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点 全球变局下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第1章 宏观经济之辩:中国经济要不要“保6”?
漫长的告别:中国经济出清快与慢
致2020:不确定性的代价
2020年:中国经济需要“保6”吗?
“潜在增速之谜”与“保6”之争
未来经济形势怎么看?
房价问题何解
第2章 问题与突破:资本市场的危与机
金融市场如何助力先进制造业
美国再工业化努力的启示
中国是否面临债务危机
如何逆转外国直接投资下降趋势
再融资制度改革面对的六个现实问题
负利率政策的逻辑
人口结构大趋势下的社会经济发展
优化人口空间结构 助推新产业革命
第3章 创新与转型:金融改革如何布棋?
以制度创新迎接国际竞争格局演变
金融创新和改革的挑战
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加强金融科技监管
大数据与新一轮城镇化
如何发展数字经济
推动ESG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推进知识产权治理转型
第4章 寻找新增点:新周期下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
乌云的金边:求索中国和世界经济前路
加强全球央行间的协调合作机制
中国经济向何处去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方位和新起点
激发健康产业发展新动能
中小微企业发展之路
漫长的告别:中国经济出清快与慢
管清友 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如是资本创始人
进入21世纪以来的中国经济可以分为三个发展周期:第一个周期是从2001年加入WTO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个阶段中国的发展主要靠拓展外需,我们成了最大的“世界工厂”;第二个周期是金融危机到2016年金融泡沫见顶,这个阶段中国的发展主要靠扩大内需,我们创造了全球最火热的房地产销售和投资纪录、最完善的高铁基建网络、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最大的智能手机保有量,我们在很多领域成了最大的“世界市场”;第三个周期是2017年开启金融出清到现在,政策收紧,回归本源,经济陷入一场迟到的出清,金融市场出现爆雷潮。这场出清其实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告别,从历史经验看,出清周期还远没走完,这将是一场“漫长的告别”。
我们分三个部分来讲述这个故事:
第一部分,狂飙的增长:中国经济急速发展的20年。系统梳理过去两个十年,史无前例的外需和内需膨胀,如何让中国经济狂飙突进。
第二部分,注定的告别:中国经济极难的一道坎。分析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核心问题,和过去相比,我们为什么必然要迎接一场告别。
第三部分,漫长的切换:快出清与慢出清的抉择。告别的过程到底是快还是慢?从国际经验看,快出清和慢出清都有成功与失败的先例,中国最终会走向哪一条路?
狂飙的增长:中国经济“最快”的20年
第一个周期:2001-2008年,激活外需,成为最大的“世界工厂”。
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制造”加快走向世界,外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这个周期内,中国经济增速从2001年的8.3%一路飙升到了2007年的14.2%,出口增速平均为29%。2001年,出口占GDP的比重大约是20%,净出口对GDP的拉动为负贡献,5年之后,这两个数据就达到了近20年的最大值35%和1.9%(2006年GDP增速为12.7%)。从全球视角来看,2000年中国出口金额在全球的占比仅为3.8%,排在美国的12%、德国的8%、日本的7%、法国的5%、英国的4%之后;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和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出口金额的全球占比提升到了10%。
当然,WTO只是一个标志,外需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实际上得益于两个红利:
一个是外部的全球化红利。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分工逐渐清晰,全球出口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86年的13%提升到了2007年的高点25%,主要原因是:第一,主要经济体的市场机制逐步建立,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的严格限制;第二,信息技术革命爆发,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支持了全球贸易,另一方面加速了市场分工的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另一个是内部的人口红利。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占比快速提升,到2005年几乎已经是全球最高的。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产业来中国投资设厂,比如耐克的鞋在2000-2005年有40%产自中国。
第二个周期:2009-2016年,扩大内需,成为最大的“世界市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出口引擎开始失速。一方面是外部的全球性经济增长乏力,各国日子都不好过;另一方面是内部劳动力成本攀升,出口竞争力开始下降,出口产业开始向海外转移。压力之下,我们被迫把精力转向国内,开始沿着地产、金融、基建、消费四条线刺激内需,这四个引擎在这几年彻底爆发,推着中国经济继续狂飙。
第一个引擎是地产,点燃地产的是空前的地产刺激政策和家庭部门加杠杆。过去10年,中国人口继续往城市大迁移,城镇化率大幅提升,这是地产走强的基本面。但真正让地产狂飙起来的还是一轮又一轮的货币政策和房地产刺激政策。《中国工薪阶层信贷发展报告》显示:一方面,政策不断宽松,2008-2009年、2011-2012年、2014-2015年,配合着宽松的货币政策,三轮刺激之后,中国各个城市的房价普遍涨了至少2倍,一线城市的房价更是坐上了火箭,北京房价从2008年到2017年的最高点涨了近10倍。另一方面是家庭部门的杠杆率大幅提升,从2008年的17.9%飙升到了2017年9月的52.6%。经过10年的暴涨,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已经几乎是全球最高的,房价收入比更是全球前三名。2008年之后房地产及其产业链对GDP的贡献率也迅速提升,2013年达到峰值17.8%,远超过美国、日本及欧洲主要国家。
第二个引擎是金融,点燃金融的是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政策和监管自由化。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各大央行开始以零利率和量化宽松(QE)等方式进行非常规的货币宽松政策,中国央行也被裹挟进了这场宽松的洪流,先后进行了三轮货币宽松政策(2008-2009年、2011-2012年、2014-2015年),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7.47%降到了4.35%。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在2008-2017年始终高于美国、日本、欧洲央行,位列全球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新增点 全球变局下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