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的经济解释Ⅱ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9.6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商业模式的经济解释Ⅱ
魏炜 朱武祥 林桂平 著
ISBN:978-7-111-48512-4
本书纸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电子版由华章分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全球范围内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客服热线:+ 86-10-68995265
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
官方网址:www.bbbvip.com
新浪微博 @言商书局
腾讯微博 @bbb-vip
目录
推荐序一 系统化地设计商业模式
推荐序二 打造“魏朱模式”升级版
第1章 共生体 概念、评价标准和三大定律
1.1 共生体:焦点企业的商业模式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商业模式的总和
1.2 共生体视角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思维拓展
1.3 共生体的三个切割、重组与三大评价标准
1.4 总结:共生体的三大定律
第2章 基于共生体的商业模式设计
2.1 培训机构的传统学校模式
2.2 培训机构的授权模式
2.3 基于共生体的商业模式设计:培训机构的单边平台模式
2.4 某家电制造企业社区店的商业模式设计:家电渠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3章 商业模式设计工程学原理一 同样的资源能力被不同利益主体拥有时机会成本不同
3.1 资源能力与利益主体的搭配:从中非光伏基金的交易结构搭建说起
3.2 抉择收入、抉择成本与机会成本
3.3 资源能力被不同利益主体拥有时为什么机会成本不同
3.4 新交易理论:交换、交易与机会成本、交易定价
3.5 资源能力与利益主体配对的设计工具
第4章 商业模式设计工程学原理二 利益主体以不同方式交易时,价值增值不同
4.1 价值增值与交易方式
4.2 交易方式之满足方式
4.3 交易方式之构型
4.4 交易方式之角色
4.5 交易方式之关系
4.6 交易方式之收支来源
4.7 交易方式之收支方式
4.8 交易方式之现金流结构
4.9 交易方式的延伸问题:切割重组、抉择收益等
第5章 商业模式设计工程学原理三 以同样方式交易交易对象的不同属性,价值增值不同
5.1 属性如何创造价值空间:从客户全生命周期到属性创造性定价
5.2 何谓交易:新交易理论下看交易属性
5.3 属性如何碎片化:静态的组成部分、部分之间关系、对其他人的价值等;动态的潜在与显现、存量与流量等
5.4 属性间如何聚合:叠加、伴生、互补、乘数、指数等
5.5 归属关系与利益诉求:属性的缩减、延展与剩余分配
第6章 商业模式设计工程学设计规则
6.1 设计规则一:通过增减利益主体可以实现不一样的价值增值
6.2 设计规则二:通过增减利益主体的资源能力可以实现不一样的价值增值
6.3 设计规则三:通过分割重组利益主体和其资源能力可以实现不一样的价值增值
6.4 设计规则四:通过以不同交易方式重新配置利益主体拥有的资源能力可以产生不一样的价值增值
6.5 设计规则五:通过充分利用利益主体的存量资源能力,而非从零开始构建资源能力组合,其价值增值更大
6.6 设计规则六:把更多剩余收益配置给对结果影响大的利益主体,其价值增值更大
6.7 总结:使利益主体、资源能力各得其所
第7章 基于商业模式的会计核算
7.1 商业模式构建、实施和重构:如何进行交易定价?需确定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
7.2 基于活动的动因分析、会计核算
7.3 商业模式会计:从共生体出发的步骤与实例
7.4 商业模式会计的应用场景
第8章 基于共生体视角的财务分析 以零售行业为例
8.1 从通行的财务指标和商业模式描述,可以看到什么:需要构建共生体视角!
8.2 共生体财务分析四步法
8.3 “共生体强”与“焦点企业强”的背离:商业模式的内生动力与演化路径
8.4 如何改进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二维比较模型
第9章 单边平台模式
9.1 国际贸易的单边平台:香港利丰
9.2 创造新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单边平台的平台企业与业务自主体
9.3 切割、重组与交易价值、交易成本、交易风险
9.4 单边平台的定价、辨析与适用范围
9.5 单边平台设计步骤
附录A 基于交易结构的商业模式构成要素
参考文献
推荐序一 系统化地设计商业模式
如果你是企业创始人,推荐你读这本书。而且你应该和团队一起读,一起来系统化地设计出更好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可以不依赖于商业直觉,由团队系统化地设计并且持续升级吗?这本书告诉你:可以。而且这本书还提出了方法论。不仅有定性的方法,比如设计商业模式的原理和原则,还提出了定量的方法。
定量方法,是这本书的第一大创造。这就是基于商业模式的“会计核算方法”以及基于商业生态圈的“财务分析方法”。过去的传统会计,由于基于工业时代的背景,更多是以“产品定价”为重点,用于商业模式设计则帮助不大。而魏朱团队创造的“商业模式的会计核算方法”,以“利益相关者”和“活动”为核心,其重点则是“交易定价”。交易定价是设计商业模式的关键,是商业模式落地的关键,所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如今大家都意识到商业模式的创新很重要,我们也曾建议一些企业成立了“商业模式部”以专司其职,但得到的反馈往往是缺乏方法和工具。这些会计和财务工具的提出,将使企业“商业模式部”的工作大为改观。相信接下来的实践,会给我们带来更多令人兴奋的成果。
从2006年底朱武祥、魏炜两位教授在《创富志》上发表第一篇文章开始,八年间“魏朱商业模式理论”已由一株小苗生长为挺拔的大树,其成长的旅程充满惊喜。
一开始,魏朱只是提出观察“商业模式”所需要关注的六个要素,也就是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现金流结构、企业价值。《创富志》的编辑和研究团队也全力以赴,以这些要素为视角,在广阔的商业生态中搜寻,把那些丰富多彩的物种做成了数百个商业模式的案例标本,以作为理论研究的支持。这期间,魏朱确定了商业模式的定义: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2012年,魏朱团队在《商业模式的经济解释》
[1]
一书中,又提出了衡量商业模式的三个标准:交易价值是否增加、交易成本是否减少、交易风险是否降低。这使商业模式的设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商业模式的经济解释Ⅱ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