦学,最终是可能成功的,但需要的时间太长,也对自律要求太高。笔者和一些老师认为,类似刻苦的学法至少需要坚持 9,000小时以上。新东方一位杜老师这样对同学们说:“其实我自己的方法也不错,但我之所以没叫杜某法,因为我背单词、背句子、背课文、听广播、看电影、唱英文歌都用过,不能说我具体怎么学会的,所以不能管这叫杜某学习法。我是在过了英语四级之后,又学了 6,000小时。”他也是外语学习成功者之一,但如此客观的分析和谦虚的发言,是令人尊敬的。
其实我们很多同学已经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来学英语,还是哑巴英语,难道这都是我们不够刻苦造成的吗?我们广大的同学学习外语,虽然没有达到这些少数人所说的一万小时,可是真的还是不够努力吗?难道非要“头悬梁,锥刺骨”的苦行,才能学会外语,就没有更科学的和相对能提高效率的学习途径吗?
序:观念与技术
好友漏屋有关英语学习问题的大作《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即将问世。这一耗费了三年多时间,经过反复推敲、修改,并广泛吸纳各方意见而最终定稿的著作,凝聚了作者长期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经验和对此领域现状的严肃思考,语言生动轻松、通俗且不失幽默,读来常有惊人之笔,其切中要害之处,往往令人拍案叫绝。
时下的中国,有关外语学习的方法很多,但大多数人会将其归结到一种极端的技术层面上,并将其当作一种“普世”的方法,加以宣传和炒作。我们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经验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方法,因为它不是方法,也不可能成为方法!但是,国人最大的“心理缺陷”,就是弃本逐末、急功近利,反映在生活中是占小便宜,体现在学习上,就是抄小道、近道。一种经验可以变成省时省力的工具,不管它是否符合道理,大家都会有一种抢劫般的冲动!因此,有这样一种现状:时下流行于外语教学中的各种教学法到底能使多少人受益并不重要,而它却让众人坚信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中国这个“聪明”的国度里,永远不乏发现“捷径”的“天才”,和争先恐后分享“成果”的“聪明人”。因此,盲目崇拜所谓“新方法”和“妙招”的人,把这些方法捧得高高的,头重脚轻之下,为了应付其他挑战者,逐渐开始弄虚作假。于是,伪方法、伪技术就被创造出来。更有甚者,一些以追求经济回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