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无知的游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1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无知的游历 / 陈丹青著.  — 桂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1
ISBN 978-7-5495-5011-1
Ⅰ. ①无… Ⅱ. ①陈… Ⅲ. ①游记-作品集-中国-当代
Ⅳ. ①I267.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314776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桂林市中华路22号 邮政编码:541001
网址:www.bbtpress.com
 
出版人:何林夏
出品人:刘瑞琳
责任编辑:曹凌志
 
字数:80千字
2014年5月第1版
目录

游历和游记
航向拜占庭(上篇)
航向拜占庭(下篇)
雅斯纳亚·波里亚那——记文学的俄罗斯(上篇)
雅斯纳亚·波里亚那——记文学的俄罗斯(下篇)
雅斯纳亚·波里亚那——记文学的俄罗斯(尾声)
从布达佩斯到拜罗伊特
  一、拜罗伊特的两位女子
  二、魏玛,简单的发音
  三、梅宁根与第四交响乐
  四、布达与佩斯
  五、瓦特堡的山顶会议
  六、李斯特

叶 南
 
 
这本书所收的三部长篇“游记”,是丹青老师应我所请,在2009至2011年间为《华夏地理》杂志写的特稿。按当时的如意算盘,每年去一个国家,写一个题目,将来结集成书。然而这些年媒体行业风云变幻,这个计划被迫中止了。很遗憾,我们因此错过了几乎是注定的更多精彩。
从积极的一面看,这批“游记”应视为陈丹青写作的新尝试,而它们的水准亦足以令我感到自豪,当然,是属于编辑分内的自豪。
陈丹青是那种能予人许多想象空间,不断制造惊喜的作者,这是我促成此事的初衷。归国以来,他在美术领域之外的言说和书写,并不以专业知识见长,却言之有物,不仅令人有所思,更能引人入胜。这番成就,除了驾驭语言文字的非凡能力以外,自然还要归于见地。
在我的视野里,论文字与见地,陈丹青是二者综合评分最高的作者。见地有复杂的构成:知识、感性、直觉、阅历,洞察力,等等。至于写什么,真的很重要么?老实说,即使我不是地理杂志主编,约陈丹青写稿仍然会是第一选择。
话是这么说,具体写什么还是需要讨论的。丹青老师在各种场合跟人说,是我请他写这些“游记”,可是他讨厌游记。(列维-斯特劳斯在他的游记名著《忧郁的热带》里也说:“我讨厌旅行,我恨探险家。”)事实上,我从未想过约他写“游记”,地理杂志也并不以刊登游记为荣。我们之间的“误会”一直持续到此刻。不过,重要的是,他毕竟写出了他从没想要写的“游记”,而我觉得,这几篇文章发表在地理杂志上,恰如其分。
游记是中国传统文学体裁。古人的,今人的,我们上学时读过不少。中国式游记的“中心思想”是寄意山水,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一开始,山水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有道德属性的。因此,中国的游记其实是教育篇章,而传世的游记名篇,大多作于宦游文人仕途坎坷之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为旅游而旅游”的徐霞客是个例外,他可能是中国绝无仅有的职业旅行家。
当然,这不是我想要的“游记”。
西方的“游记”复杂得多。近代,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带来交通工具的升级,教育的普及则让普通人接触新知,并对世界充满好奇。旅行,从此和新知与启迪联系在一起,我以为这就是中西“游记”的差异。
启迪与新知,代表着无限可能,旅行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也有无限种可能,西方旅行文学的内容,随之空前丰富,迅速成为重要的文学分支。除了博物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和传教士的众多旅行记录,十八九世纪以来,多数欧美作家——从歌德、海涅、狄更斯到毛姆、海明威和本雅明——留下了重要的“游记”作品。二战之后,“后工业”的西方又掀起前往东方寻找启迪的新浪潮、新风气,印度音乐,香格里拉,背包客,隐士,禅……造就了一群以旅行文学成名的作家,我能想到的名字有:Paul Theroux,Colin Thubron,Bruce Chatwin,Bill Bryson,Peter Hessler。
一百多年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录了上述西方旅行文学的清晰轨迹。许多重量级旅行文学作家长期为该杂志撰稿,写出了自己最初的传世名篇,成为这份杂志引以为傲的资本之一。但是,这类文学中没有中国人的作品。
我期待并试图促成中国人看世界的旅行文学,但并不是中国人如何印证西方人已经发现的世界,而是写出中国人自己的眼光。发现,并不仅仅意味着登上最高的山,潜入最深的沟,越过最后一道自然屏障而抵达前人未到之处——如果是这样的话,西方探险家没给我们留下太多机会——发现还意味着从熟视之物看出新意,从平凡之事看到美,从混沌中看见秩序,从无情中写出有情,游记,是考验观察和见地的文体。
前面说过,陈丹青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作者。我对他说:你想去哪儿、想写什么、想怎么写,都行,只要有所发现,有话要说。这就是为什么过去三年,除了亲自陪他上路,我没有给他任何建议,也没有在三篇游记中,删除一个字。
 
2013年11月26日
 
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此页放这幅图,只是喜欢这幅画。叶南要是活在十七世纪的欧洲,倒是长得有点像他,坐在那里想,请谁写游记。
游历和游记
 
 
近年我竟写了三篇长长的游记,先前想不到的。我讨厌游记,闲来读书翻杂志,凡题目是某人去了某地、某国,便跳过不读。为什么呢,我说不出;自己去到某地某国,当然高兴的,途中,归来,满心感触,但从未起念写游记。为什么呢,我也说不出。
木心几次讲起古人的游记写得好,我不懂古文,他所推荐的几位作者,此刻忘了名姓,好像不是徐霞客。我曾问,徐霞客写得好不好,他一脸又嫉妒又佩服的神情说:喔哟,都很会写呢。
年少时倒曾读过两册近人的游记,一是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日记体,写抗战胜利后他给派去苏联出席和平大会,辗转印度和克什米尔一带,进入苏联,到了莫斯科,大会都快结束了,于是各处参观。其中写他在冬宫博物馆无数西洋画前匆匆一过,简直“暴殄天物”,我渴望看名画而不得,读了好羡慕;又写他去郊外参加俄人聚会,亲见不少男女光着身子下河戏水,我便格外地惊异而羡慕了。
另一册薄薄的游记是郁达夫记述的浙 ............

书籍插图:
书籍《陈丹青-无知的游历》 - 插图1
书籍《陈丹青-无知的游历》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陈丹青-无知的游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