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0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
作者:钱颖
ISBN:9787508676364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亲母亲
作者简介
钱颖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生于北京,祖籍浙江。1981年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提前)毕业。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2006年9月起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学术荣誉包括:当选为计量经济学会(The Econometric Socletv)会士(Fellow)、获得2009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婆和2016年中国经济学奖。研究领域包括: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中国经济。担任《经济学报》、《清华管理评论》、《教育》主编,《经济研究》编委。中文著作包括:《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学的改革》(中信出版社)。在《美国经济评论》(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政治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经济学季刊》(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经济研究评论》(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经济研究》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引言
本书收集了我在1995年到2017年6月期间有关中国经济的78篇文章,可以看作是我在2003年出版的《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的续集。那本书收集的是我在1987年到2003年期间的18篇文章。两本书加在一起一共96篇,都是我用中文发表的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的文章。
本书按照内容的主题分为三编十章。在每一章中,文章均注明发表时间,并按此排列。这样便于读者还原文章当时的情景,并展示改革演进的动态感。
开卷第一篇“理解经济学研究”是我在2016年首届“中国经济学奖”颁奖仪式上的获奖讲话。我的获奖理由是“对在转轨经济中作用于政府和企业激励机制的研究所做出的贡献”。这篇文章以我的部分获奖研究工作为例,来讲述经济学学术研究的对象、方法、结果和意义。这为理解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依据实例的解读。文章最后还就经济学学术研究的定位、研究中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探索中动机的意义谈了我的感悟。应该说,这篇文章所讨论的经济学研究态度和方法适用于全书的所有文章,是全书的一个导读。
第一编“改革与发展”共六章。
第一章“理解改革开放”共四篇。2008年有两件大事:一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周年,二是发生了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起始于1978年底的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是20世纪后期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何概括和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本质,如何看待和分析当今世界经济中的问题,找准中国自己的定位,是这一章中几篇文章的主题。也可以说,这一章呈现的是我对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大势的一个整体判断。
第二章“透视经济增长”中有九篇文章。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在过去30多年中最为突出的特征。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中国人应该引以为豪。不过,如果我们用历史的和比较的视角来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的高速增长既不空前,也不绝后,而是与其他若干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形态完全一致。本章的第二个关注点是中国经济近年来的增速下行以及相关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同样用历史的和比较的视角来分析,我们就会看到增速下降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并且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历说明,中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是完全有可能的,尽管进入中等收入后经济增速下降不可避免。本章的第三个关注点是提出了分析经济增长不能用“三驾马车”的需求方模型,而必须用现代经济学中普遍使用的供给方的增长模型。这与后来政府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思路相一致。
第三章“解析结构问题”中的五篇文章涉及所谓“结构问题”。“结构问题”既有真实存在的问题,也有计划经济思想的遗产,就是人们的头脑中总是以一个理想的结构比例作为思考基准。这一章中的第二至四篇,或者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或者通过论理,来甄别真实的经济结构问题。这些文章与当时经济学界的一些主流判断并不一致。在投资与消费的结构上,经济学界的主流声音是中国的投资太多了。但是基于对数据的仔细分析,特别是用投资回报率作为标准,我的研究发现在2005年之前中国并没有过度投资,因此投资与消费结构问题并不存在或并不严重。在产业结构上,我的研究发现,由于服务业被统计遗漏很大,所以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统计数据不准确而夸大了。本章第一篇和最后一篇涉及收入分配问题,这是一个大题目,值得关注并深入研究。
第四章“创新、创业、企业家”中的11篇文章是有关市场经济供给方的主要推手——企业家和创新创业的。长期以来,企业家在中国艰难成长,而创新又被禁锢在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框架中。直到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终于成为政府的政策导向。这几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以及解读自下而上的创新(包括通过创业来创新)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这些文章有助于我们走出思维误区,正确地认识市场经济活力的真正动力。
第五章“全球经济中的中国经济”中有五篇文章,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一方面,中国经济改革从来都是与开放连在一起的。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崛起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崛起的重大差别之一是中国经济的体量。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用世界眼光看中国经济,把中国经济放到世界经济中加以分析,对中国经济学家和世界经济学家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中国经济已经不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了,世界经济也不再是与中国关系不大的事情了。因此,我们在讨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时候,也必须要讨论世界经济“新常态”。这正是本章中第四篇文章探讨的问题。本章最后一篇文章提出未来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六大趋势,以及在此环境中企业家精神 ............

书籍插图:
书籍《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 - 插图1
书籍《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