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科学全书纲要 (同文馆·人文经典译丛)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是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多年讲授哲学课自用的教科书,是黑格尔生前亲自定稿和出版的四种著作之一,是他自己惟一出过三次的著作,以纲要形式全面阐发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
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它把“理念”看做世界的本原,认为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而“理念”的发展经历了逻辑、自然、精神这样三个阶段,因此他的哲学在此就是对这三个发展阶段的描述。黑格尔的这一著作“统观哲学全范围”,包括三个部分:1)逻辑,2)自然哲学,3)精神哲学。这一著作创立了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极大地发展了辩证法。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在黑格尔生前分别于1817、1827、1830年出了三版,由此也可见黑格尔本人对这部书的重视,但它在黑格尔去世后的身后命运却颇为曲折。黑格尔去世后他的一些学生、友人组成一个团体,编辑了一套黑格尔全集,其中的《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乃取1830年版扩编为三本,方法是在原著上另加大量“附释”,这些“附释”来源于黑氏的一些手记和他的学生听课时所作的笔记。这一形式与处理方式为以后黑氏著作的编者一再仿效,产生了长久的影响,并给人们带来很大困难和混乱,造成一种假象,仿佛黑格尔的《哲学科学全书纲要》这一本出过三版的书,原本是由他的学生们自己编成的《小逻辑》、《自哲学》和《精神哲学》这样三大本书组成,仿佛那些“附释”是黑格尔自己的文字,或至少是符合黑格尔自己的想法的。本书译者采用黑格尔1817、1827、1830年三个原版本,“在可能的范围内来表现黑格尔这本书原来的制式和原来的样子”,以期在翻译中同样使黑格尔这本著作回到黑格尔原先的制式,摆脱他的学生们那种非常成问题的编撰,而同时也展示了黑格尔思想发展、演化的一个值得重新探讨的历程。加之译者本人是黑格尔哲学研究的耆宿,对黑格尔哲学理解深透,译笔谨严通达,使得本书成为汉语世界黑格尔著作翻译的重要进展,在世界范围内,也是迄今除德语世界外所仅见。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1817年版、1827年版、1830年版)/(德)黑格尔(Hegel,G. W. F.)著,薛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同文馆·人文经典译丛)
ISBN 978-7-301-16235-4
I.哲… II.①黑…②薛… III.德国古典哲学 IV.B516.3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222655号
书 名:哲学科学全书纲要(1817年版、1827年版、1830年版)
著作责任者:〔德〕黑格尔 著 薛 华 译
责 任 编 辑:张凤珠 田 炜
封 面 设 计:奇文云海
标 准 书 号:ISBN 978-7-301-16235-4/B·0847
出 版 发 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http://www.pup.cn 电子邮箱:pkuwsz@yahoo.com.cn
电 话:邮购部62752015 发行部62750672 出版部62754962
编辑部62752025
印 刷 者:北京汇林印务有限公司
经 销 者:新华书店
720mm×1020mm 16开本 70.25印张 933千字
2010年1月第1版 2010年1月第1次印刷
定 价:120.00元(全三册)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邮箱:fd@pup.pku.edu.cn
谨以这一译本献给贺麟先生
总目录
[1817年原版]目次
[1827年原版]目次
[1830年原版]目次
目 录
前 言
导 论
A.逻辑学
引 论
第一部分 存在论
A.质
B.量
C.度
第二部分 本质论
A.纯反映规定
B.现象
C.现实性
第三部分 概念论
A.主观概念
B.客体
C.理念
B.自然哲学
第一部分 数学
第二部分 物理学
A.力学
B.元素物理学
C.个体物理学
第三部分 有机物理学
A.地质自然界
B.植物自然界
C.动物有机体
C.精神哲学
第一部分 主观精神
A.灵魂
B.意识
C.精神
第二部分 客观精神
A.法权
B.道德
C.伦理
第三部分 绝对精神
返回总目录
前 言
和我的思想本来曾愿成为的不同,我先把这一统观哲学全范围的概要公诸于世,其最直接的缘由是需要给听取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提供一本基础教程。
一本纲要性著作所具有的本性不但不允许依各种观念的内容对它们作甚为完全的发挥,而且尤其限制对它们的系统推导作出发挥,而只有这种推导才定然包含着人们在另外场合以证明所指谓的东西,和对一种科学的哲学来说不可或缺的东西。本书的书名应该一方面能够表明一个整体所具有的幅度,另一方面应该也能表明其意欲把细致方面留待口头讲授的意图。
但是如果以一种有意简要的方式所应讲述的内容是一种已然假定的和众所周知的内容,那么在一本纲要中更多就不外是要作一种外在合目的性的安排和处理。由于我们现在的阐述并非属于这种情形,而是依据一种方法对哲学提出一种新的论述,并且如我所希望的,这种方法作为惟一真实的、与内容同一的方法还将得到承认,所以假使情况先允许我如同就整体的第一部分、即逻辑那样,已把一部较详尽的著作交给读者,关于哲学的其他部分同样也先行有一较详尽的著作,那我就真可以认为这一做法对于哲学的这种新的论述,对于公众界才是更有好处的了。此外我以为,虽然那种内容与之相应而更接近于表象和经验熟知的方面,在现在的阐述中不能不自始就加以限制,那些转化环节也只能是一种须得通过概念才发生的中介,但在这些转化方面也已明显做到一步:从进展上说,方法东西使自己既与其他一些科学所寻求的单纯外在的次序充分区别开来,又与哲学著作中一种已成惯例的做法充分区别开来,这种做法以一种图式为前提,以之和第一种方式所做的一样把材料外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 (同文馆·人文经典译丛)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