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7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书法课/林曦著.—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12
ISBN 978-7-5302-2103-7
Ⅰ.①书… Ⅱ.①林… Ⅲ.①汉字—书法评论—中国—现代 Ⅳ.①J292.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225694号
本书由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授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序 书画的活水 旁看林曦女士的教席/陈丹青
自序 礼物
第一章 远不只是写字的书法
不只是写字
一、最初的心流体验
二、文心与留余
延伸阅读:暄桐的初心
暄桐的初心
三、功夫:不速成的养成
四、将它看作一棵老树
五、一种臣服
思考题:回忆你的专注体验
第二章 从拿起一支毛笔开始
从拿起一支毛笔开始
一、姿势
二、执笔
三、书写工具
毛笔
延伸阅读:书家和毛笔



毛毡
笔洗
纸镇
笔山
印章
吸水纸
四、生长
延伸阅读:文人的用心
作业:给自己布置一张书桌
第三章 三月积粮
静心,备粮,去开始
一、真好,你是零基础
二、先升级,从艺术的角度
三、不受情绪的影响
四、重要的作品感
五、在对的方法里,下苦功夫
六、将书法学习看作一个系统
七、暄桐的三个原则
思考题:为自己而学的事
第四章 墨田耕耘
墨田耕耘
一、面对和等待:关于临帖
二、眼高手低:看和写
三、写下你的第一笔:用锋的“秘密”
四、点画与结构
五、流动的笔势
六、以自己为中心:用“三本书”养出神采
延伸阅读:简单的静坐方式参考
七、如何选帖与临帖
作业:从完整的一笔试起来
第五章 长路做伴
我们该如何走下去
一、甘苦为常
二、创作的路途
三、熟后求生
作业:日课打卡
第六章 如何看懂一张字
四层的蛋糕
一、第一层:人文
二、第二层:传统
三、第三层:艺术
四、第四层:技巧
延伸阅读:观展的一些方法建议
作业:从《韭花帖》开始,读懂一张字
进阶小课堂
一、书法生长简史
二、书体与字体
三、五种代表性书体简介
四、书写时的笔顺
五、书写方向
六、繁体和简体
七、暄桐教室基础学习阶段碑帖临习建议(51帖)
八、传统书画常见的创作形式
九、创作一幅书法作品的基本参考建议
结语 写字是一生的事
附录一 重点内容索引
附录二 常用简繁体、异体字对照参考表
关于暄桐教室
我想,学习书法不是为了使我们成为字比别人写得好看的人,
而是在一遍一遍地与古人最直接的揣摩交流中习得修养、风骨、耐心和趣味。
最珍贵的是学会欣赏万千笔墨,欣赏这世界里难得的抽象之美。
注书中有一些书法临习和创作的操作建议,针对初学阶段,也较为概括。关于碑帖临习建议与作品创作等内容,为书法的部分基本常识与一般情况下的参考建议,并非绝对规律和标准。
书法是一门艺术,艺术无法量化,也没有一定之规,但自有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标准和约定俗成之处。艺术关乎自由和可能性,也关乎创新与突破,愿各位多看多学,进而得心应手。
另外,感谢暄桐同学分享的与写字有关的图片与时光。

书画的活水
旁看林曦女士的教席
陈丹青
大家知道,20世纪之前,中国并没有艺术学院。大家又都听说,古时候所谓的“琴棋书画”,是官员、门客、各色闲人乃至平民庶子都能来几下子的手艺,格外聪颖而勤奋者,便成了优异的琴手、书家或画家。
他(她)们如何习得?从哪里习得?含糊的答案是:从前的风气和教养便是如此。若论具体的来路,则私塾、家教、馆所、笔会、诗社,等等,都是传习之所。齐白石从一介村夫至名扬京沪,就是从各级乡绅雅集混上来的。
要之,古典书画技艺的养成与传递,深藏于家庭和社区,构成了世世代代的生活景观,今人将之抬高、架空,泛称“文化”,而文化的眉眼神情其实是很具体的。
譬如,在古人那里,诗文书画是酬酢交际的媒介和雅兴,并非如今时的学院教授,标志着一种正职或身阶。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于右任,原是“高干”,一辈子从政议事,或领兵打仗,以至于颜真卿殉国、苏东坡流放、于右任流亡。那时若有人称他们书法家,那是看低了领导,简直近于辱。
除了宫廷画师,文人画兴起后,擅书画者也不见煞有介事的职称。元代女画家管道升是赵孟頫的太太,等于“家庭妇女”或“干部家属”,画得好,于是留名。放在今天,她或许会被评为“国家一级画师”吧,而且会印在名片上。
中古、近古的书画如何买卖,我知识太少,不得而知,反正宫廷画家有朝廷养着,寺庙道观的装饰则是画匠的工程。扬州、金陵,曾是著名的书画市场,乃有“扬州八怪”“金陵八家”。清末民初的京沪书画买卖,已出现近似十八、十九世纪的欧陆画廊、职业画家和收藏家,顺理成章。吴湖帆、张大千,笔笔仿古,却是现代人,还做大笔的文物生意。当然,他们拜师出道,都有来路,但肯定弄不清什么叫作艺术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
百年大变,中国出现了艺术学院,且愈演愈烈。学院的种种“必要”不去说了,但有两大后果,庞大而畸形。
其一,学龄外的人群不在招生之列,全社会爱艺术的人不得其门而入。其二,由此养成的所谓“专业”观,向全民覆盖了专断的(却被认为是正当的)价值观:非学院出身的艺术家被视为不专业、没资格的群体;学院之内,则学位是衡量水准、职衔、地位,乃至利益的唯一标准。
以上二者,互为因果,眼下是休想改变的。
好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社会空间逐步开豁,传统记忆初告苏醒,艺术生态变得自发、自洽、自主、自然,渐露生机。不同年龄、身份的男女在各种书画小沙龙、小班子,发现了自己的才情与寄托,学院门墙外,书画之道总算有了活气。
但这股活气仍有问题。墙内的专家固然不屑于闻问,而所谓“专业”的魔咒却深入人心。无数书画艺术的门外汉、门外婆,个个自甘“业余”,各种少儿绘画班,则多半在日后进入考前利益链,为墙内的酱缸新添人丁。总之,大众的所谓“美育”,只剩了学院一条路。
古时候源远流长的家教、雅集、人文土壤,如今已是不可能了。唯其如此,有理想、有层次的书画教学理应重拾书画的尊严和愉悦,去除考核与功利,将书画艺术的真精神、真风雅还给书画,还给热爱书画的人。
这时来看林曦女士近十年的一摊子教学,倒是苦心经营而又能善作调理的美谈。
林曦自小浸淫书画,笔墨 ............

书籍插图:
书籍《书法课》 - 插图1
书籍《书法课》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书法课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