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影视翻译与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第一卷影视翻译的重要性及现状
第1章 国内影视翻译及研究现状
第2章 国外影视翻译及研究现状
第二卷影视翻译的特殊性及基本原则
第3章 影视翻译的特殊性
第4章 影视作品的表现手段对翻译的辅助作用
第5章 影视译品制作技术方面的限制
第三卷影视作品分类:语言基本特点及汉译
第6章 喜剧类及剧情类作品:语言基本特点及汉译
第7章 罪案类及医务类作品:语言基本特点及汉译
第8章 奇幻类及科幻类作品:语言基本特点及汉译
第9章 文艺类作品:语言基本特点及汉译
第四卷影视翻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字幕翻译
第10章 影视字幕翻译简述
第11章 字幕翻译操作初阶
第五卷影视翻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影视配音的翻译与制作
第12章 配音译制还是原音加中文字幕
第13章 配音译制片的变形与缺失
第14章 配音译制片中译文与原文之间的矛盾化解
第六卷影视片名翻译
第15章 影视片名的文体特征
第16章 影视片名的翻译原则
第17章 英语影视片名的翻译方法
第18章 中文影视片名的英译
第19章 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片名翻译比较
第20章 片名翻译的缺失
第七卷影视翻译实践研究试范:以《新水浒传》为例
第21章 影视翻译回归
第22章 影视翻译模式归类
第23章 字幕汉译英五种试范
第24章 字幕汉译英综合试范
第八卷字幕英译如何走向世界
第25章 走向世界问题简述
第26章 回归字幕翻译本体
第1章 国内影视翻译及研究现状
从最初的默片,到配幻灯小字幕和“译意风”在现场讲剧情,再到真正的译制片出现,观众逐渐习惯外国演员嘴里讲着流利的中国话,而如今又越来越流行看“原声字幕片”。我国译制外国电影历史悠久,特别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影片和50年代欧洲影片的大量涌入,影视译制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我们先看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情况。1948年9月,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翻版组,开创了我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先河。1949年5月一部反映苏联近卫军战士马索特洛夫英勇事迹的影片《普通一兵》译制完成,标志着新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译制片的出现。1949年11月16日,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翻译片组成立;在翻译片组的基础上,1957年4月成立了上海电影译制厂。到1965年,我国译制的外国电影达到775部。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苏联革命题材的译制片,而这些影片中,许多都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的。
译制片在“文革”时期全面停顿下来,长影和上译直到1969年才重新开始故事片的译制工作,主要译制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卖花姑娘》(朝鲜)、《流浪者》(印度)、《桥》(南斯拉夫)、《宁死不屈》(阿尔巴尼亚)、《多瑙河之波》(罗马尼亚)等。回忆当年,“《卖花姑娘》放映时,真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连演十几场,场场爆满,赚足了人民的泪水”。
20世纪80年代中期,译制片在中国又形成一次高峰,美国及西欧国家的优秀影片逐渐成为中国译制片的主流(麻争旗,2005:3)。80年代公映的译制片已经成为很多人不可磨灭的记忆。看译制片是时尚文化的代名词,人们反复收听译制片的录音剪辑,交流看译制片的心得,模仿译制片中的台词。由上海电影译制厂译配的影片,如《虎口脱险》、《悲惨世界》、《佐罗》、《英俊少年》、《茜茜公主》、《简爱》、《追捕》等,让国内银幕跨越了译制片的饥馑时代,让丁建华、童自荣、邱岳峰、毕克、尚华、李梓等一批配音演员的声音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偶声”。观众对“偶声”们配音的角色如数家珍,几乎只要一听到声音,就能报出配音演员的名字,痴迷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其他追星族。
根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中期译制片最辉煌的时候,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600余部电影;中国译制事业的起源地长春电影译制片厂译制了30多个国家的700余部电影4。不过,如今这种辉煌已成记忆。据了解,在1993年之前,作为主要的译制片生产基地,长春电影译制片厂每年要接20部译制任务,而目前由中影公司分配到手中的几乎很难超过10部。
电视系统介入译制片领域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率先译制完成经典名片《红与黑》之后,各电视台纷纷效仿,合作或独立译制影视剧。电视台介入译制片领域后,短短十几年内,势力逐渐扩大,带动中国译制片事业突飞猛进,现已是中国译制片事业的中流砥柱。据不完全统计,电视台系统每年引进影视剧2000-2500多部集(不包括动画、卡通片)。
无孔不入的原声盗版影碟,蓬勃发展的电视与网络,抢走了很多观众。大中城市的人们常常可以在外国影片引进前,就买到原声盗版碟。我国从未引进过美国电视连续剧《六人行》(又译《老友记》),但是众多“粉丝”通过盗版碟一集不落地看完。而通过互联网几乎可以同步看到国外最新的电影和电视剧集。比如,美国连续剧《越狱》2005年开播,在美国收视率一般,但受到国内观众热捧。字幕翻译人员自发地组成字幕组,专做流行电影和电视剧的字幕翻译。一部美剧,播出10小时内就传入中国网友手中。这些网友们翻译时基本上都是凭着个人的经验和热情,往往求快甚于求准,缺乏统一的规范,不同字幕组的翻译质量也参差不齐。
虽然外国影视剧在国内一片繁荣,市场形势甚好,但对于影视作品的翻译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翻译研究领域更加关注各种文学及其他非文学文本的研究,影视作品的翻译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钱绍昌教授早在2000年就指出:“译制片受众(观众)的数量远远超过翻译文学作品受众(读者)的数量,影视翻译对社会的影响也绝不在文学翻译之下。但与之相反,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却远不如文学翻译。反映在大学里有关课程之开设、学术刊物上有关论文之发表、学术团体中有关组织之建设等等方面,均与影视翻译的社会作用不相称。这一现象亟应引起翻译界的注意。”
当然,这一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相比文学书籍来说,电影和电视这些新媒介出现的历史相对较短,因而长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在翻译界占据主导地位,影视翻译研究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其次,翻译群 ............

书籍插图:
书籍《基础影视翻译与研究》 - 插图1
书籍《基础影视翻译与研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基础影视翻译与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