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闯北极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3mb。
书籍内容:

雪龙闯北极
中国首次北极科考探险纪实
 
作者:任建民

地球有两个极,即南极和北极,这在公元前古希腊人哲学家们的头脑中就已经
存在着的一幅图象。但多少世纪过去,它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不为人知。

北极的中心是海洋,南极的中心是大陆,它们常年都为冰雪所覆盖。但由于它
们的独特地理位置和自然境观,吸引着无数的探险家为之着迷,限于当时科技水平
和经济能力,许多人只能望冰兴叹。

到19世纪初,欧洲探险家已经非常了解北极地区大部分的海岸和岛屿,而他们
还知道北冰洋大部分区域被冰块覆盖。在北极地区探险或旅行既困难又危险。那里
的冰面不像池塘冰面那样光滑平整,大块的浮冰在随海流漂移时会互相撞击产生压
力,形成大约10米高的陡峭冰脊。浮冰随时会突然裂开,形成一道“水路“阻挡去
路。探险家们行进的速度很慢,因为脚下的冰块经常会朝相反的方向漂移。极地常
会突然出现暴风雪或浓雾,天气十分险恶。这些危险使许多前去征服北极的探险家
饱尝苦难和失败的滋味,有的甚至死在北极。

号称为冰雪世界的南极,是目前地球上唯一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平均厚度2000
平方米的冰雪集中了全球冰川的90%;已测出的零下89.2°C是地球表面最冷的地方;
已发现的风力高达98米/秒; 同时它也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南极洲又因阿
蒙森的胜利和斯科特的失望而更添了神秘感。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港
出发,登上了南极洲,建成了中国南极长城站。15年来,我国的南极考察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绩,拥有了自己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形成了一支多学科的能适应于
极区考察的队伍。

我国地处北半球, 与北极关系密切。每年,来自北极的冷气团和来自热带的热
气团的相互作用是造成我国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北极地区环境正出现
着明显的变化, 一些地区50年来温度上升了1-2°C,冻土带北移,冰川和海冰退
缩,臭氧层变薄紫外辐射增强等现象。因此,北极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变化直接对我
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中国首次北极考察是我国首次使用自己的运载工具,满载科考队员从我国的港
口出发,直驶北极圈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实施对白令海、楚科奇海和北极点邻
近海冰区的海/冰/气/生物的综合考察, 了解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对我国气
候的影响,北冰洋与北太平洋水团交换对北太平洋环流的变异影响,以及北冰洋邻
近海域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对我国渔业发展影响。

进行北极考察不仅能增强我国对北极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我国的科学研究水平,
促进我国极区远程后勤保障的发展;同时也表明,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险阻,勇于进
取,参与探索自然、保护地球的决心和能力。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由40多个单位组成,其中包括14家新闻单位的20名记
者。在70余天的航行中,任建民同志作为人民日报记者,以他独特的观察及细心的
体验,写出了大量关于北极科学、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报道。采访之余,即使在晕
船的情况下, 仍坚持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 第一个写出了关于此次北极科考的
《雪龙闯北极》一书,其精神让我感动。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
陈立奇

前言 所见即所得

采访北极科考,是我人生中一段浓缩的经历。

从没有祝贺过这么多人的生日,从没有参加过这么多聚餐,从没有吃过这么多
面条,从没有跑过这么多路,从没有坐过这么长时间的船,从没有过这么多的惊喜,
从没有交过这么多的朋友。从没有写过这么多文字,从没有拍过这么多照片。

我的这些文字,是每天一段一段写下来,完全以时间为顺序。看见什么写什么,
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也许严格地说,这不是书的写法。我理解的写书,应该是观察、
体会、记录,回到家的时间,端一杯咖啡,慢慢地回味,仔细地梳理,再一点一点
倒出来。打个比喻说,本来应该是经过精烹慢炖,端出来一锅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
肴,可我端出来的,却是西红柿一盘、酱牛肉几片。

不过,我安慰自己的理由是,西红柿炖牛肉固然味道鲜美,可两种食品分开来
吃,更能品尝到原味原味。

人的想法是时时改变,在船上写出来的东西,应该更接近于真实。

我是个记者,而不是个作家,我珍视自己文字中的真实感,我看重记录事件的
客观性。最痛苦的感觉,莫过于明知道事情是这样的,而我的笔下却成了那样。

我读过不少写极地的书,我为考察队员的崇高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但我却始终
有着一种隔着雾看花的感觉,我知道那是真实的,但我还是想看得更真切一些。回
头想我写的这些东西,没什么主题,也没有什么主线,没有指导思想。唯一的条条
框框是我自己。当记者习惯了,我不断地问自己:这个能写吗?那个能报吗?我于
是不断地克服这种想法,努力地做到自己写下来的,就是自己看到的。借用一句计
算机术语,叫做所见即所得。

相信读者的判断力,我想这是新闻应该做到的基本点。如果总认为把事实完全
告诉读者就会产生误导作用,其实是一种思想上的误区。我给报纸写稿时,总写作
这本书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自己把这称为幕前与幕后。

读者的需要是不同的,有些人喜欢只看幕前的东西,也有的人除了喜欢看演员
的表演之外,还想知道演员上台是怎么化妆的,下台后是怎样御妆的。当然,不是
说幕后就是内幕,就是隐私,就是见不得人。上台唱戏是工作,上妆下妆也是工作。

因此,我的文字中有考察队员的艰辛与劳累,有奉献与牺牲,但也有烦恼和孤
独,有自我与利益。除了一名光荣的代表国家的考察队员外,在我的眼里,他们还
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努力工作的职员,一个受我尊敬的朋友。

如果说叙述还有一定的局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雪龙闯北极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