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儒学大师细说庄子:傅佩荣《庄子》心得(选载) - (TXT全文下载)

书籍内容:

  台湾儒学大师细说庄子:傅佩荣《庄子》心得(选载)
  作者:未知

  简介及目录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教授的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曾获教学特忧奖、大学生社团推荐最忧通识课等奖项,并被《民主报》评选为校园热门教授。另外,在学术研究、写作、演讲等方面皆卓有成就。
  傅佩荣教授著作近100种,深入浅出,擅长说理,涵盖范围包括哲学研究与入门、人生哲理、心理励志等。他的著作有《哲学与人生》、《智者的生活哲学》、《智慧与人生》、《走向成功人生》、《孔子的生活智慧》、《管理自我的潜能》、《探索生命的价值》、《走向智慧的高峰》、《转进人生的顶峰》、《活出自己的智慧》、《哲学入门》、《四书小品》、《柏拉图》、《中西十大哲学家》、《傅佩荣解读论语》(将出)、《傅佩荣解读孟子》(将出)、《傅佩荣解读老子》(将出)、《傅佩荣解读庄子》(将出)、《傅佩荣解读易经》(将出)、《心灵导师》(将出)、《用什么灌溉心灵》(将出)等,以及有声书系列《创意人生》与《重建心灵》等。

  前言

  庄子的智慧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与老子合称“老庄”。谈起道家,最难懂的当然是这个“道”字。“道”并不是我可以客观加以界定的对象,而是包含一切客观与主观之物的“整体”。整体是唯一的,我们身在其中,又怎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我们看待任何事物,只要走出自我中心的狭隘范围,那么随着观点的提升与扩大,眼界与心胸也将不同凡响。如果抵达“道”的境界,亦即可以从“道”的角度来观察万物,则将觉悟“一切都很好”。
  人生的种种切切,无论悲喜顺逆,最后难免都是“船过水无痕”。这时是只能低叹三声无奈呢,还是可以放旷慧眼、穿透表象,直观“道”之本体,见出一切变化都是“道”的姿态,若有苦乐,则纯属人为造作呢?庄子由此入手,以令人惊羡的“达观”心态,把人生的烦恼与痛苦一一点化,成为连绵无尽的美好风光。
  在庄子笔下,我们看到他如何梦见蝴蝶、欣赏鱼乐、曳尾于涂、笑傲江湖。他口中的比喻,有如连环之珠,晶莹剔透而闪耀慑人,能使听者驻足沉思、若有所悟,甚至自觉惭愧、若负平生。他擅长描写平凡人的不凡,如庖丁解牛、Y偻丈人承蜩、大马捶钩之绝技、梓庆鬼斧神工、轮扁得心应手,等等。任何一样小技艺,只要长期专注去做,心无旁骛而乐此不疲,最后皆可登至化境,如有神助,甚至形同通灵一般,可以自娱娱人。
  庄子对于人间的竞争、斗争与战争,总是以批评嘲讽的语气,指出其中的执著、盲点与愚昧。世人所向往的富贵功名以及浮华享乐,无不让人付出自我遗忘或自我遗弃的惨重代价,实在得不偿失。相对于此,庄子认为人的生命除了身与心之外,还有灵性的层次。问题是:灵性的呈现需要修行的工夫。在老子看来,功夫在于“虚”与“静”;庄子接受此一观点,再以“心斋”一词画龙点睛,亦即以心之斋戒为阶梯,以求向上悟道。“精神生于道”一语,显示人在悟道之时,才能展现灵性的光辉。这样的精神一旦出现,则“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就不再是梦呓之语了。
  道家立说的目的,在于化解“存有学”的虚无主义,因此要扣紧“道”来寻求启明。悟道者是极少数人,他们即使无缘以其“三宝”来治理百姓,至少可以安排自己的人间际遇,做到游刃有余,进而逍遥自得。在老子之后,战国时代的庄子就是道家的最佳代表。
  庄子能够悟道,当然有一套修养方法。这套方法的前提,是深入而准确地了解“人的生命”是怎么回事。简而言之,庄子要由人的生命现象着手,看穿人的生命本体,然后提出一系列修行指针,最后抵达悟道的境界。
  那么,人的生命现象有何内容?人有身体与心智。身体有感官,由此引发情绪与欲望,造成各种困境。庄子的观察是:“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庄子・齐物论》)意思是:人承受形体而出生,就执著于形体的存在,直到生命尽头。它与外物互相较量摩擦,追逐奔驰而停不下来,这不是很可悲吗?这样的人,“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庄子・齐物论》)意即:人们睡觉时心思纷扰,醒来后形体不安,与外界事物纠缠不清,每天勾心斗角。很明显,这样的困境可以推源于心智的偏差作用。
  人的心智拥有认知、判断、选择等功能,但是它很容易陷于“区分”的层次。庄子质疑说:人所肯定之“正处、正味、正色”(真正舒服的住处、真正可口的味道、真正悦目的美色),对于其他动物而言是完全无法接受的。(《庄子・齐物论》)即使专就人的社会而言,所谓“仁义、礼乐”也都难免是偏颇的、相对的、形式化的要求,其结果则往往是扭曲了人的本性。因此,庄子的建议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庄子・大宗师》)意即:摆脱肢体,除去聪明,离开形骸,消解知识,同化于万物相通的境界。

  庄子概述

  庄子是战国时代的人,大约与儒家的孟子同时而双方未尝接触。司马迁《史记》对他有简短的介绍,可以参考。目前《庄子》一书共有三十三篇:《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其中未必全为庄子所作,但是整体而言,仍代表了道家思想的高度发展,后世乃以“老庄”并称。本文特别着重描写庄子如何借着突破各种限制,以求得心灵的自由。一个人生在乱世,到处都是困厄危险,如果不能发挥心灵的力量,又岂有一时之快乐可言?庄子对人类的启发,有时看似消极悲观,其真正含义则是深具建设性的。

  突破四种限制

  第三,突破生死是更难的,因为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他最在乎的往往是死亡的问题。庄子怎样去突破死亡的限制呢?首先他设法强调整个宇宙是大气的流行,气分阴气与阳气两种,阴阳二气对人来说,就等于父母一样。气一聚,人就出生了,气一散,人就死亡了。所以人的生与死没有什么特别,只是气的聚和散而已。气的聚散有没有什么善恶的报应呢?完全没有!所以你说好人可以活得很久,坏人就会受到报应,这种思想在《庄子》里,完全没有立足的余地。这么一来,生死就可以慢慢突破了。庄子以他个人的经验为例。庄子的妻子过世了,他的朋友惠施去吊丧的时候,发现庄子居然鼓盆而歌,令惠施大惑不解。庄子说:“不错!开始时我跟一般人一样地哭,哭到一半觉得不对,因为我太太原本并不存在,只是草堆里的一股气,后来我岳父母生下了她,嫁给了我,活了一辈子,现在又化成了气回到草堆里去,等于是回家一样,回家是件很快乐的事,我却在这里哭,这不是有点莫名其妙吗?想通了之后,我就替她感到高兴了。”他说明死亡并不是件可怕的事,只不过是宇宙里必然的现象;既是必然的,人有生必有死,那么何必对生死带有喜怒哀乐呢?当你把死亡的观念跟生命的对立化解了之后,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你就可以完全超越了。
  庄子自己将死之时,他的几个学生很难过,计划要好好地替他办个丧事。庄子说:何必把我埋葬了呢?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我棺材上的装饰,我死之后把我往荒野一丢就好了。学生说:这样不行,天上的老鹰会把你吃掉,怎么办?庄子说:把我埋在地下,蚂蚁也会把我吃掉,你们把我从老鹰口中抢过来,送给蚂蚁吃,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差别。由此可见,庄子确已将生死看作是大气运行的一种过程而已,能看透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第四,是义与利的突破。义就是应该做的事,受教育之后,了解了各种道德要求与人生义务。利就是一般所谓的利益。一个社会的形成,一定是许多人聚在一起,然后去分辨某些价值,譬如说谁应该有权力、谁应该有名声、谁应该有地位,这些都是社会需要所造成的结果。庄子在这方面,强调从三代以下,几乎所有人都为了某些东西而放弃了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人应该活得自在不受约束。可是现在一般人为了利而牺牲自己;读书人为了名而牺牲自己;做官的为了家而牺牲自己;圣人为了天下老百姓而牺牲自己。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所牺牲,在这个意义上,一个圣人跟一个老百姓是没有差别的。这种观念对我们肯定的社会价值来说,有很强的批判力。譬如,一个老师认真教,他的价值是否比一个做生意的人高?未必。每一个人都是为了某些身外之物,而牺牲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健康。庄子指出这一点,就是在说明义与利也应该设法超越。
  老子的思想有“保持距离以策安全”的态度;庄子发现一个人不可能保持距离,一定会受社会的影响,那么不如采取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投身在这个变化中,与它一起变。大家怎么流行、怎么走,我就跟着一起发展,讲难听点,就是跟着一起混。换言之,他比老子更进一步。老于说要保持距离,庄子说既然不能保持距离,我就跟它一起发展。所以庄子思想的三步骤是:第一步化解各种外在有形的限制,第二步回到内心弄清楚各种灾难从何而来,第三步往上提升看能不能像大鹏鸟一样。大鹏鸟所比喻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都可以从一条鱼转变成一只鸟,然后再往上飞,飞到无穷高的地方,这是庄子思想的一个基本立场。

  心斋与坐忘

  当我们把各种外在有形的限制排除之后,第二步就要设法回归内在,因为一个人一生中所接触到的苦乐,都是由他的自我所造成,也是自我在感受这些苦乐的,为了回归内在,庄子提出了三个步骤:第一,要弄清楚什么叫“知”。“知”这个观念,我在拙著《傅佩荣细说老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里已经讲得很清楚;庄子对“知”也作了补充说明。第二,从“知”回到“心”。“知”代表我与外在世界对立,我要去了解它。如何去知?就要靠心的作用。第三,提升到天人合一。
  我们先要了解“知”到底是好还是坏?庄子用了一个比喻说明:南海之帝、北海之帝经常到中央之帝这里来玩,中央之帝招待他们,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很感激,心想:每个人都有七窍,可以用来观察感知,但中央之帝叫“浑沌”,浑沌就是没有七窍,那多不方便!他既然对我们这么好,我们就要感激他。因此南北二海之帝每天替中央之帝开一个窍,开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浑沌原来是没有区分的,是一种混同唯一的状态,是和谐圆满、没有分裂的。你替他开了七窍,使他可以得到知识,一旦得到知识,他马上就丧失了“道”。这个“道”是最重要的,你为了追求知识的话,就可能丧失了“道”。所以,庄子强调一个人的研究态度。首先是,“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举例来说,宇宙之外有没有上帝呢?这是存而不论的。因为你不能证明,也不能否定,所以不要去谈。其次是,“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你可以说,但不要去详细讨论。譬如,天文学是什么?地理学是什么?这是六合之内的问题,你可以发表个人见解,但不须与人商议。第三是,“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我们古代有很多圣王,他们怎么治理老百姓,你可以去商议,但是不要辩论,你一辩论,麻烦就来了。这些都值得我们参考。当你一步一步把知的范围限制在一个有效的情况之下,就能自我约束,不要太多不必要的知识。否则,你知道得愈多,离“道”愈远。“道”原来是整体,既然是整体,你就不应该把它区分。而你在“知”的时候,一定会造成区分的效果。所以庄子要设法回到内心的层次,第一步就是弄清楚“知”。
  第二步是要找到“知的根源”,知的根源在于心。因此就出现一个特别的观念:“心斋”。心斋,代表你的心像吃素一样,不要想荤的事情。如何才是心斋?庄子举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个工匠很会雕刻,他刻的人与真人完全一样。君王看了吓一跳,问他:怎么能刻得那么像呢?工匠回答说:我开始刻的时候,一定要先守斋,三天之后,心里就不会想“庆赏爵禄”,就是说不去想会得到什么赏赐,或者别人会不会给我一个官做?守斋五天之后就不敢想“非誉巧拙”,就是想别人会不会称赞我,说我技巧很高呢?七天之后,就忘了自己有四肢五官了。所以,心斋的意思,就是把功名利禄统统排除;把别人对你这种技术的称赞也都设法排除;最后连自己的生命都要设法超越,然后才去雕刻。这个时候,你的雕刻已经没有主观的欲望成见,刻什么像什么,等于是宇宙的力量在你身上表现出来。你没有一个自我,反而不受隔阂与限制了。这个心斋的比喻说明了:我们的心平常都是向外追逐,追逐许多具体的东西而不知道回头,以致忽略了这个心本身只有一个作用,就是要让它静下来,从虚到静,从静到明。我们的心如果充满各种欲望的话,它就是乱糟糟的,把所有的欲望都排除掉之后,它自然就虚了,虚了之后它自然就静下来,静下来有什么好处呢?水如果静下来,就可以当镜子来用,照出一个人长什么样子。我们的心也是一样,从虚到静再到明,心若澄明的话,宇宙万物皆在我心中,我一看就看到真相。我们一般很容易扭曲我们所看到的事物,以我们自己的意思、自己的愿望来扭曲,因此我们都看到自己想要看的部分,专家学者也不例外。譬如,有一群人一起散步,撞头看见天上的月亮,第一个人说“月亮的光是从太阳光折射而来的”,因为这个人是天文学家。第二个人说“嫦娥奔月是多么的美”,这个人当然是文学家或诗人。第三个人说“月亮是上帝的另一种启示,让我们在夜晚也可以看到光明,不致迷路”,这个人显然是宗教家。每一个人看到月亮,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这样就不能看到月亮的真相。当然,我们也很难说月亮的真相是什么?你一说是什么,就代表你已经设有立场;在这种情形之下,你又何必区分它是不是月亮呢?所以庄子设法让我们在“心斋”这个层次中,让自己的心由虚到静到明。

  心斋与坐忘

  另外有个方法叫“坐忘”。坐忘就是我坐这里休息,突然之间忘了我是谁。如何去描写这个情况呢?譬如,当你觉得你有脚时,表示你的鞋子有问题,你的鞋子可能太小了。当你中午吃完饭时,觉得你有个肚子,这表示你的腰带太紧了。所以你忘掉自己的脚,代表鞋子正好,忘记是非的话,代表内心处在一个和谐的状态。所以舒适的鞋子是不会让你感觉到的。如果说你戴着眼镜立刻发现自己戴着眼镜,就表示镜片很脏了。任何东西都一样,当你一眼就看到它的存在,代表着它有问题。为什么?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就像鱼活在湖里面一样,它根本忘记自己是一条鱼,当它记起自己是一条鱼的时候,代表它已离开了水。你看沙滩上的鱼,一直在挣扎着,因为它发现自己是一条鱼,需要水。在水里游的鱼,常不觉得自己是条鱼,它觉得自己就像处在“道”里面,完全忘记自己是谁。
  但是,“忘记”这个词,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不容易。由此,庄子特别提到孝顺的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用敬来孝顺,这一点最为容易。譬如,对父母亲要保持尊敬,早上起来要行鞠躬礼,晚上睡觉前再好好请安,这个很容易。第二个层次比较难,是用爱去孝顺。爱需要把内心的感情表达出来,要知道父母的需求,要替父母设想,这就比较难。第三个层次也难,是“忘亲”,把父母亲忘记。为什么说把父母亲忘记才是真正的孝顺呢?譬如,我跟父母亲生活在一起,一天到晚想到父母亲在我旁边,以致我需要敬他爱他,这代表我心里面有隔阂。但一个真正孝顺的人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他非常自在,怡然自得。父母也会觉得小孩跟他在一起没有代沟,生活得非常愉快。所以第三个层次要忘亲,忘掉父母亲才能相处和谐。第四个层次是让父母亲把我忘记,这就更难了。譬如说,我跟父母亲在一起,父母觉得我在他们身边,真是如鱼得水,很开心的样子。若是父母都不觉得我在他们身边,这代表着父母完全感觉不到我给他们带来的困扰。这个思想很有趣,它跟儒家孔子的思想有一点接近,孔子在《论语》里面提到,一个人如果真正孝顺的话,就要使“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让父母只要为我的疾病而担心;如果父母只为我的疾病担心,那代表我从读书开始到就业到成家,都不让父母担心,只有生病是难免的。所以父母如果只为我的疾病担心的话,代表我是一个很孝顺的人。这就等于让父母亲把我忘记。还有更难的,第五个层次是我把天下忘记,譬如,现在国际情势如何?中国将来情形怎样?我都把它忘记。我想最难的就是第六个层次,让天下把我忘记。你如果能做到“让天下把我忘记”的话,那是最高境界。这一点很难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学校或是公司机关,你如果明天不去上班,马上就有人提醒你,因为别人随时在注意你的情况。相对的,我们也在注意别人,所以这世界就构成一张网,彼此把对方网住,世界这一张大的罗网,没有人可以摆脱,无论是快乐或是痛苦都在其中。所以庄子强调“坐忘”是有道理的,至少希望我们平常要设法少用些心机。
  有一次,庄子遇到一个老人从好远的地方提水回家,就对他说:“你怎么不用机器来帮忙呢?”老人说:“这不好,因为用机器一定需要机心,也就是说心里面想如何利用最少的力气达到最大的效果。你一有机心,心中就会起伏动荡。”的确,以前我们都说有一个抽水机就不错了,你打一打就有水上来,后来用马达抽水,再进一步,水龙头一开就有水了。但这机器若出了问题,你无法知道水源在哪里。如果你是用原始方法去挑水的话,就不会有这种烦恼。所以庄子这种想法,是设法符合人们最自然的理念,如果你能跟大自然完全和谐相处的话,虽然你生活上会浪费许多时间,但是在他的眼光里,时间算什么?你何必节省时间,然后去做各种无聊的事情,造成人间许多灾难与伤害,而再花时间来收拾善后呢?与其如此,还不如回到比较原始的情况,反而可以使你活得更为自在。只不过一般人没有这个智慧可以及早发现将来的结果,看不到那么远,只能看到眼前的效果,而忽略了为这个效果所付出的代价是很高的。由此可见,“心斋”到“坐忘”是庄子思想中很重要的两个心灵层次。这是前两个步骤。

  天人合一与心灵自由

  在化解了外在有形的限制,回归到内心之后,接下来第三步就是往上超升了。庄子有个观念叫做“天人合一”,庄子说:“人与天,一也。”人与天是合一的。站在环保的立场,如果你发挥一些道家的思想,的确对大自然会很珍惜,这跟我们环保的理念十分切合。道家把天当作大自然,而说天人合一。儒家基本上不认为天是大自然,所以讲到天人关系时,只能讲“天人合德”,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最大的差别,就在这个字上。儒家讲“天人合德”,道家讲“天人合一”,这个差别是个关键,若不弄清楚,很容易造成混淆。中国人的天是什么?天如果是大自然,皇帝为什么称作天子?皇帝之所以称为天子,代表这个天是特别的,是作为中国传统历代政权合法性的基础,天子所要祭的天,绝对不是大自然,否则祭完天之后,它还不是照样刮风下雨,台风该来的还是会来。
  到底道家的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很大的问题,我们可以由三方面来谈:首先,道家所谓的天人合一,并不是一种无知无觉,由必然的规律所促成的。若用一句话来形容庄子的形而上学,可以叫做“气化一元论”。“一元”代表这个宇宙的元素只有一个,那就是“气”,“化”这个字代表宇宙万物连我们人在内,都是气的变化所造成的;有些人的阳气重,有些人的阴气重,每一个人的遭遇、性格都不一样,气也不太一样。但是“气化一元论”有个问题产生,如果宇宙万物都是气所合成与气所分散,那么何必要讲人的道德或知识呢?因为道德或知识对人的气没有影响,人死后成了骷髅,好人与坏人都没有差别,化成了泥土完全一样。如果你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生,你就不能谈价值问题,美丑、是非、善恶都没有意义;这叫做无知无觉、由必然规律所决定的天人合一,这是庄子思想的第一步。
  大陆有些学者研究到庄子思想的第一步,就下结论说:庄子的思想是一种植物人的思想。为什么呢?因为人有意志、有理智,他必然喜欢认知,随之就会带来各种灾难。与其如此,不如就不要认知算了,不如跟动物一样,我们什么时候看到一条狗在门边烦恼:“我为什么头发那么少呢?”它不会有这种烦恼,只有人才会有这种烦恼。如果是一棵树木的话,烦恼就更少了。我们有时必须南北奔波,已经半夜一两点了,还在高速公路坐着汽车回家。树木不需要回家,因为它根本没有离开。这叫做植物人的一种思想,羡慕植物可以靠光合作用生存,没有任何欲望,也没有什么痛苦和灾难。这一种思想显然是不对的,你如果从这个地方来看的话,什么都不用谈了。
  其次,它不是一种价值中立的消极与无奈。譬如,你看到一个人乐善好施,很愿意帮助别人,做很多好事。但是你心里想:他做很多好事,跟另外一个人做很多坏事,有什么差别呢?这样一来,就变成消极、无奈的思想,这也不对,道家的天人合一绝不能往这边发展。
  真正的道家思想应该是通过天人合一而开展出心灵的自由,然后再进一步发展成艺术的、审美的世界。这是天人合一的意义所在。换句话说,道家的天人合一,它的目的是要使人跟宇宙的距离化解,化解之后,心灵就可以自由去翱翔。这时所开展的境界就是一个艺术的、审美的境界。中国历代艺术家很少不受庄子影响的,任何一个人读了《庄子》以后,都会忽然觉得自己比较逍遥自在了。从前很在乎的价值观念,也都可以放松一点了。

  提升精神层次的步骤

  庄子喜欢使用比喻,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他说精神如果逍遥的话,会带来很多快乐,这种快乐的层次很高,绝对不是我们在比较低的层次所能想象的。我如果是只小麻雀,一向飞的高度没有超过一百米的话,又怎能想象一万米以上的高空是什么样子呢?想象不到!我们先不要把自己限制住,而是要肯定每一个人的精神都有同样的可能性,去达到那样的高度。换句话说,天下任何人都可以因为发挥自己主体精神的能力,而让自己提升到大鹏鸟所飞的高度。但是你需要一些努力,怎么去努力呢?庄子提出了七个步骤。
  第一步是“外天下”。“外”就是超越,“外天下”就是要把天下的名利权位都设法超越。
  第二步是“外物”。物就是物质、有形可见的一切。要超越有形可见的世界。
  第三步是“外生”。超越生命,就是不受生命、欲望所限制。
  能够做到前三步“外天下”、“外物”、“外生”的话,就到了第四步,叫做“朝彻”,意思是说早晨的阳光照亮大地。
  第五步是“见独”。“独”代表独一无二,“见独”即是看到宇宙整体了,原来宇宙是一个整体,我跟万物没有区别。“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两句话是庄子里面很重要的论断。这两句话说起来很够气魄,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多么好啊!但是,这代表什么意思?我们读书最怕遇到一些美妙的口号,听了之后,头有点晕眩,然后就没有下文了,这不是我们所要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说明,到第五步的时候,能够看到“一”。我们平常看到的是“多”,好多房子啊!好多车子啊!你看不到“一”,“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根本不再区分了。很多人吗?没有很多人啊!这些人如果本来就在这里的话,你就不要去分别多还是少了。你心里根本没有车子的观念,你怎么会说很多车子呢?有谁会觉得好多空气呢?因为你心里根本没有对空气的区分,就没有多少的问题了。所以,“见独”就是看到宇宙是合一的整体。
  第六步叫做“无古今”。古今代表时间上的古代和现在。这时候你已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抵达永恒的境界了。
  最后一步是“不死不生”。不死不生不是坏事,《庄子》里面的不死不生是你已经超越了生死,你是一个神人,神人是很美妙的,庄子的描写令人羡慕,他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庄子・逍遥游》)好像一个仙女一样,令人听了觉得不可思议,其实他讲的是精神状态。到最后不死不生,逍遥于整个天地之间。对他来说,生就是死,死就是生,永远存在。人怎么可能永远存在呢?因为身体总是会消失的。但是不要忘记,人的精神如果与宇宙生命力量相通的话,就不一样了。所以庄子在最后描写自己的时候,他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上与造物者游,而不与外生死、无终始者为友。”(《庄子・天下》)这就是往上跟造物者“道”在一起,与道在一起的话,你还担什么心呢?但这个道在什么地方呢?道是无所不在的。庄子里面有句话讲得最直接了。有一次,东郭子对庄子说:你一天到晚讲“道”,“道”在哪里?能不能为我解释一下?庄子说:“道”无所不在。东郭子说:能不能请你说清楚点?庄子说:“道”在蝼蚁。蝼蚁就是蚂蚁,“道”怎会在蚂蚁身上?东郭子以为“道”应该在很高的地方嘛!他便皱眉头了。庄子说:在瓦片里面。蚂蚁还有生命,瓦片连生命都没有。东郭子说:怎么会越来越卑陋、低下呢?庄子说:在稻谷里面。怎么又更低了呢?接着就是在屎尿了。东郭子吓得不敢再讲话,再讲话,说不定答案更可怕了。庄子说明“道”无所不在,凡存在之物皆有“道”。你有慧根的话,任何地方、任何东西都可以显示“道”的力量。我们说“道”在这棵树上,这棵树只要存在,它就有“道”。但这棵树被火烧掉之后,“道”是不是就不见了呢?不是!树木可以被烧掉,“道”还是存在。这就是“道”的两面性格,一方面超越在整个宇宙之上;另一方面又存在于万物之中,而宇宙之间有任何变化,“道”都永远不变。这就是庄子对“道”的描写。一个人如果精神到达这个层次,与“道”能够和谐而游的话,对他来说,人生还有什么困难呢?

  提升精神层次的步骤

  道家思想发展到庄子的时候,就是要化解外在的限制,回到内心思考一下,从人的知,回到人的心,把人的精神状态掌握住,让它不受外界的干扰,然后向上提升。提升到达一个高度的时候,就可以跟宇宙化而为一。这时我们前面所讲的“天人合一”或是“气化一元论”都成为大气,鼓荡、浮动在你之下。你像只大鹏鸟一样,可以飞到任何你想要去的地方。这是庄子精神逍遥的境界。否则,一个人在世界上,一天到晚想的是明天该怎么办?今天晚上该吃什么?该做什么事情?谁欠我钱没还……生命就完全被困住了。一点乐趣都没有!所以,庄子的思想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往往是一剂解药。因为中国人接受儒家思想以后,的确是有入世、关怀人群的倾向。要把自己的力量贡献出来,服务别人,这非常好。但是你要注意一点,这种服务永远做不完。你再怎么有能力,也做不完,做到最后,你会想:我是不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跟孔子一样,最后累死呢?还是,我既然做不完,就设法往属于我个人生活的这一方面去发展。所以,现代人需要透过道家思想的接引,发展出来一种休闲观念,让我们转化成精神上的逍遥自在。而这逍遥自在很难形容,所谓的“一朵花可以看到天堂,一粒砂可以看到世界”,这不是诗人随便写的,而是经过庄子的精神训练过程,让自己达到这种境界之后,可以真实感受到的。感受到生命里有一种活泼的生机,这种活泼的生机绝对不是外在的名利权位或是个人的理想抱负所能显示的,而是能够回归到“道”的本身。所以道家思想绝对不是单纯的一种修养而已!它是要你回到根源、回到整体。一个人只有回到根源、回到整体的时候,他的生命才能得到真正的安顿。所以庄子特别强调,泉水枯了,鱼在泥巴地里以气相殄Γ这样子还不如相忘于江湖。江湖就是“道”的比喻。鱼在水里面完全忘记自己是鱼,完全忘记自己跟外物有什么差别,在里面悠游自在,我们人能不能像一条鱼一样在大海里逍遥自在呢?应该可以。
  我们今天谈庄子必须注意到两面。一面是它很容易让你消极无为,像竹林七贤里的刘伶,在家里什么衣服都不穿,别人对他说:你怎么变成这样?他还认为自己是学道家的思想,他说:这有什么不对呢?天地是我的家,房子是我的内衣,你钻到我的内衣里来,还怪我没穿衣服。这怎么可以呢?这就是把庄子思想学到后来,变得放浪形骸这一面了。他认为人生怎样做最后都一样嘛!那我何必在乎名节礼教呢?这不是庄子的意思。庄子的意思一定是尊重这个社会既有的规范,叫做外化。我外面跟你完全一样,但是内不化。所以今天讲的结论就是这句话――外化而内不化。外在我跟所有人都和光同尘,你们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你们穿什么衣服,我就穿什么衣服,让你们看不出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才是真正厉害的人物。西方有句格言:“善于隐藏者乃善于生活者。”一个人善于隐藏,他才善于生活。你如果不善于隐藏,稍微有什么本事就表现出来,你马上被人家连根铲除。你看政治上的发展也好,越有才华本事的人、头角峥嵘的人,第一个被人家摆平!相反,那些平平凡凡、你不知道他到底会做什么的人,反而一个个过得很自在。但是,他是不是符合庄子思想呢?我们就要问第二个问题:他能够外化,他是不是能够内不化呢?
  内不化的意思是:我们内在里面对于宇宙精神、“道”有一个真切的了解,坚持我的原则,做一个真人。什么叫做真人?真人就是不虚伪的人。我外在跟你化在一起,但是我不受你的影响,内在保持一个主体精神,叫做内不化。只有内不化,你才能够说这是我内在的精神,你才能够去逍遥。所以真正的道家思想在今天这个时代需不需要呢?非常需要。因为今天这个时代没有人可以离开这个社会的影响,它整个是个资讯网路的社会,没有人可以摆脱。那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你还是需要工作、需要职业啊!否则怎么生存呢?没有那个环境、那个条件让你过隐居的生活。所以还是要设法接受社会的一切。但是,内在的自我要好好地珍惜。永远知道什么是我要的,我外面跟你们妥协,内心绝不妥协。不妥协不是为了对抗,而是我根本已经看透这一切,透过智慧了解一切无差别、一切平等,这样才能给一个人带来心灵上真正的纾解。

  傅佩荣《庄子》心得 选载

  辩论不必要

  年轻时,好心的长辈劝告我:“不要做三种人,就是保人、媒人与调人。”首先,为人作保,后果堪虑,因为牵涉到的金钱往往数量庞大,可能造成倾家荡产。许多学生告诉我,说他们的父母就是为人作保而使自己的家庭陷入困境。其次,为什么不做媒人呢?因为男女结婚之后能够和睦相处吗?天下的悲剧不在好人与坏人的冲突,而在好人与好人的误会。谁说好人不会变成冤家的?一旦出现问题,媒人不是尴尬之至吗?
  然后,为什么不做调人呢?这一点很难说个道理出来,直到读了《庄子・齐物论》,才恍然大悟。庄子劝我们不要介入别人的争辩,因为那不但吃力不讨好,而且根本注定了徒劳无功。
  庄子说:“假设我同你辩论,你胜过我,我没法胜过你,那么你真的对吗?我真的错吗?或者,我胜过你,你没法胜过我,那么我真的对吗?你真的错吗?是一人对,一人错吗?还是两人都对,或两人都错呢?我与你是不能互相了解了。”由此可见,即使可以“服人之口”,却未必可以“服人之心”,更谈不上谁拥有绝对的真理了,因为在辩论中很可能根本没有真理可言。
  庄子接着说:“人都被偏见所遮蔽,那么我要请谁来裁判呢?请与你意见相同的人来裁判,既然与你的意见相同,怎么能够裁判?请与我意见相同的人来裁判,既然与我的意见相同,怎么能够裁判?请与你我意见都不相同的人来裁判,既然与你我的意见都不相同,怎么能够裁判?请与你我意见都相同的人来裁判,既然与你我的意见都相同,怎么能够裁判?如此看来,我与你与别人也都不能互相了解了,那么还要期待谁呢?”
  这一段话读起来有些绕口,但是思考却相当周延,它所强调的是:辩论双方不能“球员兼裁判”,但是即使找了任何一位“别人”,也不可能有超然的立场来担任客观的裁判。庄子所说的,固然是个事实,但是人间难免有许多争议,又该怎么办呢?现代人比较习惯采取“由相关的人来表决”,再以“多数决”的方式来做判断。这种方式也许可以用在公共事务上,但是却无助于化解各种观念上的争执。
  为什么不做调人?因为在两造之间调解时,很可能使自己显得乡愿。乡愿就是不分黑白的和事佬,只求息事宁人而希望双方“看我的面子”握手言和。这时所重视的不是谁更有道理,而是我这个调人“面子够不够”。孔子之所以讨厌乡愿,说他是“德之贼也”(伤害美德的人),就是担心这种风气将会混淆是非。
  不过,庄子身为道家,他反对调解辩论的理由,自然不一样。他最后说出了重点。
  庄子说:“辩论是非的声音是互相对立才形成的,要想化解这样的对立,就要以‘自然的分际’来调和,顺应无穷的变化,然后可以安享天年。以自然的分际来调和,又是怎么回事?就是:是与不是一样,对与不对一样。是如果真的是,那么是与不是的差别就不需争辩了;对如果真的对,那么对与不对的差别也不需争辩了。忘掉生死,忘掉是非,让一切都止息于无穷,也长处于无穷。”
  在此,所谓“自然的分际”是指:与其在言词及观念上斤斤计较,不如观察及理解万物的变化。也许换个角度及立场,是与不是,对与不对,其实并无差别。若是从整体的眼光看待这一切,将可领悟超然的意趣。庄子喜欢提及“无竟”,亦即无穷无尽的领域,有如我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甚至还可以跨出海与天,抵达无边无际的自在逍遥境界。
  听了庄子这番话之后,我不但不想做调人,连平常与人辩论的兴致都化解于无形了。
  【引文】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辩论不必要

  ――《庄子・齐物论》

  朝三暮四

  ――《庄子・齐物论》

  梦中的蝴蝶

  提起庄子,大家都会想到他曾经做梦变成蝴蝶的趣事。唐朝诗人李商隐在他的《锦瑟》诗中,以一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更使“庄周梦蝶”的故事成为庄子留给后人的典型印象。
  这个典故的原文其实很短,有如《庄子・齐物论》的压轴小结。请看:“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真是一只自在飞舞的蝴蝶,十分开心得意,不知道还有庄周的存在。忽然醒过来,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僵卧不动的庄周,不知道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一定各有自然之分。这种梦境所代表的,就称为物我同化。”
  做梦是十分普遍的经验,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几乎是个自然的现象。但是,当我们想起过去发生的事,不是也有“如梦似幻”之感,简直让人无法分辨孰真孰假吗?庄子在同一篇文章稍前,早就分析过梦的问题,并且把人生也看成一场梦。
  他说:“一个人,晚上梦见饮酒作乐,早上起来却悲伤哭泣;晚上梦见悲伤哭泣,早上起来却打猎作乐。人在梦中,不知道自己在做梦。在梦中还要问梦的吉凶如何,醒来后才知道在做梦。要有大清醒,然后才知道这是一场大梦。但是愚人自以为清醒,好像自己什么都知道。整天君啊,臣啊,真是浅陋极了!”
  依此看来,人生应该怎么安排才好呢?难道庄子会期望我们糊里糊涂过日子,因为“大清醒”实在太困难了?或者,即使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那么我的清醒在众人眼中会不会反而成了离经叛道的怪异现象呢?为了厘清问题的症结,必须辨明庄子所谓的“物化”(物我同化)是什么意思。
  一方面,庄周与蝴蝶“各有自然之分”,亦即,若是庄周,就接受自己是个“僵卧不动的”、与别人格格不入的、在世间走投无路的这样一个人;若是蝴蝶,那就“自在飞舞、开心得意”,尽情享受生命的喜悦吧!另一方面,不管你是庄周还是蝴蝶,其实都是一个整体中的一小部分,而整体中的一切都在互相转化啊!
  《庄子・知北游》有一段对话,直接答复了有关“物我同化”的问题。
  舜请教丞说:“‘道’可以获得而拥有吗?”丞说:“你的身体都不是你所拥有的,你怎么能拥有‘道’呢?”舜说:“我的身体不是我所拥有的,那么是谁拥有它呢?”丞说:“它是天地所赋与的形体;生存不是你所拥有的,是天地所赋与的中和之气;性命不是你所拥有的,是天地所赋与的顺应过程;子孙不是你所拥有的,是天地所赋与的蜕变结果。所以,行路不知去处,居住不知保养,饮食不知滋味。这一切都是天地间变动的气,又怎么可能被你拥有呢?”
  原来,我们所见的一切都是“气”的变化。天代表主动的阳气,地代表受动的阴气,两者搭配而化生了万物。既然如此,物我同化就十分自然了。若要抵达这样的观点,还有一个关键的念头,那就是分辨“我有”与“我是”。
  所谓“我有”,是指肯定自己拥有“身体、生存、性命、子孙”。庄子已经清楚告诉我们这是无法成立的想法。至于“我是”,则是肯定自己“即是”或“等于”这四者。理由是:我与这四者都是天地所造就的。说得更浅显一些,就是不要执著于自我的存在,以为自己是个可以拥有某些东西的主宰者。
  如此说来,庄子不是有些消极吗?其实不然。他认为,人的生命包含了身体与心智,但是另外还有更高的精神层次。宇宙万物的变化也许真是一场梦,但是做梦的人一旦清醒,就会觉悟人生的可贵在于展现精神层次的意境。这才是庄子立说的用心所在。
  【引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

  别相信算命

  庄子对于“怪、力、乱、神”没有什么忌讳,但是却有他独特的批判眼光。《庄子・应帝王》有一段完整的故事,提供了最佳教材,值得仔细赏读。
  故事的角色有三:一是郑国的神巫,名叫季咸,他能测知人的死生、存亡、祸福、寿夭,卜算出年月日,准确如神。郑国人看到他,都纷纷走避,因为怕他铁口直断,说出自己的命运。二是列子(列御寇),他是个年轻人,拜壶子为师,见到季咸之后非常崇拜,回去告诉壶子说:“原先我以为老师的道术最高深了,现在又看到更了不起的。”第三个角色当然是壶子了,他的智慧深不可测,在听到列子的抱怨之后,对列子说:“我教过你表面的虚文,还未谈到真实的部分,你就以为自己明白‘道’了吗?全是雌鸟而没有雄鸟,又怎么会产卵呢?你用表面的虚文与世人周旋,一定会想要凸显自己,这样就让人有机会算出你的命运。你试着请他来,替我看看相。”
  壶子的意思是:列子只学了一些表面功夫,如背诵经典的文字章句,但尚未觉悟真实的“道”,尚未抵达整体的化境,所以很容易露出个人的情绪、意念与欲望,然后让季咸可以算出他的命运。现在,壶子要亲自上场,让学生见识真正的本事。
  第二天,列子带着季咸来见壶子。见过面出去后,季咸对列子说:“唉!你的老师快要死了,活不久了,不会超过十天!我看他神色有异,呼吸像湿灰一般沉重。”列子进入屋内,哭得眼泪沾湿了衣襟,把这个消息告诉壶子。壶子说:“刚才我显示给他看的是地象,是不动不止的阴静状态。他大概是看我闭塞住自得的生机了。你再请他来看看。”
  隔了一天,列子又带季咸来了。季咸见了壶子后,出去对列子说:“真是幸运,你的老师正好遇到我。有救了,全然有生气了,我看见他闭塞的生机开始活动了。”列子进屋把这个消息告诉壶子。壶子说:“刚才我显示给他看的是天地相通之象,名与实都不存于心,一线生机从脚跟发出。他大概是看到我生机发动了。再请他来看看。”
  又隔了一天,列子又带季咸来,季咸见了壶子之后,出去对列子说:“你的老师动静不定,我无法为他看相。等他平静下来,我再看吧。”列子进屋把这句话转告壶子。壶子说:“刚才我显示给他看的是太虚无迹之象。他大概是看到我神情平衡的生机了。鲸鱼盘旋之处形成深渊,止水之处形成深渊,流水之处形成深渊。深渊有九种情况,我在此显示了三种。再请他来看看。”
  第二天,两人又来见壶子。季咸还未站定,就慌忙逃走了。壶子说:“快去追他。”列子追出去,已经来不及了。他回来报告壶子,说:“不见踪影了,不知去向了,我追不到他。”壶子说:“刚才我显示给他看的是完全不离本源的状态。我以空虚之心随顺他,使他不知我究竟是谁,一下以为我顺风而倒,一下以为我随波逐流,所以立刻逃走了。”
  在上述故事中,壶子依序显示四种神情,就是:地象,天地相通之象,太虚无迹之象,以及完全不离本源的状态。这是壶子的本事,也代表庄子的能耐,可以随心所欲展现特定的神情,让季咸知难而退。不过,季咸能够配合演出,每一次都正确说出壶子所显示的神情,也不愧他“神巫”的称誉了。
  算命看相之事并非纯属虚构,古今中外这一类的故事不可胜数,听了足以让人瞠目结舌。但是,庄子期许我们的,是要在吉凶祸福的命运之外,把握自己的修养机会与觉悟能力。只要体认“完全不离本源的状态”,从整体来看待自己的遭遇,化解得失利害之心,那么算命又能奈我何?算命可供谈笑,但不足以决定我的喜怒哀乐。
  【引文】
  壶子曰:“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而以道与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尝试与来,以予示之。”明日,列子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止,是殆见吾杜德机也。尝又与来。”……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天壤,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是殆见吾善者机也。尝又与来。”

  别相信算命

  ――《庄子・应帝王》

  大鹏鸟的寓言

  翻开《庄子》一书,第一篇是《逍遥游》,而映入眼帘的第一个故事,则是“鲲化为鹏”的奇谈怪论。不过庄子好像非常在意这样的故事情节,居然在《逍遥游》中反复说了三次。若想了解庄子,似乎不能错过这个寓言。
  首先,庄子说:“北海有一条鱼,名字叫鲲。鲲的体型庞大,不知有几千里。它变化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背部宽阔,不知有几千里。它奋起高飞时,双翅张开有如天边的云朵。这只巨鸟,在海风大作时,就会迁徙到南海去。南海,是一个天然大池。”
  这样的描述让人过目难忘,“不知其几千里也”根本是夸张到胡言乱语的程度。庄子的目的是要迷惑我们的想象力,逼我们摆脱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使我们无法意识清醒地询问:真有这样的鲲与鹏吗?它们又在何处?鱼真的可以变成鸟吗?
  大概是猜到读者的反映了,庄子随即引述《齐谐》(古代记载怪异事件的书)。这本书上说:“当大鹏要往南海迁徙时,水面激起三千里波涛,它拍翅盘旋而上,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它是乘着六月刮起的大风而离开的。”这里描述了大鸟飞行的时机、方法与情景,好像真有目击者一般。庄子喜欢夹叙夹议,忍不住在此补充几句:“野马似的空中游气,四处飞扬的尘埃,都是活动的生物被大风吹拂所造成的。天色苍苍,那是天空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遥远得看不出尽头的结果?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是像这样的情况吧!”
  我们在地面上仰望天空,其色深蓝,显示一种永恒幽静的趣味。谁不向往“天上宫阙”?庄子却能逆向运思,凭借大鹏的眼角余光,从高空往下看,发现只要从远距离外观赏,地面上的一切也是同样的美妙。美国航天员从月球回眸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时,不禁脱口赞曰:“地球真美!”那么,我们这些地球人是否也可以换个角度、调整心态,珍惜我们生活周遭所见的事物呢?
  庄子稍加评论之后,接着引述第三个版本。
  商汤询问棘,得到这样的说法:“在北方草木不生的更北方,有一片广漠无涯的大海,是个天然大池。那里出现一条鱼,鱼身宽达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那里出现一只鸟,名字叫鹏,它的背像泰山那么高,双翅有如天边的云朵。它拍翅盘旋上升,直到九万里的高空,凌越云气,背靠青天,然后飞向南方,准备前往南海。”这里的描写比较详细,但是并未提及鱼化为鸟。不过,在同一个地方怎能同时存在两个巨大无比的东西呢?并且,鸟一出现就不再谈鱼,可见这依然是鱼化为鸟的同一个故事。棘的话还有一小段后续结语,录之于下:
  “水泽边的麻雀讥笑大鹏说:‘他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跃就飞起来,不到几丈高就落下,在蓬蒿草丛中翱翔,这也是飞行的绝技啊!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
  麻雀代表一般百姓,他们不明白人生的道理。庄子的意思是:鱼需要水,限制较大;鸟需要空气,拘束少多了;鸟若飞到高空,就可以不费力气而自由飞翔。把这个寓言说实了,就是:人若经由适当的修炼,可以启动内在的能量,逐步减少外物的干扰,有如“鲲化为鹏”。当然,这里所强调的“大”字是个关键,意思是要敞开心胸,容纳万物。
  历史上注解《庄子》最有名的学者是晋朝的郭象。他的注解说:大鹏与麻雀“小大虽差,各适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这样的注解显然“误解”了庄子说寓言的用心。如果“小大各适其性”,庄子何必三度引述鲲鹏故事?如果“同样逍遥”,庄子岂不是庸人自扰,写下几万字的著作?由此可知,我们今天花些时间重温《庄子》一书,应该是合宜的,也应该会获得不少启发。
  【引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大鹏鸟的寓言

  ――《庄子・逍遥游》

  鱼的快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从困境中觉悟

  佛教把人生比喻为“火宅”,房子着火、危急万分,所以要赶紧觉悟。所谓的“火”,是指人的欲望,以及因为错误识见而产生的猖狂妄行。
  在庄子看来,情况也差不多,只是他没有宗教家的出世色彩,并且他在看出病症之后,所开的药方大不相同。那么,人生的痛苦来自何处?《庄子・齐物论》有一段平实的描写,他说:
  “人承受形体而出生,就执著于形体的存在,直到生命尽头。它与外物互相较量摩擦,追逐奔驰而停不下来,这不是很可悲吗?终生劳苦忙碌,却看不到什么成功,疲惫困顿不堪,却不知道自己的归宿;这不是很悲哀吗?”
  他的话语越说越重,简直像在训话:
  “这种人就算是不死,又有什么好处!他的身体逐渐耗损衰老,心也跟着迟钝麻木,这还不算是大悲哀吗?人生在世,真是这样茫然吗?还是只有我一个人茫然,而别人也有不茫然的吗?”
  庄子以“茫然”作为结语,很适合现代人的理解。在进一步阐释他的药方之前,我们不妨顺着这样的批评,找一段更具体也更清楚的资料,来作为补充说明。在《庄子・天地》,描写人们如何丧失本性及陷入困境:
  “丧失本性有五种情况:一是五色乱目,使人眼睛看不清楚;二是五声乱耳,使人耳朵听不明白;三是五臭熏鼻,使人鼻塞难以呼吸;四是五味浊口,使人味觉大受损伤;五是取舍迷乱心思,使人本性浮动。这五种都是人生的祸患。”
  从感官的贪欲,到心思的困惑,又有谁可以逃避这一切?但是,庄子认为有些学者(如阳朱、墨翟)还在制造更复杂的干扰。他举这二人为例,大概因为他们是当时的知名学者,可以作为样板来加以批判。他继续指出:
  “而杨朱、墨翟还在标新立异,自以为有所得,但这不是我所说的得。有所得的人反而受困,可以算是得吗?那么,斑鸠与猫头鹰被关在鸟笼里,也可以算是得了。再说,让取舍、声色的念头塞住内心,让皮帽、羽冠、玉板、宽带、礼服的装饰拘束外形,里面堆满了栅栏,外面是重重绳索的束缚,眼睁睁地困处在绳索之中还自以为有所得,那么犯人被反绑双手、夹住十指,虎豹被关在笼子里,也可以算是得了。”
  这样的言语真是犀利,任何人读了都会有“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的感触。但是,又有谁可以摆脱这样的困境?《庄子・田子方》顺着这样的理解,藉由寓言中的孔子之口来教训颜渊。孔子说:
  “自然而然地成就了形体,知道命运是不能预先测度的,所以我一天一天向前走。我长期与你相处在一起,你却没有了解这个道理,能不悲哀吗?你大概是见到我所见到的现象了。它们已经逝去,而你以为它们存在,还在继续寻找,这就好像在空的市场寻找马一样。我心目中的你,很快就消失了;你心目中的我,也很快就消失了。就算如此,你又担心什么!过去的我虽然消失了,但我还有那不消失的东西存在。”
  请问:当我的身与心一直在变化时,还有什么是那“不消失的东西”?这个问题极为紧要。《庄子》书中屡次出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之类的语句,视之为修炼有成者的表现。如果身与心变成毫无生机与活力的“槁木、死灰”,人还有什么部分是“不消失”的呢?
  用现代人的术语来说,人有“身、心、灵”三个层次,亦即在大家熟悉的身与心之外,还有一个灵性层次的存在。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庄子所肯定的修炼方法,就是要人以灵性的力量来化解身心的困境?当然,这里面还有许多深刻的思想要加以分辨。但是,至少它提供了一个大方向。
  【引文】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庄子・齐物论》
  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戎序;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

  从困境中觉悟

  ――《庄子・天地》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台湾儒学大师细说庄子:傅佩荣《庄子》心得(选载)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