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大学文科教材·复旦博学·哲学系列_哲学导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前言
一、哲学:人类文明精神的精华
1.哲学的定义问题
2.文明与自然
3.精神与自然意识
4.精神的本性
5.观念的真实性问题
6.由实际到真际:哲学证明人的理想
7.哲学问题的基本性质
二、哲学的诞生
8.泰勒斯: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
9.“穷神知化”:中国哲学的起源
10.哲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三、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11.ontologie及其汉译问题
12.世界本原学说
13.本体论的开创
14.思维与存在
15.一元论与二元论
16.道与名器
17.死亡问题与终极关怀
18.克服虚无的道路:哲学与宗教
19.“形而上学”释义
20.自由与决定论
21.目的论与决定论
22.身与心
四、认识论与先验哲学
23.真理与认识论问题
24.通达真理之路:感觉?抑或理智?
25.“休谟问题”
26.理性的隐秘判断
27.现象界与智思界的二分
五、历史哲学
28.世界之为真理的过程
29.历史与逻辑
30.历史中的偶然与必然
31.历史与自然
结束语:哲学的当代变革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在人类追求真理的努力所成就的分门别类的学问中,哲学总是戴着神秘的面纱。若有人问道:你学的专业是什么?答曰:哲学。于是,常有一个让你难堪的问题紧随其后:什么是“哲学”?尽管你可能已把多年的精力奉献于哲学,这问题却仍使你困惑。不要以为,你是因为迄今为止还未成为“哲学家”,才答不了这个问题,你的苦恼其实也是不少卓有成就的大哲学家同样具有的。他们在长期的哲学探讨中时时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哲学的真正使命究竟是什么?她究竟能否引导我们达到确凿无疑的真理?现代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其毕生努力归根到底围绕着他向自己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没有这种扰人心绪的困惑,他确信自己学科的真实价值,他知道他若发现一条定律,其意义便是无可争辩的。但哲学家却是这么一个人:他必须经常保持着对自己的思想和信念的批判态度,对他说来,一切未被证明的信念都必然表明着他的内在的自我确信的缺失。
然而,正是在哲学家的自我怀疑中,我们看到哲学因其最深刻的诚挚而拥有的高贵。哲学家在他有可能向众人解释何谓哲学之前,已经无数次地拿这个问题拷问了自己。
因此,下述两种对于哲学的正相反对的极端看法都是不正确的。一种看法认为,哲学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居于君主地位,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最高真理的揭示者,是“科学之王”。另一种看法则以为,哲学是不着边际的玄想,是脱离实际的抽象思辨,是“不能烤面包”的高谈阔论,是学问和修养的表面装饰。这两种看法都是对哲学的误解。哲学从不放弃对真理的严肃追求,但始终对每一次追求所得抱着严格的批判态度。她并不自诩真理在握,只等着人们的朝拜,而是虚怀若谷地迎接着更进一步的探索。她意味着新境域的不断打开,她是通向智慧道路的不停息的开拓者。
值得庆幸的是,上述两种对哲学的误解在当今年轻一代的学子中正愈见其稀。他们对哲学正开始形成真诚的渴望。他们或许并不以哲学为专业,他们研究历史、语言等人文科学,或者研究诸如经济学、政治学这样的社会科学,或研究数学、自然科学,但对哲学却产生了相当浓厚的兴趣,表现出了关注和热情。我们目前还无法准确地估量这种现象的全部意义和前景,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哲学以她对人类文明精神之根的追问和对人的真实价值的探求,正代表了当代人内心最深刻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惟在年轻而纯真的心灵中才最易生长出来。
但哲学并非直接就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哲学是人类非常独特的思想努力,她是学问,却又不像其他学问那样有现成的、公认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她展示思想迄今为止曾经达到的境界,但这些境界又同时要求着进一步的思想探险;她既无坚实可靠的地基可供我们在上面构筑真理的高楼大厦,也没有某种事先已被确知的目的地在前面引领我们。她展示通达智慧的可能性,因此而令我们向往,但又从不允诺我们一定能够达到智慧。她只是不断地召唤我们进入她的王国,然后向我们指示什么是真正的挑战和风险,要求我们自己去承当。
如果我们只是向往确实无疑的知识,以便在其中获得理智上的愉悦,或者我们向往那些有稳妥可靠的路径可循的研究领域,那么我们可以选择某些具有这种性质的具体学科,在其中奉献和安顿我们的智力兴趣。不过,在这些具体的学科中,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约束我们过分的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脾气,倘若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在逐渐熟识某种学问的同时又受到哲学的诱惑:竟然试图追问正被研习的学问之基本前提的可靠性和最终根据问题。
如果你不慎踏入了哲学的领地,你心智中固有的“形而上的倾向”会驱使你去领略一个你从未见过的新天地——那里,时而风和日丽,时而乌云翻滚;时而宁静深远,时而硝烟弥漫。这一切都将测试你的思想勇气和精神趣味。
当然,对于哲学,你可以保持一个随意涉猎者的身份,例如可以兴之所至地翻阅某些哲学大师的原著,浏览一番,收获自然也会不少,但在此种情况下,你对大师的思想真能领会的恐怕只是十之二三而已。若能满足于此,倒也罢了,只怕你还想进一步求得哲学上较为系统全面的修养,这时,你就会去读一些哲学史方面的著述。
一旦进入哲学史,你就进入了一个哲学学说史的知识领域,你须依着时间的顺序逐一了解历史上前后相继的一系列哲学学说和学派,它们的时代背景、思想缘起、代表人物、主要著述、学说体系、基本概念、范畴和命题,它们之间的前后继承和批判关系等等。一部哲学史读下来,你的头脑中装填了许许多多的史料以及关于各种学说的丰富“知识”,但对于其中每一种学说本身,你却只有一些皮相之知而未曾入其堂奥。或许你会有一种意外的收获,即从哲学史的作者那里学得了一种无往不胜的“理论批判”能力:原来,每一种哲学学说都有其偏颇和漏洞,只要凭借清醒的理智和巧妙的论辩,就足以给它以决定性的驳斥。于是,你的最高的哲学修养便成了“准确的哲学史知识”加上“精巧的论辩力”。但这种所谓“修养”,恰好缺失了哲学修养之本义——了悟人类问题之根柢及与之相应的思想境界之提升。
这显然是一种失败的哲学学习,在高校哲学专业的学生中,这种 ............

书籍插图:
书籍《21世纪大学文科教材·复旦博学·哲学系列_哲学导论》 - 插图1
书籍《21世纪大学文科教材·复旦博学·哲学系列_哲学导论》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21世纪大学文科教材·复旦博学·哲学系列_哲学导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