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飚尘:一个野种女儿的寻根历程》作者:彭健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7mb。
书籍内容:
《飚尘:一个野种女儿的寻根历程》作者:彭健
第一章:种 李非
一
我是一个野种,“野”是说我的种来路不明。我没有妈妈,很多人没有妈妈,但,我与众不同,彻彻底底的没有。我从不曾见过她,也不知道她的名字,没有她的照片,没有任何能够证明她曾经存在过的东西,除了我自己。
我问过爸爸,他每次都支支吾吾,他不会撒谎,即使当年我还是个孩子就看得出,我不明白他为什么瞒着我,让我十八年来背着这个“野种”的名字长大,在这个小城里,不断感受别人异样的眼光。
记忆里童年有一个图景,一群有男有女,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孩子在我周围追跑打闹,那时的我大概刚学会跑,脚步蹒跚,傻傻地很喜欢能跟他们在一起,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员,仿佛是我的进步,我的光荣。但记不清是因为惹恼了谁,还是因为他们人性中的天然的恶。突然,所有孩子追着我,围着我。我天旋地转,满眼都是他们的脸,一张张地贴近我,闪开,又逼近我,戏谑中透着无知而残忍的表情。
我现在也无法分辨哪些是当时的事实,哪些是我恐惧心灵的想象,所有的面孔在哈哈镜里扭曲着,我听到这个困扰我十八年的名词――“野种”!
他们一声声地叫我――“野种”!这个字眼砸着我的耳朵,陌生而恐怖。我在“野种”的骂声中瞪着眼睛,不知所以,看他们的妈妈上来拦住他们,轻轻地打上几掌,说他们该死,眼睛却看着我的反应,她们唉声叹气地走开,嘴里喃喃的。爸爸听到我的哭声,从屋子里跑出来,邻居的家长们默默走开,爸爸的眼睛是红的,抱了我独自进屋。他没有反驳,没有冲那些人发火,看着他的泪光,我更加委屈的号啕大哭。
那一天,我懂事了。从爸爸的眼神中,从女人们对我指指戳戳的窃窃私语中,从孩子的辱骂中,“野种”在我心里扎了根,我知道我和别的孩子不同,是垃圾,残缺、悲哀甚至丑陋。
今天,终于可以选择离开这个记录我耻辱的小城。眼前是学校发的一摞各个高校的名单,这些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名字里将有一个决定我的未来,尽管我对于这些名字所代表的高校一片糊涂。
填志愿,这个字眼真可笑,我“志愿”到一所从没有去过的学校,选择一个几乎完全不了解的专业,我的人生就在这个志愿表的空格里,无法尝试,也无法悔改。但我很高兴,能离开这里,考到北京去,因为我从那里来。
记得是邻居家的大毛哥,我童年唯一可以信赖的伙伴,在我三岁时向我泄露了这个我仅知的一点身世的信息。他听他妈妈说,爸爸抱着我在71年从北京来到这座小城投奔姑姑,那时我大约还不到一岁。
北京的大学让我有种先天的亲切,我从那里来,爸爸也曾经生活在那儿,也许妈妈还活着,就在那里。
北京广播学院?这个名字让我有些兴趣,听说它给电台、电视台培养记者。记者是我从小无限向往的职业,从老师夸我会写作开始,从我知道记者这个职业可以带我离开这个充满耻辱与压抑的城市到天南地北开始。
我反复看着这个名字,北京广播学院在心中莫名其妙的亲切起来。我抬起头看着窗外,爸爸在楼下,擦他那辆已经骑了8年的老自行车。他会同意我去北京吗?北京对他意味着什么?
我看着他,他的背影已经露出些老态,就像他的那辆车。记忆中,他总是这样闲不住。从我们还住在大杂院里到现在,他似乎永远忙碌。记得我小时侯,他还是个工人,在铁路上班。每天早出晚归,走的时候干干净净,回来一身臭汗油泥。就在院子里接上盆水,那种印着红色小金鱼的白瓷盆,毛巾在瓷盆里飘,瓷盆的边的釉都掉了。他从头到脚,把三盆白水洗黑了,倒在院子中的树下,自己便逐渐白起来。他很瘦,脱下上衣擦身的时候,筋筋条条的肋骨,小块瘪瘪的但又硬硬的肌肉,洗干净自己以后,会把童年的我从地上托起来,扔到天上去,听我害怕地叫,再把我接住,自己嘿嘿地傻笑。
然后,他洗自己的衣服和我的,从院子里的水龙头接很凉的水,晾完衣服,去做饭,在黑黢黢的矮棚里,那是我们的厨房。再以后,他收拾屋子。在院子里,别的人家,这些都是女人干的。
我睡了,他会在灯光下修修补补,家里东西不多,却总是这个坏了那个又坏。他不抽烟,不喝酒,少有朋友。晚上,家里冷冷清清,他在忙,我在假寐中偷眼望,灯光很暗。
偶尔,他闲下来,会掇条凳子到门口,有一根电线杆在那儿,上面挂着圆圆的灯球,在青灰色的灯檐下泛着光,他会在路灯下拿本书,弓着身子看一整个晚上。他大约有一纸箱书,现在想起来也没多少。他看书的时候身子一动不动,在黑夜中就是一个黑影。
一晃十几年,他的背影还在眼前,我大了,他老了。我要离开他吗?留下他一个人?我的眼眶突然湿了,很后悔这些年执拗地阻挠他再婚的可能,我的任性耽误他的太多。
我走出门,到爸爸身旁蹲下来。他看着我,眼里很宁静。这种宁静让我心酸。我问他:“爸,我报哪个大学?”他有些歉意地低下眉,表情有些黯淡,说:“我不懂这个,问你姑姑。”姑姑在学校教书,对高校更了解。
我突然想起上小学时,有一天,他激动地告诉我,跟他来往的有限的几个朋友中已有一个人在文革结束后考上大学了。他以此为例鼓励我一定要上大学。说,大学让人有完全不同的人生。当时,他就像刚才的表情,有些羡慕,又有些蹉跎。这些年,我也隐隐感到,他这么爱看书,应该有能力,也有愿望参加恢复的高考。为什么没有?是因为有我的拖累而放弃了?
我愿意思考的习惯,构成生活中更多的困惑,越是觉得自己可能对他构成潜在的拖累,越是觉得生活中处处如此。
“你想让我考哪儿?”我加重语气,我想听他真实的意见,也希望他要求我留下来就考本地的大学,又希望他放了我离开不堪的记忆。
他看着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突然变得焦躁起来。他说:“你定吧,小非。能考上哪儿,就上哪儿,家里条件还行,到外地咱们也够钱,别委屈自己,将来有发展最重要。爸就吃亏没上学。问问你姑,看现在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时兴。”
“我想去北京。”我把北京两个字说得格外清楚,盯着他想看他的反应。他似乎没有触动,继续擦车,他在有意避免对妈妈的联想?还是真的十八年的岁月应冲刷了一切?他的表情仿佛他不曾在北京生活过,仿佛他已经淡忘了妈妈在北京生下我的事实。他的平静让我有点怨气,我甚至希望他否定我,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飚尘:一个野种女儿的寻根历程》作者:彭健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