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乡村世界【宋史名家包伟民先生从陆游诗文中发掘宋代的乡村世界】 (鸣沙系列)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放翁先生遗像
(成都杜甫草堂,洪文摄)
图版1 刘履中《田畯醉归图》
田畯是先秦时期督民劳作的小官,两宋农村以租佃经营为主,自然不会有“田畯”。画家无非借此题来展现农事完毕,村民聚饮喜庆的场景。
资料来源: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编《宋画全集》第1卷第2册,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第142页,第29图。
图版2 佚名《耕获图》
此图将江南水乡农村稻作生产中属于不同季节的劳动场面,集聚性地描绘到一幅图画之中,应该也反映了山会平原的一般情形。画面右上方茅屋下有一老人,悠然策杖而立。偶尔到田间督促农功的陆游,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吧?
资料来源:《宋画全集》第1卷第7册,第37页,第145图。
图版3 马远《踏歌图》
京郊云烟迷漫,秋雨初晴,画面一角可见田里稻作已熟,就等着开镰收割了。画家马远生长于南宋临安,熟悉两浙乡村生活,图中的远山巨石虽然不一定是对山会水乡平原的写实,不过画面所见“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的情景,却又是那么自然贴切。
资料来源:《宋画全集》第1卷第4册,第160页,第60图。
图版4 王居正《纺车图》
陆游《初寒示邻曲》诗:“村北村南数十家,陂池重复谷谽谺。荻丛缺处见渔火,蓬户闭时闻纺车。”此图所绘,可谓这种情景的再现。
资料来源:《宋画全集》第1卷第1册,第108页,第11图。
图版5 佚名《丝纶图轴》
南宋中期,棉作尚未普及,纺织品生产以丝麻为主,山会农村也不例外。这幅《丝纶图轴》所见,无疑就是端午前后,“山村处处晴收麦,邻曲家家午晒丝”的场景了。
资料来源:《宋画全集》第1卷第6册,第194页,第111图。
图版6 佚名《渔乐图》
鉴湖水波浩渺,向有渔夫以舟为家,陆游诗句咏吟颇多。“晴山滴翠水按蓝,聚散渔舟两复三”,这些渔舟不少就常停泊在三山别业附近。此图所绘水上渔家的生活情景,应该与之相去不远。
资料来源:《宋画全集》第1卷第7册,第29页,第139图。
图版7 佚名《柳溪钓艇图》
陆游罢官乡居,常常以渔钓自娱。此图所见草舍寒柳,坡岸垂柳,水天一色,似有若无。渔舟横陈,一翁垂钓,看似绘景,实为寄情。此情此景,使人恍如来到陆游的乡村世界。
资料来源:《宋画全集》第1卷第7册,第7页,第119图。
图版8 李东《雪江卖鱼图》
图中小店背山临江,渔舟如叶,渔夫以蓑衣御寒,他正在向店家卖鱼?这不禁让人想到陆游的诗句:“湖桑埭下渔舟雨,道树山前野店灯。”
资料来源:《宋画全集》第1卷第5册,第3页,第82图。
图版9 佚名《江亭晚眺图》
江面辽阔,孤舟出没,远处沙碛隐现,堤上丛树繁茂,竹林篱笆,板桥江亭,一老者独坐远眺,晚霞美景尽收眼底。陆游诗句“枝梧长日过,怅望早秋来。……惟应水边坐,待得市船回”所咏吟的大概就是这样的场景吧。
资料来源:《宋画全集》第3卷第2册,第227页,第29图。
图版10 李嵩《货郎图》
货郎图为宋代风俗画的常见题材。李嵩为南宋临安人氏,其所描绘的应该与陆游的乡村世界尤为接近。此图所见,大概就是陆游所言“担头柜籹簇青红”的那一类“市担”了。
资料来源:《宋画全集》第1卷第4册,第114页,第55图。
图版11 佚名(旧传李唐)《春社醉归图》
乡间春社欢庆,村落老者受乡民敬酒后,骑牛醉归。陆游常常醉饮乡市邻里,“阳狂自是英豪事,村市归来醉跨牛”,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形象呢?
资料来源:《宋画全集》第8卷第1册,第72页,第8图。
图版12 佚名《卢仝烹茶图》
松竹掩映之下一老屋颓垣,屋内一人坐于床上,屋角烟云初起,有侍童正在烹茶。画家虽然借用唐人卢仝之名,其所描绘的不正是南宋时期像陆游那样的乡间隐公寄情于山水,以香茶美酒自娱的场景吗?
资料来源:《宋画全集》第1卷第6册,第104页,第107图。
图版13 何荃《草堂客话图》
草堂数间,屋前松柳掩映,舍后修篁含翠,溪流湍急,山石错落。门前一长者携小童来访,堂上二公对语。此图此景,与陆游在三山别业接待来访客人的意境颇为相合。
资料来源:《宋画全集》第1卷第5册,第23页,第88图。
图版14 佚名《柳堂读书图》
士人退居林下,交游诗酒之余,静读自为主要的生活内容。此图所绘,湖岸风光之中,院中茅屋瓦舍错落,苍松翠柳掩映,室内一儒生专心攻读,室外小童陪侍。据此来想象陆游在三山别业的生活场景,应该是比较贴切的。
资料来源:《宋画全集》第1卷第7册,第54页,第160图。
图版15 佚名《山居说听图》
亭前溪水奔流,屋旁树木繁茂,两人品茗对谈于亭中,一仆举扇侍立于旁。“说听”些什么呢?画家并未点明。或者正是陆游那样的退居士人,在向来客打听友朋信息、朝堂要闻吧?
资料来源:《宋画全集》第1卷第7册,第31页,第140图。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区域开发:湖山处处有诗材
一 山会平原
二 田野聚落
三 别业庄园
第二章 乡里社会:男丁共结春耕耦
一 家国之间
二 乡都亭长
三 邻里世旧
第三章 农业经济:稻未分秧麦已秋
一 农耕产业
二 蚕麦俱收
三 躬耕百亩
第四章 饮食生计:从来楚俗惯鱼餐
一 三餐米面
二 肉食菜羹
三 安身家业
第五章 商贸聚集:村店堆盘豆荚肥
一 米盐之市
二 犬吠船归
三 交易内容
第六章 乡居生活:垫巾风度人争看
一 四方书问
二 八世为儒
三 社会角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言

年轻时,笔者十分爱读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绝笔诗《示儿》:“死后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
既为他深沉执着的爱国激情所感动,也敬佩其“死后元知万事空”的凝远通达。进入老年,慢慢地更喜欢陆游的另一名篇《游山西村》了,着迷于它的自然成趣、恬淡隽永,尤其是诗句所描述的八百年前浙东农户的淳朴敦厚,“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以及生活与自然的和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
觉得余味无穷。这大概是自己阅世既久,能够真正体会日常生活的意义,更因为多年从事史学研究,对于当代史学难以触及历史时期人们真实生活的状况,越来越不满意了。
我们的祖先们为了使子孙后代能够从先人的生活 ............

书籍插图:
书籍《陆游的乡村世界【宋史名家包伟民先生从陆游诗文中发掘宋代的乡村世界】 (鸣沙系列)》 - 插图1
书籍《陆游的乡村世界【宋史名家包伟民先生从陆游诗文中发掘宋代的乡村世界】 (鸣沙系列)》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陆游的乡村世界【宋史名家包伟民先生从陆游诗文中发掘宋代的乡村世界】 (鸣沙系列)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