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哲学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2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逻辑哲学研究
陈波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逻辑哲学研究/陈波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9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ISBN 978-7-300-18080-9
Ⅰ.①逻… Ⅱ.①陈… Ⅲ.①逻辑哲学-研究 Ⅳ.①B81-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17490号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逻辑哲学研究
陈 波 著
Luoji Zhexue Yanjiu
出版发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 址 北京中关村大街31号
邮政编码 100080
电 话 010-62511242(总编室) 010-62511398(质管部)
010-82501766(邮购部) 010-62514148(门市部)
010-62515195(发行公司) 010-62515275(盗版举报)
网 址 http://www.crup.com.cn
http://www.ttrnet.com(人大教研网)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东君印刷有限公司
规 格 155 mm×235 mm 16开本
版 次 2013年12月第1版
印 张 32.5 插页2
印 次 2013年12月第1次印刷
字 数 506000
定 价 79.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波澜壮阔,学术研究的发展自成一景。对当代学术成就加以梳理,对已出版的学术著作做一番披沙拣金、择优再版的工作,出版界责无旁贷。很多著作或因出版时日已久,学界无从寻觅;或在今天看来也许在主题、范式或研究方法上略显陈旧,但在学术发展史上不可或缺;或历时既久,在学界赢得口碑,渐显经典之相。它们至今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再版的价值。因此,把有价值的学术著作作为一个大的学术系列集中再版,让几代学者凝聚心血的研究成果得以再现,无论对于学术、学者还是学生,都是很有意义的事。
披沙拣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人文学科的学术著作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我们只能根据专家推荐意见、引用率等因素综合考量。我们不敢说,入选的著作都堪称经典,未入选的著作就价值不大。因为,不仅书目的推荐者见仁见智,更主要的是,为数不少公认一流的学术著作因无法获得版权而无缘纳入本系列。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分文学、史学、哲学等子系列。每个系列所选著作不求数量上相等,在体例上则尽可能一致。由于所选著作都是“旧作”,为全面呈现作者的研究成果和思想变化,我们一般要求作者提供若干篇后来发表过的相关论文作为附录,或提供一篇概述学术历程的“学术自述”,以便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作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至于有的作者希望出版修订后的作品,自然为我们所期盼。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殷切期望新出现的或可获得版权的佳作加入。弘扬学术是一项崇高而艰辛的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园地上辛勤耕耘,收获颇丰,不仅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褒扬,也得到作者的肯定和信任。我们将坚守自己的文化理念和出版使命,为中国的学术进展和文明传承继续做出贡献。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的策划和出版,得到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术机构的学人的热情支持和帮助,谨此致谢!我们同样热切期待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厚爱!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序言
本书是在《逻辑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基础上增订而成的。在《逻辑哲学导论》序言中,我曾写道:“写作此书时,我已年逾不惑,人到中年。中年应该是一个人学术上趋于成熟的年龄。因此,写出一部在学术上比较成熟、不愧对中年的书,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不会在若干年后为之脸红的书,就成为我写作伊始所立下的宏愿和在写作过程中时时悬之于心的鹄的。”2012年6月23日,在《逻辑哲学导论》出版12年之后,南京大学一位友人通过电子邮件给我发过来下面的表格,后经查证,该表出自苏新宁主编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一书77~78页:
国内学术著作对哲学研究的影响
我国的哲学研究早在商周时期就已有许多作品出现,有关古代哲学文献已在本章3.3节做过相关介绍。本节推出的对我国哲学最有影响的国内学术著作为鸦片战争以后成书的学术著作。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与改革开放的发展,西方哲学在中国广泛传播,客观上促使哲学学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的精髓结合起来,大量哲学新著不断问世。本章选取的对我国哲学研究较有学术影响的263种著作中,国内学术著作达48种。表3—8给出了这些图书的详细目录。
表3—8 哲学论文引用较多的国内学术著作
拙著能够位列该表第41位,这样的结果是我先前未曾预料到的。我只知道,该书出版后有一些影响力,在一些高校被用作逻辑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也被一些同仁在其著述中引用。但该书能够忝列上表的位置,却是我先前不敢想的。对此结果,我当然感到高兴,先前的诚实劳动和认真研究没有白费,得到来自读者的某种程度的认可。这是任何一位作者都希求的事情。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将本书列入“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我恢复了《逻辑哲学导论》因为篇幅限制所删除的一些篇章,重新审读了该书的全部文稿,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改,同时把近十年新发表的5篇论文作为本书附录,它们代表了我本人在逻辑哲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一些新进展。
我仍然希望,读者们会接受和认可这本新出版的书,认为它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购买、阅读和引用的。若如此,我会感到释然和欣慰。
陈 波
2012年11月20日于京西博雅西园
《逻辑哲学导论》序言(1)
1982—1984年,当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逻辑专业硕士学位期间,读到了苏珊·哈克教授刚出版不久的《逻辑哲学》(剑桥,1978)一书,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试图公正地介绍和讨论各种观点,材料详实,结构得当,论述清楚,持论公允,并有自己的独创性见解,是一本很有分量的学术著作。此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逻辑哲学研究 - (EPUB全文下载)